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诊断报告质量质量控制探讨

王东华

关键词:X线, 诊断报告,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医学X线诊断报告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利用统计学处理,对各项控制内容作出对比评估.结果:根据X线诊断报告书写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核心制度及控制方法.结论:对X线诊断报告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质量及工作效率,为提高X线诊断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5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3.33%,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退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住院治疗.

    作者:龚俊霞;王少芳;陈琳;翟艳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3例乳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

    目的 对乳腺癌骨转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经诊断均为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8例患者骨转移部位在椎骨,13例患者骨转移发生在盆骨.结论 对于年龄不大、病理分型较差的乳腺癌患者应当给予正规治疗以防止出现骨转移.

    作者:于若飞;刘思旸;朱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摩法教学探讨

    查阅中医推拿文献中关于摩法的资料,参考摩法的研究发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操作体会,分析比较归纳摩法,从而加深对摩法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常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采用甲氨喋呤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达92.25%,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2.25%.组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疗效高于单独用药方式,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名肝硬化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 pugk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SH, FT3,血清水平.结果:C组患者血清FT3, FT4表达水平低于A级组,TSH表达水平三组间无差异.结论:TSH, FT3, FT4表达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赵军;贾正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IK治疗老年肿瘤安全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IK治疗老年肿瘤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11-2013.10我院接受CIK治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化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周期以上者,有可测量病灶者评价疗效.采用翻译引进的MCIRS-G量表对入组患者合并症进行评分.结果:CIK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发生率68.75%,化疗组发生率1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5.62%,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53.1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3.75%,恶心呕吐发生率56.25%,均高于CIK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按MCIRS-G评分14分、15-17分和≥18分三组分析,化疗组评分≥18分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83.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IK组发热发生率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IK组可评价疗效者26例,CR 0例,PR5例,SD 12例,PD 9例,ORR为19.23%,DCR为65.38%[化疗组可评价疗效者29例,CR 0例,PR 9例,SD 12例,PD 8例,ORR为31.03%,DCR为72.4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IK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伟;张章;齐志峰;吴越菲;秦岭;刘鹏英;孙玲玲;王仪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和肽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羟基肽部分,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研究表明,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标志物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飞龙;吕田;董平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80例内科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科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相关处理方法,为医院临床提高急性腹痛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6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了解到全组80例患儿中,有12例为便秘,16例为急性阑尾炎,14例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3例为急性胃肠炎,15例为其他症状.经过有针对性、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在治疗急性腹痛患儿时,应该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导致患儿腹痛的因素,并通过及时治疗,来帮助患儿早日治愈出院.

    作者:王同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I期手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19例患者获得治愈,治愈率为76%;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23例患者获得治愈,治愈率为92%,两组患者存活率、肺部感染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推进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改善情况.结果:感染科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缺失率由改善前的97次/天,下降至改善后的15次/天;目标达标率13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感染科医护手卫生管理质量,提高护士管理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管理模式的改进和科室文化的形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郑书芬;黄莉敏;张娟;孙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长托宁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长托宁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患者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施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1]患者320例,分为观察组(长托宁组)共160例患者,对照组(阿托品组)16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呼吸道分泌物量、术后痰液量、术后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长托宁和阿托品在尘肺病患者术中用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运用长托宁提供意见.结果 手术前两组腺体分泌无显著差异,手术后观察组的腺体分泌量以Ⅱ级为主(140/160),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托宁能够抑制腺体分泌,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手术中用药.

    作者:刘纯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供给管理研究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都使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能更好将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普及群众,使群众更好的增强健康理念,维护和提高身边的健康水平,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本文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供给管理现状,探讨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供给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薛雯婷;孙艳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治疗

    女性生殖器畸形常涉及子宫及阴道,子宫肌阴道是有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又称米勒氏管发育而成,副中肾管分为头段、中段、尾段.头段演化为输卵管,中段和尾段合并成宫体与宫颈会合时中间会有隔分为两个腔约为12周末中隔消失形成一个内腔,即子宫和阴道的雏形.如副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终止与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子宫畸形,通常分为七种,即分离重复子宫,双角双颈子宫、双角单颈子宫,完全中隔子宫、不全中隔子宫、弓形子宫及单角子宫.

    作者:孔繁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硝普钠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用药,利尿药,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mg溶于5%G.S500ml持续点滴.观察其左心衰竭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冯占武;梁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HIV抗体检测保证质控图连续性的方法应用

    目的:建立多种试剂在同一质控图内描点的方法,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方法:测定系列质控物得到不同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其他试剂换算为选定试剂所测的S/CO值,在同一质控图中描点.结果:不同试剂可以建立对同一浓度质控物的换算关系,更易于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记录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使用品质好的质控物和检测试剂,可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

    作者:张宏宾;周品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基层医院腹部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分析

    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高,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在基层医院,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腹部疾病大多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以普外科及妇产科常见, 多以急腹症来诊.而在外科常见疾病中, 阑尾炎是普外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无疑是具代表性的一个疾病.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内、外、妇科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实施手术, 术中发现是其他疾病, 而这些误诊疾病可以手术或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阑尾炎的术前再诊断制订合理诊疗方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李林海;董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综合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较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文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吉林省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人员素养分析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个省至少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地方病流行.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地方病的防治十分重视,组建了各级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这为控制地方病创造了基本条件.地方病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展防治工作也因此会遇到资金、交通、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对于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有更高的素养要求.可以认为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是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前提,是决定地方病防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了解和掌握地方病防治人员的素养状况,2012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对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房静;黄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腰腿疼的诊断与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80%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腰腿疼的经历.这些腰腿痛大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疼的病史.这些腰腿疼多发生在30 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特别是老年人群.老年腰腿疼发病原因极其复杂, 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研究证实腰腿疼主要是因为腰椎退变及钙缺乏而引起, 本文就老年腰腿疼临床表现特点来进行诊断并分析总结病发原因, 并提出怎样预防老年腰腿疼.

    作者:陆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胃癌2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内镜检查是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本文对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2009- 2013年2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与病灶周围进行组织活检, 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其胃内肿瘤分布以胃窦部多见(10例),病理示以管状腺癌多(12例), 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病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18例.结论: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对于怀疑早期胃癌患者, 特别是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及早作胃镜检查, 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降低早期胃癌误诊率.

    作者:王圣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