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州;顾勇伟;陈晓燕;高臻
全肺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技术之一,但是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对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十分的必要,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期痊愈的重要保证.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总结日常的护理经验以及不断地改进护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对全肺切除术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尽快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在流行性腮腺炎性脑炎、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消肿型胰腺炎及肺性脑病等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并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应用安全方便,临床效果确切,但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危害患者健康.
作者:王涛;朱大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入等量LPS液,5分钟后干预组再经尾静脉注入抗骨桥蛋白抗体,而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 后比较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肺损伤评分,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数(PMN),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B(NF-?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肺损伤显著减轻,BALF中PMN、血清中TNF-α及肺组织NF-?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PN可促进ALI大鼠PMN在肺内聚集及TNF-α的表达,加重LPS所致的ALI,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F-?B活化有关.
作者:王文军;张莉;代丽;罗志建;范贤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实验室检验质量.
作者:马瑞瑞;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食品中的寄生虫卵一般是指来自人和畜禽肠道的各种寄生虫所产生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其种类繁多,所以一般统称为粪源性寄生虫卵,这类粪源性寄生虫卵若残存于食品中,说明该食品直接或间接地被人畜粪便所污染.来自于人畜粪便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寄生虫卵分为感染性虫卵和非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可引起食用者的寄生虫感染而引发寄生虫病,非感染性虫卵主要是未受精卵、未发育成熟卵或死亡的虫卵,一般不会给食用者造成健康安全危害.2005年10月以前,世界各国在食品卫生与石一样作为食品的异物对待.根据寄生虫卵的生物病原学特性,应该把食品中的寄生虫卵作为一个单独的卫生学指标.这一指标主要针对生食类食品,如中式泡菜、韩式泡菜、凉拌菜、其他酱腌菜以及供生食的瓜果蔬菜等.
作者:于文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腹部超声是目前检测疾病常用的方法.本文阐述了超声的原理,介绍了几种超声技术及其应用,并对一些超声显像实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步笑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保障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办法.结果 精神病人的安全得到了保证.结论 加强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段春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2013年9月,某校高三(7)班出现结核病暴发.疾控机构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和寻找传染源,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本文结合这起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分析学生肺结核病疫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
作者:李振雄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碧兰麻在牙髓疾病的治疗效果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为我院接受牙髓摘除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的77例患者使用碧兰麻麻醉,对照组76例使用多卡因麻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应用于牙髓疾病的治疗,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郑束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下的医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信息化管理辅助之下进行考核系统构建与落实一年后的效果数据,了解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绩效考核一年之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内部测试和患者好评外部测试都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障考核的准确度,实际效果显著,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向孟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搜集2010年2-4月到就诊的54例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人,分别在利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进行手术诱导,等到患者的意识消失以后再给予琥珀胆碱.一会之后再分别给各组患者2mg/Kg的丙泊酚、1mg/Kg的艾司洛尔以及1ug/Kg的瑞芬太尼.40秒后就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步骤.医务人员要及时.准确记录下患者进行诱导前、插管前及插管后一段时间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结果:将三组患者的进行各项步骤时的状况相比较,发现诱导前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插管后在一定时间内其收缩压和心率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P<0.05).另外,丙泊酚组和艾司洛尔组的患者在插管后的收缩压较大(P<0.05).丙泊酚组插管后的心率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的患者,要想有效地减小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就要在插管前40秒给予2mg/Kg的丙泊酚及1mg/Kg的艾司洛尔.
作者:陶加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治疗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从鼻胃管护理、鼻饲方法及时间方面,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吞咽困难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部感染、便秘、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给予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脑梗塞并球麻痹患者,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临床用药原则,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分类及诊断标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通过分析,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结论: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并分析其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患者入院时的MMSE评分均高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斑块性质越不稳定、神经功能越差,表现为MMSE评分越低,CSS评分、NIHSS评分越高.
作者:胡曙光;额尔敦朝鲁;周铁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32例成人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骨折端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胫骨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近远端皮下骨膜外剥离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术后X片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每月随访X片示骨痂生长满意、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良好,至今未出现过骨不连及钢板螺钉断裂情况.但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裂开局部皮肤坏死,经清创取出钢板,减张缝合,更换为外固定支架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降低感染发生率,直视下复位简单可靠,大限度的对骨膜进行保护,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林涛;陈伟;熊智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30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患者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均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分别为13例施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经过为期5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死亡13例,死亡率达到了43.3%.结论:掌握适合的手术时机,择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培标;余婕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100%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73.33%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文韬;张珑珑;吕言;贾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一定要杜绝,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不熟悉法规,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护理记录的缺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予以加强,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风险高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必经之路,是抢救病人的第一线.随着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但社会的发展让公众对医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关注医疗技术安全的同时,也关注护士的素质.急危重患者护理责任大,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如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作者:曹秀秀;王静玉;赵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