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王朝蓉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给予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额外干预措施.结果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觉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饮食控制、血糖自测以及用药上.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在进行饮食方面、用药方面以及血糖监测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红细胞在成分输血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红细胞在成分输血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临床成分输血当中,各种红细胞制剂的特点、临床适应证,应用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其制备过程、特点、适应症也不相同,因此,红细胞在临床输注应用中,需要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结论:为保证红细胞制剂在成分输血中临床应用的合理、安全与有效,医护人员需全面地掌握各种红细胞的特点与适应证,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输注,进而为患者提供佳的临床输注服务.

    作者:李岸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疏导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儿科病房120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结果:儿科病房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太大;护理技术操作的高要求性;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欠缺;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应对各种考核;经常倒班;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时的书写工作太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太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 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 并从管理者角度给予儿科病房护士心理疏导,指导儿科病房护士渲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2A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的临床特点和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进修医院收治的MEN2A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共11例患者,均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有10例患者伴有甲状腺髓样癌,临床上以心悸、高血压和头晕为主要表现,尿检结果显示11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尿VMA明显升高;为11例患者均行嗜铬细胞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其中2例接受腹腔镜微创切除手术,8例患者接受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8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根除手术,2例患者接受甲状腺单侧叶切除手术,术后随访中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病例.结论:MEN2A发病较为罕见,主要以头晕、高血压和心悸为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尿VMA检查、B超检查等,患者需接受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李燕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制五子复聪散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自制五子复聪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耳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治疗,每周一次,辅以口服激素及抗生素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用自制五子复聪散外敷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五子复聪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我院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科室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为日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从我院的不同科室随机抽取应用过抗感染药物的患者168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中使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等,并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各类药物的剂量相对比较合理,尤其是一些术后患者,几乎78%的患者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他们对抗感染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大.除此之外抗感染联合用药比较普遍,而且药敏试验率低于1.2%.结论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相对比较合理,但是其中有些环节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每一位患者接受安全的治疗.

    作者:农凤江;黄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二代杂交捕获(HC2)技术对1894例的分析

    目的:妇科宫颈Ca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是迄今已经肯定的少数DNA肿瘤病毒之一,HPV的存在就预示着宫颈Ca的存在.为了提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我院应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宫颈Ca及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对2482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HPV检查,采用HC2技术,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82例患者均满意.阳性患者共789例(阳性率31.8%),阴性患者共1693例(阴性率68.2%),阳性患者中232例进行宫颈活检.高危型HPV在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级以及宫颈病变中感染率分别为75.6%、92.2%、95.9%、100%、100%.结果: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HPV检查,其阳性率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符合率,其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成上升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2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高,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方法.

    作者:王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黄连粉针剂37例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发病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使用双黄连粉针剂发生不良反应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变态反应为双黄连粉针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占62.2%),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占8.1%).结论 应重视和防范双黄连粉针剂所致不良反应,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炳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根管治疗期间急诊症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急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56例前牙根管治疗病患,展开原因分析,之后选用较地塞米松(DXM)、碘仿和樟脑酚(CP).结果 对42颗急症反应的前牙患者分别采用DXM碘仿和CP进行治疗,经卡方检验,DXM碘仿的疗效(82%)明显好于CP(45%),P<0.05.结论 根管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急症,这种现象和患者牙髓状况、牙位等重要关联,用地塞米松碘仿对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韶辉;兰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128例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 分析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8例就诊者进行对比观察,将其分为统计并分析每一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等,并于术后进行定期复诊,统计各组患者阴道创面愈合状况、出血时间、排液量等,对术后疗效加以判定.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2)ml,显效6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64例,手术时间为4~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2)ml,显效47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38%.结论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创伤性小,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出血量,并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尤其对伴有骨质疏松、复杂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治疗模式.2010年4 月至2012 年8月,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 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黎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入康艾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不仅可以保证乳腺癌治疗效率,同时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艳;罗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检验出现的问题也在慢慢地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商讨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问题出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影响的因素,通过解决相应的问题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析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特征

    宫颈癌与其致病因子----乳头状瘤病毒即HPV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提前防止宫颈癌的发生,通过观察妇科临床病例很有必要.首先了解有关病例的基本资料,然后通过研究采集的样本加以分析,介绍如何运用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得到结论.

    作者:刘志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9例.参考组给予规范化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等症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管再通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士长支持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及意义分析

    目的:对护士长支持在护理工作压力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护士工作压力方面以及护士长支持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管理氛围和工作负荷,在干预前后,护士的总体工作压力和管理氛围评分明显下降,对护士长支持的认可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支持合作对于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孟贺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以及停药半年后患者VAS评分、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较好.结论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罗兆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0例斜视术后并发复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案等,并对患者的年龄斜视类型、术后眼位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参与调查研究的21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复视的患者共99例,占到患者总人数的47.1%,其中短暂性复视98例,持续性复视1例,经二次手术后复视消失.发生复视的患者复视的持续时间从4天到23天不等,平均持续时间为(12.1±3.4)天.患者术后斜视的发生率与其年龄、斜视类型、斜视度数、视网膜对应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斜视术后并发复视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通常都是暂时性的,合理的手术设计以及做好早期同视机训练,对复视消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申涛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医患沟通问题一直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的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郭剑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索维超声生物显微镜罕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本文是一篇维修实例类的文章.从故障出现,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用替换法分别替换掉怀疑的部件.其中,怀疑到软件问题,先后采取现场重装软件和远程重装软件的方法,后将故障点压缩到机械臂,直至彻底排除故障.文章后对超声生物显微镜作了简单的介绍.

    作者:向云;胡振辰;刘元喜;郭琦;范春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白细胞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患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对判断抗菌药物的应用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白细胞检测采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法;C-反应参考蛋白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 308例儿科病毒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4.6±1.4)×109,C-反应蛋白值为(3.1±2.3)mg/l,与162例健康体检者白细胞为(5.3±1.1)×109,C-反应蛋白值为(2.6±1.7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白细胞为(14.8±3.4)×109,C-反应蛋白值为(60.3+19.7)mg/l,与健康体检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值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112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升高的患者,考虑为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5-8天,病情明显好转,95.7%儿科患者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84.1%的儿科患者WBC明显降低.结论 白细胞、C-反应蛋白都是炎症反应标记物,均可作为儿科患儿鉴别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指标,用来早期判断、识别感染的存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时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会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下降快更快.

    作者:李慧群;杨学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