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李丽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发病规律, 临床表现, 脑脊液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和发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结核杆菌侵入颅内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增生和渗出,诊断依据是头颅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物资管理存在问题与防范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部门,他们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1]工作以及一次性材料的储存与发放,随着医院业务不断扩展,床位急剧增加,医院消毒供应工作量也相应增大,由于品种杂、数量多、供应广、流量大[2]、器械、物品、材料使用频繁,这造成物资管理工作困难.笔者针对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之间物资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慧君;张云平;王惠玲;赵贾;赵亚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耳痛

    外耳和中耳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外、中耳疾患、同源神经分布的邻近器官疾患和神经本身疾患,均可引起耳痛.由于疾病原因、病期、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耳痛的性质、发作情况和程度也有不同,如表现有胀痛、跳痛、灼痛、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和刀割样痛等,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本文探讨原发性耳痛、神经性耳痛及耳痛的鉴别诊断.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例脾动脉瘤破裂出血围手术期的抢救护理体会

    总结1例脾动脉血管瘤破裂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及弥漫性腹膜炎行脾动脉瘤切除术的抢救及围手术期护理.迅速、及时、准确的抢救和手术前护理加上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秋凤;李颜;潘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癫痫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合并有脑卒中者占62.90%;另外,62例患者经过详细、全面的检查之后,明确病因的患者占85.49%;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癫痫病的对症治疗,其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共有58例,占93.55%;死亡共有4例,占6.45%.结论:绝大多数老年性癫痫患者发病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因此,及早分析患者的致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病情控制率.

    作者:鞠振;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趋势和治疗措施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耐药菌的产生.随着更多的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生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耐甲氧西林、所有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葡萄球菌.它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该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多发于免疫缺陷患者、老弱患者及手术、烧伤的患者、极易导致感染暴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因此引起了医药界的极大关注,本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趋势和治疗措施的有关文献整理如下:

    作者:杨灿宇;孟凡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在流产残留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米非司酮在流产残留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和克龄蒙组,每组各有50例人工流产残留患者.其中对米非司酮组中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而对克龄蒙组中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采取克龄蒙药物的治疗,且两组患者均配合抗生素使用,对两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人工流产残留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其疾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相对于克龄蒙组中的人工流流产残留患者,米非司酮组中患者的中途改清宫率较小,且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工流产残留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其疾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而其中相对于包块直径大小在15mm至25mm之间人工流产残留患者比包块直径大小在15mm内的人工流产残留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较短,且成功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人工流产残留患者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时,相对于采取克龄蒙药物,采取米非司酮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且出血时间较短较短,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钱叶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卡托普利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卡托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卡托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3.3%,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症状.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药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外科教学中无菌操作技术教学体会

    目的:如何做好外科教学中无菌操作技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培养无菌观念;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强化技能训练训练.结果: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海珠;张俊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湘西高危产妇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确定湘西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高危孕产妇围生期院内感染的措施,为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母婴安全提供预防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怀化市两所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4月入院的107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孕产妇组和正常孕产妇组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高危孕产妇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阳性事件%)表示.分类资料两组比较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连续性变量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检验水准取双侧0.05.结果:1.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危孕产妇组明显高于正常产妇组(P<0.01);其中定期行产前检查者明显低于未定期行产前检查者(P<0.01);农村高危孕产妇者高于城镇高危孕产妇者(P<0.05);经阴道自然分娩者低于手术(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分娩者(P<0.05);而阴道助产者较剖宫产者无明显差异,(P>0.05).2.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中汉族低于侗族、苗族和土家族(P<0.05).3.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以呼吸道、生殖道感染为主.4. 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较无院内感染高危产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5.院内感染季节性分布秋季,据统计43%院内感染发生于7~9月.结论:对于高危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围生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可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避免手术分娩、并在保证孕产妇安全的情况下,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斌;马文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试论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公立医院须在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改进医院的绩效水平,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互惠.

    作者:颜晓燕;迟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常规治疗与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情况,探讨蓝光辅助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1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蓝光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中患儿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蓝光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且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不同,原有水平越高则下降越大的幅度.结论 常规药物加蓝光治疗优于传统治疗法,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认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为有效的方式.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门诊手术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和对策

    门诊手术室护患纠纷的诱因很多,如术前与患者沟通不当,服务态度生硬、器材准备不充分、消毒隔离不严等.根据这些诱因,门诊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爱叶;马继红;孙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我院抗菌药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院内治疗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现状,找出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不科学行为,为日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1日于我院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300位患者病历,根据药物使用强度、药物品种数量以及联合情况分别统计.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抗菌药物在选药、应用、用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院抗菌药物目前应用方面已经得到了良好改观,但并未完全解决,我们一定会一直坚持紧抓这项问题,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作者:邢文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医改背景下基础护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整体护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现代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也制约了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是基础护理教学模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形成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操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相关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护理教学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满仓;王玉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体会

    介绍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隋振寰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本病.结果: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黄晓;高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对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病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普通检验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中患者利用生化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有效,另外1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无效,检验结果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上,利用生化检验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进行应用.

    作者:孙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皮肾镜气囊扩张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盂管狭窄并肾结石30例报告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气囊扩张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盂管狭窄(UPJO)并肾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盂管狭窄并肾结石的患者通过经皮肾镜应用气囊扩张术治疗盂管狭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分析术后肾积水变化、清石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90%.随访6-30个月,盂管狭窄有效率93%,2例患者肾积水无改善,再次气囊扩张后好转.结论:经皮肾镜气囊扩张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势,是治疗盂管狭窄并肾结石的合理有效方法.

    作者:王宇辉;王雪;白宏治;吴景伟;张银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硝唑注射液漱口治疗慢性牙龈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对慢性牙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用甲硝唑注射液10ml漱口,3次/日.用药一周,用药前做一次洁治,治疗期间未用任何其它治疗牙龈炎的药物.结果 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治疗后,5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牙龈肿胀50例,明显有效15例,中度26例,轻度16例,无效3例,改善率94%.溢脓13例,明显有效3例,中度5例,轻度2例无效2例,改善率69.2%.出血50例,明显有效20例,中度10例,轻度14例,无效6例,改善率88%.牙痛24例,明显有效5例,中度9,轻度5例,无效5例,改善率79.1%.口臭24例,明显有效12例,中度6例,轻度5例,无效1例,改善率95.83%.结论 慢性龈缘炎是牙龈病中为常见类型,利用甲硝唑漱口治疗牙龈炎的优点在于使药物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因牙龈炎多由口腔内的厌氧菌感染所致,用甲硝唑治疗有较高的针对性,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法简便经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