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应用效果

张春晖

关键词:冰冻血小板, 临床应用, 效果研究
摘要: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肠梗阻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结了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患儿的准备、器械及设备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安置体位、病情观察和预防低体温,器械护士配合做好物品清点和传递器械、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中感染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与麻醉科、儿外科的密切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永红;陈林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能配合随访,接受跟踪调查.在我站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置入LNG-IUC,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结果:与LNG-IUC放置前月经量比较,放置后均有改善(P<0.05).放置后12个月与9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月经规律.子宫内膜厚度在LNG-IUC置入后3个月,明显薄于治疗前(P<0.05),内膜在3个月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以乳房胀痛、白带异常、轻微腹部胀痛等为主,随LNG-IUC置入时间的延长,而渐消失或减轻.结论: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可减少孕激素口服引发的不良反应,避免子宫切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

    作者:孟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其护理质量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48例住院患者的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患者对病情及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步消除焦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诊.结论 通过全面的护理,使患者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关丽宏;张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北镇市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北镇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北镇市2008-2012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制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8-2012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人85例,年均发病率为3.2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春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那女比例为2.7:1.多见于青壮年,占68.23%,农民多见,占81.18%.结论 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防控策略.

    作者:汤军;陈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 100 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肠套叠患儿60 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21 例,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患儿10例,细菌感染性肠炎患儿2 例,肠息肉患儿5 例, 麦克尔憩室患儿1 例,肠重复畸形患儿 1 例,结论肠套叠过敏性结肠炎及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是1岁以内婴幼儿便血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小儿经 B 超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过敏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超过细菌感染性肠炎,明确病因方可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宝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环节.方法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消除或减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结论通过有效的监督、监测和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贺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秋季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炎琥宁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思密达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可有效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麻醉处理措施的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对其临床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出现死亡4例,病死率为13.3%,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其余2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麻醉管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田彩;朱新娜;刘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谈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属于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应在省级卫生部门以及政府领导等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全科医师为主,科学的使用社区的资源以及技术,为社区居民解决卫生问题,融合了健康教育、医疗以及保健等功能为一体.文章主要针对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0例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囊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诊治20例胆囊穿孔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20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胆囊穿孔19例,正确诊断率为95.0%,超声表现,胆囊壁呈不均匀性增厚,胆囊结石,胆囊体积为(4.6~9.2)cm×(2.5~4.5)cm×(0.4~0.8)cm,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缺损大小0.6~1.0cm,超声可见14例穿孔部位位于胆囊底部,5例位于胆囊颈部,1例误诊为肝脓肿.结论:超声检查胆囊穿孔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可操作性强,正确诊断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邢美玲;徐俊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将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制定为调查表格,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般性描述分析,另一方面是对部分调查指标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后统一整理所有的调查表格,并采用logestic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多因素评判.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处方中大约有百分之七的处方存在不合理,一些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结论:临床处方和使用药物存在着一些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加强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管理和提高相关人员对药物的认识,同时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从而降低这些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作者:谢成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在提高血标本检测正确率的应用

    目的:提升血标本采集准确率. 方法将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制定规范血标本采集方法,对实施前后的标本正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不合格血标本显著减少,提高临床诊断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

    作者:魏文庭;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药品检验标准的应用

    药品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而药品检验同样是关系国家大计和人民幸福.虽然建国以后,历经多年的发展与修订,我国药品检验标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在分析了我国药品检验标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作者:安香兰;文英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及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邵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38例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患者38例进行分析其感染产生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处理. 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28例炎症得到控制;10例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手术治疗.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发生率非常高,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查清感染产生的因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和预防措施,力保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麦合甫再木·阿布都卡得;王淑英;陈龙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8例头孢噻肟短疗程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短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共58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各有患者29例,2组均接受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剂量有所分别,另选本院2009年收治的细菌性腹膜炎患者29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头孢噻肟药物剂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应用头孢噻肟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宇;石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2年12月52例原发性痛经病例资料,选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2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6例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临床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4.62%,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漫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04例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联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对104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中西药治疗54例,同时对另外5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是一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古国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痔两种术式治疗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传统混合痔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后疗效对比.结果: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的术后肛门部疼痛,出血,再次复发例明显低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在治疗混合痔时运用联合术式治疗混合痔,可显注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戴连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院送检工勤人员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通过观察比较医院对送检工勤人员实行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成效,总结出对工勤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确保24小时为临床提供无缝隙服务,有利于科室规范化管理.成立医院临床服务科对临床的服务保障比分散管理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席艳梅;陈娟;李经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