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炭疽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井立华

关键词:炭疽, 传染病, 控制
摘要: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特别是牛、马和羊.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菌体较大,(5~10)μm×(1~3)μm,两端钝圆,芽胞居中呈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细菌可产生三种毒性蛋白(外毒素),包括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单独注射这些毒素,对动物不致病,混合注射后可致小鼠死亡.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体外可形成芽胞.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补铁结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重要性. 方法共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35例,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对HP阳性者又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抗HP治疗,B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安慰剂治疗. 结果接受治疗的A、B两组贫血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血红蛋白(Hb)上升更明显. 结论 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抗HP治疗可加快提升贫血患者Hb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耀顺;杨白梅;王芳;赵鹏飞;汤桂梅;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给予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额外干预措施.结果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觉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饮食控制、血糖自测以及用药上.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在进行饮食方面、用药方面以及血糖监测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王朝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北镇市2008-2012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北镇市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县9个乡镇中居民即时食用盐,应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含碘量.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1752份居民户盐样,其中合格1657份,不合格41份,非碘盐54份,碘盐合格率为97.59%,非碘盐率为3.08%,碘盐覆盖率为96.9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北镇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高,说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措施的落实是到位的.

    作者:陈宇;汤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ACEI联合CCB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对其采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合CCB(钙拮抗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6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分为A1组与A2组.针对A1组老年患者要求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依那普利片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在降低患者血压的有效率以及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A1组患者与A2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别(P<0.05),A1组患者获得的疗效更为确切.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ACEI配合CCB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患者的效果表现良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较为便捷,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秀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抚触与游泳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婴儿特别是新生儿一般是长时间地处于一种肢体被束缚或半束缚的状态,能做的运动量大的活动就是啼哭和吃奶,四肢的自由活动通常被限制,婴幼儿抚触与游泳是一项经过科学指导且规范化有技巧的新型的护理服务,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我院从2007年成立游泳抚触中心从事这项护理活动,现将我院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如何提高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

    文章就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从X线机的要求、暗室器材的要求、患者要求、技师要求等方面主观联系客观因素论述、探讨了笔者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对基层医院放射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作者:黄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疗设备工程技术现状和感想

    医疗设备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医疗设备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医技科室的顺利开展,对于掌握医疗设备维护的技术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医疗设备维护现状出发,结合日常设备的维护技术和管理策略,有以下感想.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手术后鼻塞、头痛症状改善,鼻甲缩小,鼻腔通畅,脓性分泌物消失,10天痊愈出院.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儿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慢性鼻及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方式.

    作者:马义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而能否做到用药合理,现已成为医疗单位衡量医疗水平,吸引患者就诊,提高自己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胎儿心脏诊断中的彩色超声检查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诊断中彩色超声检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产后确诊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产妇经产前超声检查,48例确诊畸形胎儿,阳性率为80%.孕妇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诊断率完全符合,12例漏诊,漏诊率为20%.产前未进行超声检查5例,均未做出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异常发现率,在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渝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我院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科室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为日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从我院的不同科室随机抽取应用过抗感染药物的患者168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中使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等,并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各类药物的剂量相对比较合理,尤其是一些术后患者,几乎78%的患者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他们对抗感染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大.除此之外抗感染联合用药比较普遍,而且药敏试验率低于1.2%.结论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相对比较合理,但是其中有些环节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每一位患者接受安全的治疗.

    作者:农凤江;黄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精神科治疗用药的研究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科临床药物的应用状况,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断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精神科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方法对我院精神科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抗精神病药的用药存在常规习惯用药,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结论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用药,遵循剂量合理、疗程规范、缓慢加减药量、慎重换药、定期复查的原则.

    作者:胡长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60例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医治的60例胃炎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把60患者分成观察组和普通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普通组行西药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治疗的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为96.7%,普通组为8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有显著差别,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金乌骨通胶囊与伊班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金乌骨通与伊班膦酸钠对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1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1组55例,给金乌骨通治疗;观察2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给等离子钙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进行2组间比较,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明显上升.结论:金乌骨通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伊班膦酸钠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晓勇;郑文奎;郭炳路;万英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危机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危机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对照组)以及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危机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9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机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胃痛脾胃虚寒型65例辨治经验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属胃病范围,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及对症治疗为主,在伴有癌变危险或可疑为癌变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对胃溃疡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报道明显增多,认为脾虚血瘀证肝郁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也有不少热毒的报道,本文总结自1995年至2012年以来治疗的胃溃疡,中医胃痛属脾胃虚寒型一证的辨治经验结合多年来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尹述林;李树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阿奇霉素,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段荣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方法后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到2012年3月,在我院抽取护理人员60名,按职称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为分层次管理措施组30人,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30人,为对照组.12个月后对这两组负责的患者做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两组模式的反响.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察其对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分层次管理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为94%,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85%.调查前两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太大区别,实验后两组人员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分层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来管理护理人员,可提高医院护理人员专业修养及工作态度,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保济丸的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与柚皮苷含量.结果:保济丸的葛根素平均含量为0.5367mg/g,回收率为98.25%;保济丸的柚皮苷平均含量为0.4316 mg/g,平均回收率为98.39%.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的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快速高效,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有助于加强保济丸的内在质量控制.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偏头痛在现代中医的内科临床治疗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的诱发原因是人体的神经或血管发生功能性的障碍,从而引发阵发性的头痛.中医治疗的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的费用也比较少,吃的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很小,所以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受到了广大的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曾高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