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张二峰;周文定;赵学军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采用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术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产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56.52%,而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8,P=0.037<0.05).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3年生存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远生存率,且无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作者: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涂泽斌;邓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血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GA/T105-1995要求建立乙醇顶空气相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血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 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不同方法对全血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血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谢加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症少见,较常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其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永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脱水者口服ORS或静脉输液,对照组常规ORS口服或静脉输液,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治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95%,对照组67.7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腹泻治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快速改善秋季腹泻急性期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畸形子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早期妊娠合并畸形的流产病例均采用药物流产方法,即:米非司酮75mg ×2(早50mg,晚25mg)口服,d3晨空腹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 :完全流产率40/57(70.2%),不完全流产率15/57(26.3%),失败率2/57(3.5%).对15例不全流产、2例失败者行刮宫及吸宫术,手术操作容易,穿孔率及漏吸率0.B超用于诊断孕期畸形子宫准确率高.结论 :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较为理想,B超是诊断孕期畸形子宫较理想的手段.
作者:马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分8个年龄组在郑州市金水区抽取健康人共145名,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145名健康人中,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85.52%.结论:破伤风抗体水平较高,提示该区已建立免疫屏障,可以很好的阻断破伤风在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刘倩;僧明华;郭永豪;丰达星;于燕;徐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阿奇霉素,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段荣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的分离,是近几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合理的岗位设置及管理是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医院可持续、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变用人模式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举措之一.在国家的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各事业单位先后实施了岗位设置管理与岗位聘任制度,力求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院制定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工作.由于医院的工作性质、岗位需求及人才结构有一定特殊性,加之目前政府在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设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体系,所以本院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只能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推行.通过对实践效果的分析,谈谈几点看法.
作者:易子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癫痫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合并有脑卒中者占62.90%;另外,62例患者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之后,明确病因的患者占85.49%;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癫痫病的对症治疗,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共有58例,占93.55%;死亡共有4例,占6.45%.结论:绝大多数老年性癫痫患者发病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因此,及早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病情控制率.
作者:鞠振;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求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治疗(1)作用及机制;方法:扶正固本,健脾补肾,化痰通络;结果:60例中显效30例(50%),有效20例(35%),无效10例(15%),总有效率为85%;结论: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作者:杨淑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进行精心的观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精心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后,38例痊愈,8例转院治疗,4例死亡.结论:细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出现的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先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颌面三维测量能客观的对面部形态进行详尽的测量,对面部形态的研究、面部整形及颌面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的设计及预后评估等起到重要作用[1-3],建立唇裂病案数据库可为相关基础性研究及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提供全面的病例分析及数据支持[1-2],本文就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唇裂数据库建立近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马沙沙;宋庆高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得病几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传染病仍然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着困扰,其中,肠道传染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一般主要发生在夏季,并且其症状表现为方方面面,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就肠道传染病的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修国静;李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透针结合推拿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的具体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把56例脑卒中患者分组: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治疗组采用综合方案(透针疗法加推拿).随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针结合推拿疗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意义,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上肢痉挛程度.
作者:韩兴驹;张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发生机率.方法:对我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7.6%(253/673),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6.90%,新生儿窒息率为5.04%.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宋雪梅;芦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指尖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指尖离断患者76例,均行指尖再植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69例成活,7例失败,成活率为90.79%,8个月后进行随访,患者的成活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等均有所恢复.结论 在显微镜的辅助下,进行断指再植,能够提高指尖的成活率.
作者:杨晓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2013年9月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98例化疗患者进行规范化置管后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短52天,长留置时间276天,发生穿刺点出血2例,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断裂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无静脉血栓、局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导管拔除全部完整,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重视对置管术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才能保证安全地使用PICC导管, 减少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为肿瘤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作者:昌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不同部位大脑损伤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损伤部位不同分为左半球组和右半球组、皮层组和皮层下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研究比较各组患者再认成绩之间的差异.结果左半球组双字词再认成绩(9.28±2.34)分显著低于右半球组(10.69±2.6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半球组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比较[(9.89±3.01)分、 (9.68±2.79)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组患者双字词再认成绩(9.12±2.47)分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0.66±2.75)分(P<0.05),皮层组患者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9.18±2.71)分]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0.88±2.4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记忆力障碍,皮层的损伤较皮层下的损伤表现严重,左半球较右半球的损伤表现严重.
作者:高功臣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