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娟
本文是一篇维修实例类的文章.从故障出现,根据故障现象分析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用替换法分别替换掉怀疑的部件.其中,怀疑到软件问题,先后采取现场重装软件和远程重装软件的方法,后将故障点压缩到机械臂,直至彻底排除故障.文章后对超声生物显微镜作了简单的介绍.
作者:向云;胡振辰;刘元喜;郭琦;范春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针对基层实验室的特点,对期间检查的实施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简单方便地进行该项工作.
作者:徐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抑制甲状腺异常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以2012年到我院进行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异常患者共145例,分为甲状腺亢进和减退两组,并对两组患者妊娠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甲亢组75人妊娠结局严重不良36例,早产21人,初生儿身体状况差21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267.28±287.34)g;甲减组70例中妊娠结局严重不良者22例,早产9例,初生儿身体状况差9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414.89±276.84)g.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都可能导致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和院方应予以重视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钟琼;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 100 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肠套叠患儿60 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21 例,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患儿10例,细菌感染性肠炎患儿2 例,肠息肉患儿5 例, 麦克尔憩室患儿1 例,肠重复畸形患儿 1 例,结论肠套叠过敏性结肠炎及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是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小儿经 B 超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过敏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超过细菌感染性肠炎,明确病因方可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宝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ndine,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5例123只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A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A治疗组加用CA,疗程42d.治疗后随访3~8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变化,并观察CA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常规治疗和CA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1%和95.16%,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涛;邝国平;武正清;谢丽莲;刘茹;彭婧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于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分为俩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对比起疗效,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如何.首先第一组有98例的患者,这些患者分为各个年龄段,他们症状都是下体会阴会有疼痛的感觉,小便困难,并且通过化验得知,这些患者的白细胞异常,培养出来的细菌也都是呈现阳性.这些症状都符合常规的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对这组的98例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中药药剂,同时西药药剂要配合进行治疗.第二组有80例患者,与第一组的患者症状相同,年龄段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治疗的方法只采用西药的药剂进行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对俩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的总效果的概率为61%,俩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结论:通过俩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显然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作者:王必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趋势.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201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多源于呼吸内科(31.84%)以及重症监护室(17.41%),且多分离自痰液(71.14%)以及咽拭子(14.43%),菌株对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等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氨曲南等敏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见于呼吸科,且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应加强临床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交叉感染以及细菌耐药.
作者: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症少见,较常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其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永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初几分钟,对其进行复苏处理的配合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术前做好复苏物品、药品及人员准备.结果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8提高了7%、4~7分降低了5%、≤3分降低了2%.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复苏成功与否,与物品的准备、正确的复苏技术、发生窒息的评估、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讨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常规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常规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4周未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以后,其神经功能缺损(NIHSS),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LI)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为(6.74±3.53)分,治疗后为(2.57±2.78)分;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前为(8.38±3.34)分,治疗后为(4.36±2.04)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小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 方法分析我院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并且对出现呕吐的原因做综合性研究. 结果新生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包括了颅内出血、便秘、肠道感染、胃食道反流以及咽下综合症等等.每一位出现呕吐的新生儿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之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呕吐情况在一个月之后全部消失. 结论新生儿呕吐的本质性因素是因为自身体质的发展不成熟以及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造成的,临床治疗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做紧密的观察治疗,使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治疗活动,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呕吐情况的出现.
作者:丁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29例.参考组给予规范化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等症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管再通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美国有42,470例胰腺癌新增患者,另有35,240例患者死于胰腺癌,病死率和发病率基本接近.从1920-1990的70年间,美国的胰腺癌标化病死率从2.9∕10万上升至10.3∕10万,约增加了2.5倍.目前胰腺癌列常见癌症死因的第四位,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在国内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与西方发达国家持平.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现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崔磊;靳大勇;楼文晖;党胜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别进行分析,能大大降低误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本组病种共有12个,分为四大类,内出血疾病患者为114例(49%),感染性疾病患者为85例(37%),肿瘤并发症患者为21例(9%),流产及误诊的患者有12例(5%).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由于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类别多样、发展快,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和诊断病情,同时选用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缪敏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查阅中医推拿文献中关于摩法的资料,参考摩法的研究发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操作体会,分析比较归纳摩法,从而加深对摩法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常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30例患者进行运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按法、揉法、摇法、捏法等手法和运动疗法施术于患者的肩部和上肢,以一指禅按揉患侧的肩井、曲池、合谷等穴,所有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前与后进行评定和对比,然后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使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收到良好效果有28例.结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功能恢复的更好.
作者:李保良;毛小强;商宏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代替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经鼻内窥镜行病侧钩突切除,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清理上颌窦内菌团等治疗69例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后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换药.结果:69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3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清理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鞠宏霜;马明忠;吴海英;伊纪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透针结合推拿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的具体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把56例脑卒中患者分组: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治疗组采用综合方案(透针疗法加推拿).随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针结合推拿疗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意义,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上肢痉挛程度.
作者:韩兴驹;张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传统混合痔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后疗效对比.结果: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术后肛门部疼痛,出血,再次复发例明显低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在治疗混合痔时运用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可显注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戴连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研究证明TIPE2与免疫动态平衡密切相关,并通过竞争抑制信号通路的传导,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TIPE2的研究有望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闻强;陈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