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观察与护理

金娜;杜丽英;杨艳

关键词:雷替曲赛/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化学治疗, 结直肠癌, 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共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为一周期,贝伐珠单抗5mg/kg静滴,d1;雷替曲塞2mg/m2静滴15min,d2;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1h,d2;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减少、伤口愈合、蛋白尿等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在化疗后出现直肠出血(隐血试验阳性),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预防和减轻了雷替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级及二级以上治疗中能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和控制肿瘤进展有很好的疗效.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本文主要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的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特点这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柴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频电刀在手术室的安全使用体会

    本文以越胜300电刀为例,从各个方面总体阐述了高频电刀在手术室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临床使用者的重视,指导其安全使用.

    作者:史小娟;李君;李姗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螺纹钢损伤致死典型损伤2例

    案例资料死者,田某,女,4岁,冉某,女,39岁,某年1月17日凌晨,母女二人被人杀死在某镇暂住屋内.尸体检验死者田某头面部12处裂创,创缘均不整齐,裂创创缘可见有等间距斜向平行皮肤挫伤,呈左高右低位,创口呈齿状哆开,创腔深达颅内,相应部位头皮下全层出血,左右颞肌出血,右颞骨骨折,额顶骨、左颞骨及枕骨粉碎性骨折,左颅前窝骨折.左额顶颞及枕叶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右枕叶、右颞叶、右小脑及左额叶脑挫伤.

    作者:谭贵东;霍立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方式分析

    在现代护理中,护理内涵的扩展,护理目标的提升,都需要高品质的护士.而护士的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都能引发患者的情感活动,对病人的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表情礼仪的表达,就是在执行医疗、护理工作中内心情感在面部上的表现,即表情.表情是护患交往中,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护患之间除了语言交流外,通过目光、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菲;孙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血糖水平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感染措施,可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取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联系,并分析与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此期间内60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验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的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Hcy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检测结果与下肢动脉硬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有吸烟、酗酒生活习惯以及合并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中,Hcy水平相对更高,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呈正相关;另外,下肢动脉硬化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肌酐及Hcy等有直接关系.结论:Hcy与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可以作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诊断依据.

    作者:努尔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医学学科不断细化,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发生,人们遭受的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等发生率很高,都需要进行医院前期救治,而院前急救任务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此确保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对于抢救患者生命,降低伤病员的死残率,避免急救任务中出现差错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食品卫生安全现况及监督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办法,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方法:采取抽检的不同地区食品卫生情况,统计食品卫生这一块的监督,并做出总结.结果:对各个品种的食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知,食品类的食品检查了400箱,合格率达到82.4%[餐具等相关食品检查了450箱,检查合格率75.4%[食品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在整体监督合格率在40.0%.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没有任何疾病或传染病.结论:食品卫生安全和相关部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机关和食品安全部门进行工作的配合,完成好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食品卫生安全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保证食品卫生安全[1].

    作者:王春雨;张凯赞;李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98例慢性甲沟炎患者拇趾甲沟成形术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甲沟成形术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207 年10 月~2012 年3 月对98 例慢性甲沟炎行甲沟成形术治疗,并分析手术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98 例慢性甲沟炎全部治愈,通过随访无1例感染及复发.结论:甲沟成形术创伤小,预后好,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确切,为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薛景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

    本文结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2012年的病例,分析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分别从患儿血样饱和度,吸氧时间减少,存活率等角度与没有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早产儿NRDS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BV-DNA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降低死亡,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春勇;刘占伟;宋建华;董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而能否做到用药合理,现已成为医疗单位衡量医疗水平,吸引患者就诊,提高自己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品监管工作机制的探讨

    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更好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张小荣;孙浩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损伤与Bcl-2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 n=50)、延迟复苏组(DFR,n=40)和假烫组(SG, n=10),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和72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有少量Bcl-2表达,试验组于伤后6h Bcl-2表达高,且延迟复苏组高于即时复苏组(P<0.05),12h表达明显下降,24h下降至低;肝细胞凋亡率情况为:实验组伤后6h开始出现肝细胞凋亡,12~24h细胞凋亡率高(P<0.05 ).结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导致的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有关,缺氧促进肝细胞凋亡,Bcl-2可能参与了肝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长海;刘毅;张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肾微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肾微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儿科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所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过诊治的肾损伤患儿以及同一时间内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各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取其10ml的新鲜尿液于-20℃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检验,并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据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尿液检测呈阳性的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尿液的检测呈阳性的仅有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观察组缓则尿中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要高.结论:对肾微损伤患儿进行尿液检查具有简洁快捷等优点,能够辅助临床患儿疾病诊断,从而有利于肾微损伤的发现和治疗.

    作者:宋学英;马晨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主动服务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开展主动服务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针对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25万患者及家长实施主动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主动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获得了广大患者及其家长的肯定,通过一个月的调查统计,当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其家长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9%.结论 医师护士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开展主动服务,是提高儿科门诊的就诊秩序,保证就诊安全的有效措施,同时,主动服务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因患之间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蔡雅娟;孙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影响医患关系有效沟通因素及措施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重要、基本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沟通可以减轻或化解医患矛盾,可以促进信任与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

    作者:邓燕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 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 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接受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26例( 45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2.50±5.35)D,柱镜(-2.25±0.75)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1.0,平均0.75±0.36,术前佳矫正视力:0.25-1.0,平均0.58±0.37,术后佳矫正视力0.79 ± 0.30,达到术前矫正视力39只眼(86.7%),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35只眼(77.8%),随访 6个月,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数平均球镜(-0.75±0.75)D,柱镜(-0.55±0.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226±280)个/ mm2,术后6个月为(3088±312)个/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植入矫治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唐聪;钟景贤;刘春梅;周澄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非腹型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过敏性紫癜28例患者中有腹痛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与无腹痛症状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具有腹痛症状,出现脐周腹痛3例、中上腹痛4例、下腹痛3例、便潜血阳性3例、血或尿淀粉酶升高2例.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中腹型以中、青年为主.有腹痛症状的患者混合型多,呐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重视过敏性紫癜腹型患者的内镜检查.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药内服和外敷、中药辨证分型以及按摩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5~36个月,平均(26.5±3.7)个月.疗效判定为:优90例,良29例,好转7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91.54%.结论:中医药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