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且不断需要变化和调整的工作.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中需要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进行干预,并且还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应对.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相关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晓慧;曹同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对胃的保养也渐渐忽略,饮食规律、不合理现象较普遍,再加之近年来各种饮食安全问题频繁传出,如地沟油、病态鸡等等,人们的肠胃问题较多,胃癌患者人数也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本文针对此情况,通过多起内镜检查患者病例,研究一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的内镜病理情况,希望有助于解决肠胃问题尤其是胃癌问题.
作者:李伟;陈晓芝;许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9月-2013年9月79例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局部常见各种并发症19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常见局部并发症有:急性液体积聚,胰腺组织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出血,胰瘘,肠瘘;结论:熟悉掌握导致各种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田兴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吡咯列酮联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和用餐2h后的血糖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而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咯列酮治疗2型糖尿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就中西结合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进行探讨.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结论: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广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为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监测>( GB 5294 - 2001)对我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结果:5年内监测放射工作人员94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均数为0.57 mSv/a,每年低于5 mSv的人员占当年总监测人数的98. 57%以上;不同工种之间,以介入治疗和核医学较高,分别为1.24和1.01 mSv/a.结论:我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剂量水平较低,但应重视临床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高剂量的情况,加强对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以腹腔镜指导进行慢性阑尾炎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2名慢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各项数据,包括康复率、不良反应、手术时长等.结果:患者康复效率较高,时长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耐受.结论:通过腹腔镜进行慢性阑尾切除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以ST-T改变、早搏、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心悸和胸痛.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心电图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作者:张晓方;尚喜艳;胡培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库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日常药库质量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库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性改进,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
作者:赵亚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老年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分别选用长效、短效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巴韦林.结果 41例为TR,9例为SR,其余10例为NR,TR、SR、NR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8.3%、15%、16.7%.结论 如使用干扰素对老年丙肝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医生应控制好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纪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手足口病合并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患有手足口病合并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9例患儿经过诊治后,有5例病情加重进行转院治疗,其转院率为10.20%,其余患儿在10~29d住院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对小儿的心肌有很大影响,应该及早进行治疗,以免并发暴发性心肌炎.
作者:胡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接果 2009年-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蔡文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8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穴组和夹脊组各40例,病穴组通过选取颈椎局部穴位加以针刺治疗;夹脊组不选取颈椎局部穴位而是单纯针刺夹脊穴,与病穴组形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病穴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有32例患者疼痛消失,只有6例患者遗留轻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中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重度疼痛,相较于夹脊组的11例、11例、12例、6例,病穴组改善疼痛的能力更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穴组患者经过针刺颈椎病变穴位后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1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5%,相较于夹脊组的7例、21例及70%,病穴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针刺范围更广的颈椎病变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根型颈椎病,其疗效和改善疼痛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只做局部针刺处理的夹脊穴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析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外科手术、临床诊断证实宫外孕患者64例分为无症状组和有明显症状组,各34例,无症状组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有明显症状组实施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准确诊断率和B超彩色多普勒子宫情况.结果 无症状组29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3例误诊,为卵巢黄体,无症状组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有明显症状组(90.63%vs.75%,p<0.05),无症状组的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宫外孕未破裂型的首选确诊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对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8例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经对患者6-12月的随访后身体基本恢复为21例,中度残疾患者为2例,重度残疾患者为3例,植物人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前、中、后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
作者:原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在密切监护下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尽快控制症状和防止发生心肌梗死.结果:药物治疗,显效3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患者宣传戒烟、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膳食、适度增加活动量、减少体重等.积极治疗加重心肌氧耗的因素,纠正贫血;持续心电监测.
作者:李心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足疗和中药两种方法治疗视疲劳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校大学生患有视疲劳综合症者,当所有患者病情得到确认后,将他们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明目地黄丸)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中药疗法对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足疗疗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美银;肖龙英;胡奇妙;代纯;卢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替吉奥与氟尿嘧啶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210例,随机采取替吉奥(观察组)或氟尿嘧啶(对照组)治疗,已完成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比较两种药物之间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药物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及恶心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替吉奥或氟尿嘧啶治疗,均对不同时间段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无明显改善,但替吉奥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及腹泻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不适感.
作者:王春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美国有42,470例胰腺癌新增患者,另有35,240例患者死于胰腺癌,病死率和发病率基本接近.从1920-1990的70年间,美国的胰腺癌标化病死率从2.9∕10万上升至10.3∕10万,约增加了2.5倍.目前胰腺癌列常见癌症死因的第四位,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在国内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与西方发达国家持平.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现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崔磊;靳大勇;楼文晖;党胜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1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血糖水平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感染措施,可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取努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