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卿
目的:探索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心肺复苏机复苏组和人工标准复苏组.比较两组优缺点和复苏成功率.结果: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应用于临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CPR, 心肺复苏机比人工徒手操作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容;梁碧琼;张四光;唐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我中心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确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GLU、HDL-C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给予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51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每天一次.治疗两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手术是食道癌治疗中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96例食道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希望由此可以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高他们的机体恢复速度,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脾梗死是由于脾脏组织的供血不通,导致了相应部位的脾脏坏死,因为动脉梗塞的部位和就诊时期的各自不相同,所以其超声表现就会有所不同.本文概述了脾梗死的超声造影表现和彩色多普勒现象,主要是想增加大家对脾梗死的了解.
作者:胡青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120指挥调度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文以营口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改造为例,结合日常实际工作介绍改造前后的工作效率对比和该系统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术尔泰预防急性穿孔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1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尔泰应用组120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55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阑尾切除腹膜缝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肠粘连再次发生率.结果 使用术尔泰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短,术后恢复快.一个月内出现肠粘连及术后未出现肠粘连率分别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尔泰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结论 术尔泰具有抗炎,预防和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丁明勇;熊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3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了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195例;没有得到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占总人数的15.2%,其中26例术后感染患者均在其中.结论:骨科手术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患者的骨科切口感染.
作者:邓秋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利福平注射液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我所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肺结核(初治)自费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治疗.对照组加用利福喷丁胶囊.实验组加用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老年初治)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
作者: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抗真菌药物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给予口服汤药、中药熏蒸、外敷患眼等方法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2眼,好转的有9眼,无效的有1眼,有效率达95%;对照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3眼,好转的有2眼,无效的有10眼,有效率达75.0%.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发展,预防形成严重后果和致盲,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汪文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可逆、长效的避孕措施,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节育方法,但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异位盆腔或腹腔致脏器损伤,给女性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本文对本站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吉妮柔适)异位致肠管损伤1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旨在总结经验、早诊断、及时处置.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儿科病房120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结果:儿科病房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太大;护理技术操作的高要求性;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欠缺;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应对各种考核;经常倒班;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时的书写工作太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太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 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 并从管理者角度给予儿科病房护士心理疏导,指导儿科病房护士渲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自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逐步代替半自动生化仪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检测方法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大的提高.但分析过程以外的影响因素常被医务者忽视,给结果带来误差.以下是引起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因素.
作者: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上行皮下注射经常会出现皮下出血致腹壁瘀点、淤斑甚至硬结等现象,引起患者的紧张和担忧.笔者在呼吸内科工作中观察发现其不良反应除血小板减少,轻微出血外,引起皮肤瘀斑为常见.长期注射,可使注射部位肚脐周围瘀斑连成一片,对患者及家属精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董巧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国内药害事件的发生几率正在不断增长,药品检验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看出,加强药品检验方面的应急管理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本文对药品检验相关系统中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加强药品检验方面的应急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对国内药品检验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谭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肺间质纤维化诊断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进而比较轴位HRCR和冠状位图像两种方法的优劣性.研究结果显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由于进展性的肺部间质性改变主要是垂直型的改变,相较于轴位HRCT重建,冠状位图像重建更容易进行区别;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平均数比较,轴位HRCT重建较冠状位图像多.因此本文得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重建在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一样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普外科100份患者病历,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创口愈合程度甲级95例,乙级5例.100例出院患者中,99例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占绝对比例;使用到的抗菌药物种类达10种,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结论通过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且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能够促进手术预防用药更加科学.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头痛时小儿神经专业门诊常见的主诉,病因众多.小儿复发性头痛在年长儿多见,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幼儿园因不会诉说,头痛发病率低,2岁以后增多,单6周岁以下儿童仅占发病总数的20%.
作者:刘彦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