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袁媛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 喜炎平注射液,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脱水者口服ORS或静脉输液,对照组常规ORS口服或静脉输液,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治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95%,对照组67.7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腹泻治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快速改善秋季腹泻急性期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战略

    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的基础,也即是建设发展应该符合中医现代化的需求,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手段、根本保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戴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7月-10月住院患者病历,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48例住院患者,有77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总使用五大类7个品种,其中使用多的是喹诺酮类、头霉素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联用方式主要是两联用药.结论: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继续加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王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主要包括胆酸钠和维生素C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肝胆结管石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基本治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国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疾病分析和处理

    随着我国人口开始趋于老龄化,牙齿缺损的患者比例也开始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牙部位以及数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也会影响到发音以及美观.同样,牙齿缺失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压力,因此,口腔修复门诊的患者也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采取合适的心理保护措施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也就成了现在的口腔科医护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要根据实例来对口腔修复者的心理来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保证口腔修复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作者:王有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吞咽功能评价对预防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噎食及误吸的护理指导效果探讨

    目的 防范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发生因吞咽障碍引起的噎食与误吸事件.方法 通过对132例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发现3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的障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因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结果 干预后一年,132例患者未出现噎食,仅2例患者出现吞咽误吸.结论 吞咽评估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致吞咽障碍的病例,对这些病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化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入康艾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不仅可以保证乳腺癌治疗效率,同时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艳;罗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上环后应当注意的副作用分析

    当前,随着避孕措施的增多,可供选择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使用避孕环进行避孕工作是当前容易被妇女所接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节育手段.使用避孕环进行避孕具有方便、安全、经济等优点,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上环后,同样会因为上环者自身以及外部因素,不同程度的出现副作用情况,本文结合上环后容易出现的几种副作用,对上环后应当注意的副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叶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及心壁内膜.有时动脉内膜也可发生感染,导致动脉内膜炎.

    作者:崔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结合对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析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外科手术、临床诊断证实宫外孕患者64例分为无症状组和有明显症状组,各34例,无症状组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有明显症状组实施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准确诊断率和B超彩色多普勒子宫情况.结果 无症状组29例经病理及手术证实,3例误诊,为卵巢黄体,无症状组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有明显症状组(90.63%vs.75%,p<0.05),无症状组的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外孕未破裂型实施多普勒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联合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宫外孕未破裂型的首选确诊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逍遥散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逍遥散在几种常见妇科病种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玉丽;刘满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给予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额外干预措施.结果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觉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饮食控制、血糖自测以及用药上.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在进行饮食方面、用药方面以及血糖监测方面的自觉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王朝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在提高血标本检测正确率的应用

    目的:提升血标本采集准确率. 方法将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制定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对实施前后的标本正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不合格血标本显著减少,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

    作者:魏文庭;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在外科术后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方法:外科手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行持续静脉镇痛,药物配方: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1ug/k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的镇痛评分、副反应.镇痛效果采用四级评分法:I级为完全无痛;II级为轻微疼痛;III级为疼痛,可以不用镇痛药;IV级疼痛明显,需另用镇痛药.同时记录48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结果: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组有3例发生皮肤瘙痒,均无呼吸抑制.结论:舒芬太尼作为新开展使用的强效镇痛药,在静脉自控镇痛领域确实优于芬太尼,且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东;俞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有关大肠癌术后中医治疗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以老年人的发病率高.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后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但是化疗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显著,对提高大肠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没有确切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文献和研究报告表明,大肠癌术后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医药治疗,能有效减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大肠癌术后的中医药辅助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偏头痛在现代中医的内科临床治疗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的诱发原因是人体的神经或血管发生功能性的障碍,从而引发阵发性的头痛.中医治疗的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的费用也比较少,吃的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很小,所以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受到了广大的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曾高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定期预防输液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定期预防输液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患者均应用相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出院后每年定期进行2次输液,10天/次,对照组不给予输液,经2年随访,分析两组患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21.1%低于对照组24.4%,但两组患者脑梗塞复发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预防输液无法避免脑梗塞复发,临床中为降低脑梗塞复发而进行定期预防输液并无较高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给予双环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保肝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TBiL和AST浓度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治疗,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服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钱锡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并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6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颈局封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人工破膜.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应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翠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疗效.方法:以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采用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术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产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为56.52%,而对照组有效率为25.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8,P=0.037<0.05).1年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3年生存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长远生存率,且无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作者: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涂泽斌;邓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在心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问世之初就开展了双能量成像的探索,但由于早期CT设备空间分辨率低、CT值不稳定以及扫描时间长阻止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另外,低管电压时的球管技术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管电流以取得与高管电压相对应的足够的量子输出.利用单源CT,在双能量水平的螺旋数据必须进行二次独立采集, 而二次扫描之间器官的强化和层面间运动会随之改变.

    作者:路竑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