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问题有效应对——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探索

张宗琼

关键词: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问题, 措施, 水平
摘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医学检验的实践经验,笔者从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地分析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检验水平,为临床提供适用有效的科学依据,做好临床医学的辅助工作,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做贡献.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88名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研究组,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与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而且还能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隋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

    临床检验中有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由于血常规能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所以位居三大检验之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检验结果出现错误,将会导致很多疾病在初期不能被查明,甚至出现疾病的误诊,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对于提高检验质量来说势在必行.下文就血常规检验的意义、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降低影响因素的措施来加以说明,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使血常规检验获得稳定可靠的数据.

    作者:邸智勇;单桂荣;赵淑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目标管理模式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对ICU的新护士进行培训,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提高其专科工作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2013年进入ICU的32名护士,在进入ICU的前10周内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对其实施培训,培训结束后考评护士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病情观察与监护能力.结果:32名新进ICU护士的专科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好,能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护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对ICU新护士进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尽快使其综合素质提高,胜任ICU护理工作.

    作者:张淑琴;韩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将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下降,而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3.17、11.08、8.24,P均<0.05).所有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至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腹泻1例,无再次入院者.开腹组患者中则有切口感染1例,切口渗血2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经统计学分析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Κ2=4.01,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将其应用于老年患者更能凸显微创、安全、可靠、减少术后疼痛、促进康复的优越性.

    作者:刘卫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并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6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颈局封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人工破膜.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应用宫颈局封治疗宫颈水肿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翠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医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准,医院护理人员与预防医院感染关系为密切,护理工作更是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医院护理队伍的管理,也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于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长期患病精神病患者出院的注意事项

    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所以对于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就变得极为重要,以期达到使患者长期缓解,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回归社会的终目的.本文就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出院的注意事项做如下讨论.

    作者:郅雄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80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奥扎格雷钠探讨即兴脑梗塞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80例脑梗塞进行跟踪治疗,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钠进行双重治疗,而对照组则只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记录并且观察两个小组的神经功能NDS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52.5%与82.5%,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奥扎格雷钠组(P<0.05),并且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异常状况.结论:在脑梗塞中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帮助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拥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疗效.

    作者:宋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综述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膝骨骨性关节炎(OA)亦称膝关节增生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是本病直接的原因.软骨退变磨损、骨质硬化、囊变、骨赘形成,关节肥大变形,构成了骨关节炎的病理核心,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1].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减轻膝关节OA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同时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则成为护理的主要任务.本人2010年1月~12月对90例OA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红秋;杨敏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胸腹壁静脉留置针在头面颈四肢烧伤患儿的应用及体会

    头面颈、四肢烧伤后期治疗的患儿静脉穿刺较为困难.我科对63例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胸腹壁浅静脉输液,达到治疗的目的,避免了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留置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梅立春;侯芳;孟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总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小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68例,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0%,疗效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中医方法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以及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张显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管支架治疗颈段高位食道癌患者

    目的:食道支架对颈段高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仰卧于DSA造影机下,经口服非离子型造影剂,通过透视造影明确食道狭窄的长度及位置,使用超滑导丝通过口咽部探索穿越食管狭窄段,再引入单弯导管交换并置入超硬导丝.结果支架自行膨胀,术后食管通畅.结论食道支架植入术是提高食道癌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作者:顾玥莹;王忠;范丹丹;王利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推进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改善情况.结果:感染科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缺失率由改善前的97次/天,下降至改善后的15次/天;目标达标率13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感染科医护手卫生管理质量,提高护士管理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管理模式的改进和科室文化的形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郑书芬;黄莉敏;张娟;孙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院送检工勤人员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通过观察比较医院对送检工勤人员实行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成效,总结出对工勤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确保24小时为临床提供无缝隙服务,有利于科室规范化管理.成立医院临床服务科对临床的服务保障比分散管理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席艳梅;陈娟;李经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ACEI联合CCB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对其采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合CCB(钙拮抗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6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分为A1组与A2组.针对A1组老年患者要求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依那普利片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在降低患者血压的有效率以及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A1组患者与A2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别(P<0.05),A1组患者获得的疗效更为确切.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ACEI配合CCB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患者的效果表现良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较为便捷,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秀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其护理质量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48例住院患者的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患者对病情及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步消除焦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诊.结论 通过全面的护理,使患者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关丽宏;张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压及肾功能不同水平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血压及肾功能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较低)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水平较高)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降低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大.结论:肾功能不全、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徐星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