学术投稿

30例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邹培标;余婕惠

关键词: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性, 脑出血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均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分别为13例施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经过为期5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死亡13例,死亡率达到了43.3%.结论:掌握适合的手术时机,择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吡咯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吡咯列酮联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和用餐2h后的血糖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而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9例宫颈糜烂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微波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7.2%,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微波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的基本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对45例患者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归类统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基本特性.X线片以腰椎间隙不均匀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Schmorls结节有其特征;CT表现更具有特征,以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起,突出的CT值高于硬膜囊CT值和硬膜外脂肪移位为其特点改变.其MRI表现T1加权象信号强度与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及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囊形成鲜明对比,诊断意义可以成为佳影像手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常见的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付丽;杜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CT及M 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CT及M RI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收治的45例病人,经CT、MRI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回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的诊断.结果: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是68.9%及91.5%,结论:MRI在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优于CT.

    作者:林子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乡镇卫生院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乡镇卫生院的角度,对传染病预防工作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二、强化部门的职能建设[三、加强对流动居民的管理等),以期为国内乡镇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一些助益.

    作者:陈吾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科医患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这对矛盾,越来越显得尤为突出.紧张的医患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发展形成的.目前,我国关于医患关系的法律体系、医疗制度体系等还不完善,正在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方的共同长期的努力.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下,我国定会重塑医患关系良好的信任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目前这种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愈演愈烈的环境下,由于妇产科工作的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疗纠纷发生率在国内各地、医院和医院科室中均居首位[1],我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特别是一名产科的医务人员如何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我们每个产科工作者的生活、工作,医院的工作环境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作者:贾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除四害档案规范化管理分析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四害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作为新中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可以根据一个是否有四害存在以及存在数量的多少,来判断这个地区的卫生情况.在除四害的工作中,建立好一个专门的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就除四害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讨论除四害档案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陈风玲;梁德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感染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30例 (42.86%)、消化道21例(30%)、泌尿道15例(21.43%)等[主要病原体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5.71%)、热带假丝酵母菌(20%)、光滑假丝酵母菌(8.57%)、克柔假丝酵母菌(7.14%).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病原菌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中应加强营养与机体免疫力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严格无菌化操作,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二重感染及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高宁;孙文正;陈肇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目的: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一定要杜绝,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不熟悉法规,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护理记录的缺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予以加强,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方法后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到2012年3月,在我院抽取护理人员60名,按职称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为分层次管理措施组30人,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30人,为对照组.12个月后对这两组负责的患者做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两组模式的反响.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察其对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分层次管理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为94%,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85%.调查前两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太大区别,实验后两组人员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分层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来管理护理人员,可提高医院护理人员专业修养及工作态度,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以及熊去氧胆酸单独用药治疗原发性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对照组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7.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比于单独应用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都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8月份到2011年的7月份收治的22名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运用乳晕小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治疗,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所有的患者都痊愈出院,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在临床的效果和乳房的外形上比较满意.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在乳晕和乳头上没有色素沉着,在血液的供应上也很好,皮瓣上没有坏死或者变黑的现象发生,在切口处的瘢痕没有隆起和增生的现象发生,乳头的外形良好,没有出现复发和并发症的状况.结论: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效果很好,瘢痕不明显,乳头的外形好,达到了患者的审美要求,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小粮;古观保;谢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临床治疗中风的探讨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并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它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临床多年实践,和翻阅有关资料.准确应用本方辩证论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若辩证不准,误用此方,轻则延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以认真辩证.

    作者: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共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为一周期,贝伐珠单抗5mg/kg静滴,d1;雷替曲塞2mg/m2静滴15min,d2;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1h,d2;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减少、伤口愈合、蛋白尿等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在化疗后出现直肠出血(隐血试验阳性),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预防和减轻了雷替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级及二级以上治疗中能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和控制肿瘤进展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金娜;杜丽英;杨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患者在入院后根据基础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百忧解配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的Zung量表评分和Hamilton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Zung总有效率为73.3%,HAMD总有效率为76.7%.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躯体慢性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怀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灸与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 方法 86例面瘫患者纳入,分为综合治疗组(针灸配合手法按摩)和常规治疗组(单纯针灸),43例/组 . 结果 4个疗程以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25.6%和46.5%,即72.1%,常规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18.6%和27.9%,即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明显,且治疗时间短,在医疗实践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作者:尤正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

    分析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减少学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我地区小学生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期间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未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学生均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分析两组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中,母亲学历、经济收入、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变迁与无行为问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需要全社会均重视对和谐家庭环境的构建.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甲组36例采用垂体后叶素10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U/mim持续静脉滴注,普荼洛尔20mg,每日3次口服,乙组36例采用生长抑素肽首剂250u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u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甲组总有较率31(86%),乙组30(83%),p>0.05,两组止血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甲组5/36(13.9%),乙组4/36(11.1%),两组比较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与生长抑素相当,价格明显低于生长抑素,使用方便,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研究组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化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愈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愈率为60%.两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综合治疗,避免片面的进行对症治疗,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马从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德莫林对临床多种难治创面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德莫林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其对临床多种难治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结合临床,阅读大量文献,总结目前德莫林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德莫林在临床多种难治创面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德莫林治疗难治创面.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