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林元相;黄小芬;康德智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构成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负担,而溺水则是重要的意外伤害之一.在美国,0-5岁儿童主要死因为中毒和溺水,每年19000例死于公共场所的伤害中常见的死因就是溺水.在我国,0-14岁年龄段溺水死亡率高达14.90(女性)/10万-24.25(男性)/10万,是该年龄段的死亡首因.为减少溺水伤害带来的损失,现将青岛市黄岛区2010-2012年间发生的59例溺水病例进行描述性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120指挥调度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本文以营口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改造为例,结合日常实际工作介绍改造前后的工作效率对比和该系统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绪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佐以利湿法治疗40例,与西药消炎、止血治疗40例相对照,中药组平均止血天数为7.86天,西药组平均为10.127天.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情况,探讨蓝光辅助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1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蓝光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中患儿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蓝光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且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不同,原有水平越高则下降越大的幅度.结论 常规药物加蓝光治疗优于传统治疗法,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认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为有效的方式.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照自愿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螺内酯药物,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超声心动图(E峰、A峰、E/A比值)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使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后,E峰、A峰、E/A比值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本病.结果: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黄晓;高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本文主要针对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进行了论述.
作者:苏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针对基层实验室的特点,对期间检查的实施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简单方便地进行该项工作.
作者:徐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2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失血性休克发病率为0.14%.病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致产后出血.治疗采取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结论:及早止血,纠正休克,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率,避免产妇死亡.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复元活血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本文从新的临床指征、用法、疗效及现代物理研究等方面作了简述,并就相关症型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新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症状时采取中西药相结合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 选取80例脑血管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天麻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加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在为期7天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脑血管眩晕这一疾病上,采取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决绝患者眩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蒋崇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拟设计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的试纸.方法:Na2S2O4 ,分子量 174.11,在碱性条件下与百草枯中的有效成分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反应变蓝色.结论:适用于快速定性定量尿中或胃液中的的百草枯含量.
作者:耿英豪;王建树;王雪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及需求情况,指导健康教育.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520名健康体检者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人员相关知识了解、需求内容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体检者不了解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相关知识需求的前三位是高尿酸血症的诱发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阅读宣传资料.结论体检人群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相当欠缺,有待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
作者:纪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隐裂性牙髓炎根管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保护,随访24个月,经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56例患者61颗隐裂致牙髓炎中,有55颗成功,占90.2%,有6颗失败,占9.8%,其中1颗因没有及时进行全冠保护,而造成隐裂性折裂,3颗原有根分叉病变,范围增大,2颗发生根分叉病变.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保护,可有效减少牙折裂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1、了解缓解护士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不同年龄段的护士,进行压力缓解前后工作质量情况的对照法.结果:缓解压力后护士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原投诉率均下降,护士工作效率,病员满意度明现提高.结论:缓解心理压力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伟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全面贯彻落实,掌握哈市辖区内有毒有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作业工人不同程度的各种职业病危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为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性监护档案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度5~12月,哈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门诊对辖区内7区2县65家具有职业性危害企业8856名作业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本文笔者就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对体检结果显示的主要问题及职业病监护工作现状,并提出下步改进措施与建议.
作者:孙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RP及TC/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n=39)、不稳定性心绞痛(UAP)(n=33)及心肌梗死(AMI)(n=18),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1)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 CRP、TC/HDL-C水平也随之而升高,即AMI>UAP>SAP;(2)CRP单独检测、TC/HDL-C单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67%、63.33%,均显著小于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TC/HDL-C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谭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如微创手术、腔镜手术的大量开展,对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灭菌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希望能够得到即迅速又安全的灭菌供应.传统的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灭菌温度高对器械损伤大;环氧乙烷灭菌器存在着灭菌时间长而且灭菌器的排出物污染环境危害极大等弊病.这些弊病促使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张巧英;马丽俊;薛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我院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间所产生的16443张含有奥美拉唑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统计处方治疗疾病种类以及联合用药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奥美拉唑临床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其中治疗目的为缓解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症状以及减轻胃粘膜损害、促进胃粘膜糜烂愈合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3.79%、24.76%;16443张涉及奥美拉唑处方中,有7385张处方出现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药物联用率高达44.91%.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及抗菌药物联用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8.31%及20.74%.结论:临床医师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应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从而确定正确安全的联合用药处方,保障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桂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