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3例乳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

于若飞;刘思旸;朱云

关键词:乳腺癌, 骨转移,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对乳腺癌骨转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5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经诊断均为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8例患者骨转移部位在椎骨,13例患者骨转移发生在盆骨.结论 对于年龄不大、病理分型较差的乳腺癌患者应当给予正规治疗以防止出现骨转移.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及麻醉躁动50例分析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崔建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及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及阴道试产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自然临产成功,成功率为95.3%;在阴道试产中因宫缩乏力而使用催产素者23例,成功率92%,其中在试产中使用催产素和未使用的产妇造成子宫破裂率分别为4.7%和8%.结论若产妇前次剖宫产应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再次发生妊娠时已过3年的产妇,没有显著性的剖宫产指征产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并根据孕产妇的产程使用催产素,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危险率.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对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病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普通检验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中患者利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1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上,利用生化检验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进行应用.

    作者:孙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考核样品中镉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检测食品中Cd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方法: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考核盲样大米粉中的Cd含量,系统分析和量化不确定度各分量.结果:测量重复性不确定度为0.012,称量样品不确定度为0.000277,定容体积不确定度为0.000835,曲线拟合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为0.01162.结论:分析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重复试验的不确定度和曲线拟合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

    作者:高丽芳;王建龙;杨兴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白藜芦醇葡萄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白藜芦醇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的一种,桑堪、花生、葡萄以及虎杖中均含有白藜芦醇.多个研究中均表明,其对于缺血性损伤、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与舒缓作用.就此,本次研究对白藜芦醇葡萄中内生菌所应用的分离方法、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建;冯跃平;宋启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就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所收治的200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这些患者所采用的内固定种类分为三组,即普通髓内钉组(60例)、加压钢板组(60例)、交锁髓内钉组(80例).结果:普通髓内钉组结过治疗之后,差5例,良19例,优36例,优良率为91.67%;加压钢板组差13例,良19例,优28例,优良率为78.33%;交锁髓内钉组差6例,良23例,优51例,优良率为92.50%,三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较为适宜,这是由于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的优点较多.

    作者:魏建壮;马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高危妊娠产妇8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进行宫体和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治疗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院送检工勤人员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通过观察比较医院对送检工勤人员实行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成效,总结出对工勤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确保24小时为临床提供无缝隙服务,有利于科室规范化管理.成立医院临床服务科对临床的服务保障比分散管理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席艳梅;陈娟;李经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的基本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对45例患者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归类统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基本特性.X线片以腰椎间隙不均匀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Schmorls结节有其特征;CT表现更具有特征,以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起,突出的CT值高于硬膜囊CT值和硬膜外脂肪移位为其特点改变.其MRI表现T1加权象信号强度与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及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囊形成鲜明对比,诊断意义可以成为佳影像手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常见的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I表现有其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付丽;杜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T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约170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8.6%,为各类疾病的死因之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激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演变等表现.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挽救频死心肌,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8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有65例获得治愈,占79.3%;有17例术后死亡,占20.7%.结论:本疾患外科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更好地掌握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时机.

    作者:王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30例患者进行运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按法、揉法、摇法、捏法等手法和运动疗法施术于患者的肩部和上肢,以一指禅按揉患侧的肩井、曲池、合谷等穴,所有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前与后进行评定和对比,然后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使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收到良好效果有28例.结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功能恢复的更好.

    作者:李保良;毛小强;商宏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有关血管外科常用检查与其护理探析

    本文将针对血管外科常用检查与其护理展开探析,重点介绍了物理检查方法、动脉系统的检查方法、静脉系统的检查方法及其护理,以期为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沈永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策略研究

    随着甲硝唑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虽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不良反应.笔者联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以及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对甲硝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关的联合用药策略,旨在增加甲硝唑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何胜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以及停药半年后患者VAS评分、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较好.结论 克拉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罗兆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

    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的药物有瓶装和袋装两种,根据病情往里加药后容易使其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连接输液管时药物有时从进气管滴出,造成药液浪费,至使给药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利用插瓶针保护帽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颖;蔡彬彬;岳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药物治疗和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稽留流产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分为3组,各25例,联合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药物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单纯手术组:直接清宫.结果:联合组完全流产率高,出血时间短,出血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出血少,增加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间接减少清宫并发症.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综述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药房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更对医院的正常秩序带来不便.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乌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儿常见的复发性头痛

    头痛时小儿神经专业门诊常见的主诉,病因众多.小儿复发性头痛在年长儿多见,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幼儿园因不会诉说,头痛发病率低,2岁以后增多,单6周岁以下儿童仅占发病总数的20%.

    作者:刘彦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mg? kg-1? d-1 ,分2 次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呕吐消失、腹胀减轻、胃潴留消失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饮食疗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