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权
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普外科100份患者病历,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创口愈合程度甲级95例,乙级5例.100例出院患者中,99例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占绝对比例;使用到的抗菌药物种类达10种,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结论通过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且将其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能够促进手术预防用药更加科学.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普通民众都知道,如今用于疾病诊断的方法不外乎抽血、化验和超声与拍X光片,其中影像学诊断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方法,但是它们提供的只是人体解剖学变化的信息,如果疾病在发生初期并没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化(如外伤或一些精神类疾病),而却只有功能和代谢变化时,这些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中并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在疾病治疗阶段也不能连续观察治疗效果.也许你会问,有没有什么影像检查能在疾病发展的初期就能发现病灶功能和代谢变化,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后疗效的早期观察?在治疗前后可以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各种治疗效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进行临床影像核医学的检查.
作者:朱玮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的功效与其炮制方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中药炮制是体现中医用药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疗效.中药炮制的依据,始终贯穿着中医临床与中药药性的两个方面,其治疗作用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能.要充分满足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根本的方法就是药物的配伍和合理炮制.研究炮制前后的药物成分的改变和药理作用的变化,让药物发挥临床佳的疗效.
作者:许峰;孟德新;袁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法.CESA综合了腰麻以及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点,诱导快,麻醉效果好,减少了镇痛、镇静药的应用,还具有术后镇痛的优点[1],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近年来运用CSEA和CEA在子宫切除术中,并对麻醉效果、毒副作用以及两者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全身治疗配合局部用药,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变部位抗生素的吸收,增强疗效[又可活血化瘀,散结消征.
作者:张凌燕;王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蓝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情况,探讨蓝光辅助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1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蓝光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蓝光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中患儿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蓝光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且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不同,原有水平越高则下降越大的幅度.结论 常规药物加蓝光治疗优于传统治疗法,可以更好地降低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认为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为有效的方式.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计算机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新兴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超声领域电子科技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飞速发展,使超声影像技术成为临床医疗诊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新型学科,尤其是妇产科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产前筛查、手术难度的评估等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妇产科盆腔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图像不易被辨别,这给超声医学影像教育提出了新任务.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传授超声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方法及诊治技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影像医学教学改革.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8例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 38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疗效.结论 经过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维持术后正确体位,及时全面评估病情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赵春华;段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痛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多有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外伤及腹外病变引起,需紧急作出准确的诊断与处理,如处理不及时,可能对小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小儿腹痛的诊断相对于成人较为复杂和困难,所以提高腹痛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尤为重要.
作者:王昆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后踝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8%,著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昭雄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管理措施,确保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得到合理应用.方法:规范抗菌药物采购管理措施,对药师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细致化处理和分析.结论:加强药剂科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药学临床实践质量,促进抗菌药物得到合理化使用.
作者:费国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肺间质纤维化诊断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进而比较轴位HRCR和冠状位图像两种方法的优劣性.研究结果显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由于进展性的肺部间质性改变主要是垂直型的改变,相较于轴位HRCT重建,冠状位图像重建更容易进行区别;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平均数比较,轴位HRCT重建较冠状位图像多.因此本文得出,轴位HRCT重建和冠状位重建在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断上具有一样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择我院阑尾炎患者100例,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阑尾炎诊断率,阑尾炎经手术后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率,比较两者关系.结果 经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阑尾炎89例(89%),漏诊11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耿小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4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其余2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麻醉管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田彩;朱新娜;刘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脑梗死患者在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3例脑梗死患者用西医常规治疗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蕾;孙连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政府加大对民营医院关注,给予政策上支持,但民营医院的发展未达到政府预期期望结果.本文对新疆哈密地区民营医院卫生市场研究,对该地区民营医院生存空间与发展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对其战略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作者:张南;姜小明;姚华;唐月红;杨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颌面三维测量能客观的对面部形态进行详尽的测量,对面部形态的研究、面部整形及颌面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的设计及预后评估等起到重要作用[1-3],建立唇裂病案数据库可为相关基础性研究及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提供全面的病例分析及数据支持[1-2],本文就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唇裂数据库建立近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马沙沙;宋庆高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基础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总结管理方法,观察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到9月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患者医院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改观,2013年身体健康状况比2012年提升.治疗组治疗状况比对照组状况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治疗,符合社区高血压治疗,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王惠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就是临床医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医学卫生质量和疗效的方式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倡导运用循证医学的方式和思维,全面开展皮肤科临床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方式和在医学中的重要性等,研究分析皮肤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检血清甲胎蛋白(AFP)、a-L一岩藻糖昔酶(AFU)、糖类抗原(CA 1 9-9) 和细胞角质蛋白赁l 9片段(CYFRA21-1)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PHC和37例其它肿瘤患者,以及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FP、AFU、CA19-9和CYFRA21-1四指标联合检测,用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对PHC诊断价值.结果:PHC组血清AFP、AFU、CA19-9和CYFRA21-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肿瘤组(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检阳性率为94.9%,较单项检测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AFP、A FU、CA19-9和CYFRA21-1联合检测明显提高PHC 的诊断敏感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枝;勾宗蓉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