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种主要手段,虽可见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极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现我院针对此现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有效透析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低血压的发生,从根本提高透析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多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上中医护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选取我国近三年的50例采用中医护理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患者的临床上选取比较人性化的中医护理,与另没有采取中医护理的50例组进行比较,通过数据分析与比较,总结中医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结果:50例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之后,其中有效50例,有明显护理效果的40例,无效10例,总的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结论:对于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足程度,还可以满足患者在被护理期间的身心需求,从而可以广泛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兰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等指标,分析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FT3(2.25±0.78)pmol/L,FT4(7.07±1.18) pmol/L,TSH(9.86±2.21)mU/L,治疗后FT3(5.27±1.18)pmol/L,FT4(15.16±1.26) pmol/L,TSH(3.31±1.03)uM/L.治疗前后比较,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TSH,提高FT3、FT4水平,是治疗亚临床甲减的良好选择.
作者:揭苏平;古观保;陈东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者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侧弯反射属于原始反射的范畴,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众多原始反射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作者:冯尚英;宋宿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 2005年5月至2013年 7月收治的9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伴发疾病、临床症状、出血诱因及胃镜检查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2例(占 33.0%)、胃癌16例(占16.3%)、出血糜烂性胃炎14例(占14.4%)、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3%)、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2%)、不明原因8例(占8.2%)、食管癌6例(占6.2%),复合性溃疡、壶腹部周围癌、吻合口癌各1例(分别占1.1%).40.2%患者有明显出血诱因.83.5%临床症状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29.9%患者病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仅38.1%患者出血前有明显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 ,伴随疾病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镜检查,特别是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剑;陈杰;李小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保证部队官兵在平日训练有充足的体力和战斗力,部队内炊事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注重部队内就餐饮食营养与卫生,通过不断加强厨师和食堂这两方面的建设,同时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提高官兵集体就餐饮食的营养与卫生.不仅能够提供官兵膳食,还能够有效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从而保障部队内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戈东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水平,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均为阳性,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法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低于ELISA法.ELISA法检测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IU/L时,仍可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在护理方面投诉的患者60例,并对其投诉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沟通障碍以及法律观念意识淡薄等.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其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尽职尽责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并且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能够大程度上减少医院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桂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休息,强心,利尿,限盐、卡托普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总有效率98.45%明显高于对照组78.35%,两组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婷;孙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 RA)是一种炎症性和免疫介导性疾病,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的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关节的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滑膜炎,随着病情进展可侵袭并损坏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其病理学特征为滑膜衬里层过度增生,衬里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微血管新生,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组织破坏.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4%~0.36%.RA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及精神刺激等均与RA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慧娟;李焱;杨敬敬;侯林;杨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壮骨化瘀法对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基于中医理论疗法在常见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和体会.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试验的60例患者(不设置脱落病例,其入选患者无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随机分组,进行观察,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壮骨化瘀汤和迪巧钙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迪巧钙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通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90%、、68.3%(Z=﹣2.623,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比较,两组分别是 88.9%、67.4 %(Z=﹣2.623,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改善方面更有优势.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补肾壮骨化瘀法的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体会,这就为今后中医理论疗法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并开阔了更好的前景.
作者:潘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实验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癫痫发作率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临床功效.
作者:王海霞;鞠振;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胃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42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给予中医辨证后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吗丁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后对症治疗后的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57.14 %(P<0.05).结论:中医辨证后对胃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治疗,治疗效果要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孙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于血液透析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长期的与血液以及接触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用品,使用的机器 ,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医护人员一定加以保护,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方法:在操作和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做好隔离和保护工作,定期消毒,定期体检,消除感染的隐患.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的采取和应用,有效的预防了各种感人的发生.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佐以利湿法治疗40例,与西药消炎、止血治疗40例相对照,中药组平均止血天数为7.86天,西药组平均为10.127天.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手段总联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的照顾经历,进步照顾程度.办法 9例兼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病人,没有同病况和医治阶段采取有对准于性的照顾措施,尤其是对准于高血糖采取无效的照顾措施.后果甲组1例术后外伤损坏、胆道大化脓出生,1例发作肺部沾染,无低血糖抽搐病例,7例外伤愈合优良,按期拆线.论断增强围手术期的视察和照顾,对于兼并糖尿病的慢性出血性胆管炎的医治起着主要作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碧兰麻在牙髓疾病的治疗效果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为我院接受牙髓摘除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的77例患者使用碧兰麻麻醉,对照组76例使用多卡因麻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应用于牙髓疾病的治疗,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束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服务内容的重点是: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精神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和保健等免费服务项目.作为新兴的健康卫生服务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有它的优势与问题并存,只有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使卫生服务行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把居民的健康管理这一富国利民的工作做好.
作者:周丽;张洁;江家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趋势.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01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多源于呼吸内科(31.84%)以及重症监护室(17.41%),且多分离自痰液(71.14%)以及咽拭子(14.43%),菌株对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氨曲南等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见于呼吸科,且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应加强临床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交叉感染以及细菌耐药.
作者: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