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颜晓燕;迟菲菲

关键词: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 分配
摘要:公立医院须在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改进医院的绩效水平,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互惠.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临河区肺结核病人在DOTS策略下的疗效分析

    临河区地处巴彦淖尔市中部,现辖七个乡镇,168个行政村,10个办事处,人口52万,地域面积2354平方公里.临河区疾控中心结防科是临河地区唯一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单位,承担着临河区的结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再加上本地人口居住分散,基层卫生力量薄弱,使临河区结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加强结核病的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发挥临河区疾控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了三级防痨网络,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除村医参与督导外,另外还培训家庭督导员和志愿者督导员,各级人员均参与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管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就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所收治的200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这些患者所采用的内固定种类分为三组,即普通髓内钉组(60例)、加压钢板组(60例)、交锁髓内钉组(80例).结果:普通髓内钉组结过治疗之后,差5例,良19例,优36例,优良率为91.67%;加压钢板组差13例,良19例,优28例,优良率为78.33%;交锁髓内钉组差6例,良23例,优51例,优良率为92.50%,三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较为适宜,这是由于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的优点较多.

    作者:魏建壮;马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IK治疗老年肿瘤安全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IK治疗老年肿瘤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11-2013.10我院接受CIK治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化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周期以上者,有可测量病灶者评价疗效.采用翻译引进的MCIRS-G量表对入组患者合并症进行评分.结果:CIK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发生率68.75%,化疗组发生率1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5.62%,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53.1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3.75%,恶心呕吐发生率56.25%,均高于CIK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按MCIRS-G评分14分、15-17分和≥18分三组分析,化疗组评分≥18分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83.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IK组发热发生率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IK组可评价疗效者26例,CR 0例,PR5例,SD 12例,PD 9例,ORR为19.23%,DCR为65.38%[化疗组可评价疗效者29例,CR 0例,PR 9例,SD 12例,PD 8例,ORR为31.03%,DCR为72.4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IK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伟;张章;齐志峰;吴越菲;秦岭;刘鹏英;孙玲玲;王仪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果酱中的含量维生素C测定

    目的:对5中果酱中维生素C含量,计算回收率、精密度.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对超市中销售的5中果酱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种果酱中的维生素C含量.结论:试样与标准液进行比教定量,其吸光度值换算抗坏血酸的含量,经反复实验,本法低检测限为0.30ppm,样品回收率范围:92.0─102.2%.

    作者:张桢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随访发现,优18例,良20例,其余8例为可,优良率为82.6%.结论: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适应症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坚持锻炼,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老年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分别选用长效、短效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巴韦林.结果 41例为TR,9例为SR,其余10例为NR,TR、SR、NR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8.3%、15%、16.7%.结论 如使用干扰素对老年丙肝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医生应控制好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以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纪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2010年选取Ⅲ~Ⅳa期鼻咽癌78例,分为同步放化组(CCRT组)39例和单纯放疗组(RT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割放疗,CCRT组采用TP(DDP+TXT)方案化疗2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 结果 CC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CR+PR)高于RT组 ,差异有显著性(Ⅹ2=4.69~7.03,P﹤0.05);两组的1年总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CCRT组高于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Ⅹ2=4.23,P﹤0.05);CCRT组的3年生存率(OS)、鼻咽局控率及颈部局控率(LC)均高于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6~4.37,P﹤0.05);CCRT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胃肠道反应的差异有显著性(X2=11.68,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缓解率,生存率和,同步放化疗的毒性反应可耐受.

    作者:程向明;冯军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论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血糖防治中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高达几百万.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进行冠心病的防治对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极大的意义.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性与中庸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先进的仪器和高效的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防治冠心病血糖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就冠心病的中医分型、冠心病血糖防治的重要性以及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血糖防治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刁志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士在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中的作用与方法

    护士在进行各种操作中,会因违反操作常规、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医疗事故预防常识而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重点就护士在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中的作用与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丁秋香;孙晓平;王艳艳;沙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对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8位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23)与对照组(25),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周观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04例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联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对104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西药治疗54例,同时对另外5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是一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古国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进行精心的观察,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精心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后,38例痊愈,8例转院治疗,4例死亡.结论:细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出现的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先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甲组36例采用垂体后叶素10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U/mim持续静脉滴注,普荼洛尔20mg,每日3次口服,乙组36例采用生长抑素肽首剂250u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u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甲组总有较率31(86%),乙组30(83%),p>0.05,两组止血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甲组5/36(13.9%),乙组4/36(11.1%),两组比较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用普荼洛尔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与生长抑素相当,价格明显低于生长抑素,使用方便,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1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2组患者运用丙戊酸镁+利培酮进行治疗,3组患者单纯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时就联合应用丙戊酸镁,分别在治疗前后的2周及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阳性率及阴性症状.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AN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两周末,2组比其他两组的PANSS评分更具差异性,4周末未见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MD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两周及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四周的治疗后,前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两组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1).结论:对伴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同时还能够明显的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增强

    目的:探讨GABA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模型,通过膜片钳技术,分析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上调,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左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BA受体的活动得到增强.

    作者:姜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氟哌酸、呋喃坦叮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急性细菌性膀胱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氟哌酸200mg,3次/天,口服;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对照组用呋喃坦叮100mg,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复发率6.25%;对照组治愈率78%,复发率25.4%.结论 氟哌酸、呋喃坦叮联合治疗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刘通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员大规模流动,食品餐饮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食品经营户和从业人员急剧增加,既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餐饮企业,也有方便快捷的小餐饮、路边店,从业者层次不一,其文化素质、卫生习惯、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水平、合法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差别很大.尤其是在低层次的餐饮服务单位中,无证经营、环境卫生差、不按规定消毒等情况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为降低成本,他们往往明知故犯,不按规定执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即使受到行政处罚,也不会使之警醒,难以根本转变这种现状,以致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效果.

    作者:王继业;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结合各项护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进行一系列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结论]81例患者有56例临床治愈,有18例临床好转,有7例治疗效果较差.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要兼顾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和正规的抗结核、降糖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愈后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应用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90例发生呕吐症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洗胃治疗组与对照组.洗胃治疗组60例进行洗胃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 洗胃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洗胃来治疗新生儿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具有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PCT和CRP在临床应用中的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16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应用受用免疫单扩散试验法测定血清中的CRP.结果 细菌感染患者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5.3%,病毒感染患者为10.3%,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患者的CRP检测阳性率为29.7%,病毒感染患者为22.9%,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清PCT检测优于血清CRP检测.

    作者:赵奕;项海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