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监管工作机制的探讨

张小荣;孙浩月

关键词:
摘要: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更好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保证食品安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我院阑尾炎患者100例,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阑尾炎诊断率,阑尾炎经手术后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率,比较两者关系.结果 经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阑尾炎89例(89%),漏诊11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耿小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复苏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初几分钟,对其进行复苏处理的配合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术前做好复苏物品、药品及人员准备.结果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8提高了7%、4~7分降低了5%、≤3分降低了2%.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复苏成功与否,与物品的准备、正确的复苏技术、发生窒息的评估、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粗糙集方法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粗糙集(Rough Set,RS)理论是处理模糊和不精确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粗糙集理论,从糖尿病病例中抽取知识,构成糖尿病的决策信息系统,继而利用差别矩阵法进行属性约简与病例约简,从而抽取糖尿病诊断的确定规则和可能规则,其导出的规则精练且便于存储和使用,从而更好的辅助医生进行医疗诊断.

    作者:袁晶;陈群;李自强;郭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在临床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这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91例患者,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有全身性的损害,肌肉、骨骼肌的损害,心血管、血液的损害,外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的损伤.其中静脉给药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不同的原因而且还具有多种的临床表现方式,在用药时控制好使用剂量以及加强监测,能够使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郝东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逍遥散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逍遥散在几种常见妇科病种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玉丽;刘满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缓解护士心里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影响

    目的:1、了解缓解护士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不同年龄段的护士,进行压力缓解前后工作质量情况的对照法.结果:缓解压力后护士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原投诉率均下降,护士工作效率,病员满意度明现提高.结论:缓解心理压力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参一胶囊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 临床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试验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外加参一胶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参一胶囊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章君;顾贤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通海县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情况

    目的:分析通海县近五年来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2012年居住在通海县辖区范围内980名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在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职业中进行比较.结果:未达婚龄母亲发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数的62.65%;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小学文化为主;80%以上无职业或固定工作;未达婚龄母亲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均有不同比例发生.结论:通海县未达婚龄母亲的发生比例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深刻的反思,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刘亚萍;杨美英;文玉婷;岳佳;储秀玲;李芸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药房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促进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药师重检医师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门诊患者的心理依从性入手,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发药时给患者提供佳服用时间、方法及配伍禁忌.结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满意度上升.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升药学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好临床药学服务的关键.

    作者:崔伟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处置

    目的:调查了解此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小学914名学生,发生流行腮腺炎20名,罹患率为2.19%,均分布在4、5、6年级.结论:此次发病是流行性腮腺炎在易感人群中的积聚性发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

    作者:任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例巨大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伴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过

    病史介绍:女性,56岁,退休干部 ,汉族.入院日期:2012-1-28记录日期:2012-2-15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现病史主诉:呕血1小时发病前无饮酒史,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剧烈呕吐等诱因,入院前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含血凝块,量约500ml,伴有上腹不适、乏力、头晕,晕厥1次持续约数十秒后自行转醒,排黑色成形便1次,量少.发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无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等不适,尿量可.既往20年来反复出现腹部不适,以受凉后明显,曾进行检查及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作者:刘培茹;刘润;桑荣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53例剖宫产术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发生机率.方法:对我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7.6%(253/673),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6.90%,新生儿窒息率为5.04%.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宋雪梅;芦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卡托普利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卡托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3.3%,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症状.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8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穴组和夹脊组各40例,病穴组通过选取颈椎局部穴位加以针刺治疗;夹脊组不选取颈椎局部穴位而是单纯针刺夹脊穴,与病穴组形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病穴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有32例患者疼痛消失,只有6例患者遗留轻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中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重度疼痛,相较于夹脊组的11例、11例、12例、6例,病穴组改善疼痛的能力更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穴组患者经过针刺颈椎病变穴位后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1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5%,相较于夹脊组的7例、21例及70%,病穴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针刺范围更广的颈椎病变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根型颈椎病,其疗效和改善疼痛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只做局部针刺处理的夹脊穴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进护士操作技能培训模式改良与效果

    目的 对本院近期引进的一批新护士开展经过改良的操作技能模式培训,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推动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招收的64名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一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传统组,另一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改良组,传统组采用的培训模式为科室培训、集中示范和考核的较为分散的方法,改良组采用的是示范、培训、考核、淘汰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培训时间为一个半月.两组护士人数均为32名,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做好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一体化的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的改良组,其护士的基础技能和理论水平均得到提高,该组的护士技能合格率为96.7%,病人的满意度为86.8%,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93.6,而采用传统的阶段分散式培训模式的传统组,其护士技能合格率为89.9%,病人的满意度为79.3%,,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82.5,从数据上看,改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其效果较为明显,护士的总体合格率较高,能够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

    作者:逄海峰;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比较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非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总计198眼,将其随机分为比较和实验组,各61例99眼.其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为实验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为比较组.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手术源散光与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实验组的视力有效率为89.9%,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7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23±1.11,比较组的手术性散光源为2.43±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比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肩胛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率和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进行对比,并在患者治疗1年后进行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81.25 %,且在术后的回访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7.5%(P<0.05).结论:对肩胛骨骨折的患者要依据损伤的程度,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肩部功能,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薛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肥胖儿童的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营养也相当重视,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及不科学的喂养,陷入了营养误区.片面追求营养,而且零食过多,,吃蔬菜过少,以至于营养不均衡而引起多种不良现象,从而使儿童肥胖发生率在逐渐增加.在倡导健康新理念的今天,儿童肥胖已经不是可爱和营养好的标志,肥胖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重要杀手.肥胖儿童在学习、性格和生活方面都有诸多不便.肥胖不仅影响体形,如果延续到成年,更可能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隐患.因此,我中心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加强了健康教育,对所管区域中0-6岁肥胖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与认可.

    作者:周凤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如微创手术、腔镜手术的大量开展,对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希望能够得到即迅速又安全的灭菌供应.传统的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灭菌温度高对器械损伤大;环氧乙烷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而且灭菌器的排出物污染环境危害极大等弊病.这些弊病促使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张巧英;马丽俊;薛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及肥胖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超重和肥胖指人体脂肪过量积累,可损害健康.笔者认为: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外在原因包括:1、外出聚餐的机会增多;2 、相对静止的活动偏多;3、体能训练未达到规定的标准;4 、飞行工作范围局限.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健康管理对策包括:1、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2、因人而异合理制定食谱;3、保证有效的体能锻炼;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惠荣;王开辉;陈喜林;孙李永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