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证七法治疗胃痛用药观察

杨文义

关键词:胃痛, 中医药疗法, 名师经验, 曹艳萍
摘要:胃痛是脾胃病中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云南省中医院脾胃科应用中医理论诊治该病,积多年临床经验,颇有收效,已列为该科治疗优势病种之一.有幸在该科跟师进修半年,随师临证,目睹诊治该病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的关键,随证加减的灵活,疗效的显著,无不彰显中医药诊治该病的优势.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

    分析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减少学生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我地区小学生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期间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未出现行为问题儿童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学生均使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分析两组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中,母亲学历、经济收入、家庭类型、家庭环境变迁与无行为问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需要全社会均重视对和谐家庭环境的构建.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肠道传染病的控制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得病几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传染病仍然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着困扰,其中,肠道传染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一般主要发生在夏季,并且其症状表现为方方面面,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就肠道传染病的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修国静;李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RP及TC/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RP及TC/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n=39)、不稳定性心绞痛(UAP)(n=33)及心肌梗死(AMI)(n=18),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1)SAP组、UAP组与AMI组CRP、TC/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 CRP、TC/HDL-C水平也随之而升高,即AMI>UAP>SAP;(2)CRP单独检测、TC/HDL-C单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6.67%、63.33%,均显著小于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及TC/HDL-C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率.

    作者:谭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异丙醇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几种醇类化合物的佳分离条件.方法: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醇类化合物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在0.5-2000,0.5-2000,9.0-1440,and 0.4-5000g/ml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介于0.9999和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到5.0%之间.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异戊醇的测定 .

    作者:柴凌云;陈晓蓓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视妇女生育期保健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谈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属于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应在省级卫生部门以及政府领导等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以及全科医师为主,科学的使用社区的资源以及技术,为社区居民解决卫生问题,融合了健康教育、医疗以及保健等功能为一体.文章主要针对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与培养体会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培养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ICU病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慎独修养培养前后一年ICU病房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慎独修养培养实施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慎独修养培养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进行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培训可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的谨慎感和责任感,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及提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医院内进行推广.

    作者:张利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摩法教学探讨

    查阅中医推拿文献中关于摩法的资料,参考摩法的研究发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操作体会,分析比较归纳摩法,从而加深对摩法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常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交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交接的成效.方法 将257例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交接,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应用于术前交接,分析术前交接存在中的问题及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如制定术前友情提示卡、术前交接流程图、术前交接核查表等,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术前交接手术延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观察组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患者术前交接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手术交接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作者:胡婵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83.3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及再复发情况.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建彬;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乳腺增生症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林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临床运用温胆汤异病同治的体会

    温胆汤早期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所撰的<集验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组成.<备急千金要方>也曾记载温胆汤,系引用<集验方>.南宋陈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载有温胆汤,该方生姜剂量减少,加用茯苓、大枣.<集验方>的温胆汤药性偏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偏于清痰热,今人临床多喜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

    作者:黄城琳;张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T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约170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8.6%,为各类疾病的死因之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激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演变等表现.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挽救频死心肌,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儿童病毒性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肌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等配合低频脉冲电(肌兴奋)、经络导平理疗7-10天与常规输液治疗的比较.结果 穴位注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且常规输液组效差的经穴位注射后痊愈.结论 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理疗治疗儿童病毒性肌炎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楚永清;王国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照自愿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螺内酯药物,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超声心动图(E峰、A峰、E/A比值)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使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后,E峰、A峰、E/A比值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螺内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舒张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的研究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同期的40名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作为研究对象,丢这些患者的病历情况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运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对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患者与脑梗塞组患者的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和指向记忆,记录和统计测试的分值以及记忆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和脑梗塞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记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新进展

    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种疾病灾难却越来越多,危害让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类在心肺脑方面的疾病较多,所以人们对其治疗技术比较关注.本文针对此问题,浅要分析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其新进展.

    作者:曹洪艳;乔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3例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2年4月,胆脂瘤型中耳炎儿童患者53例(81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病年龄低,侵蚀性强,易破坏砧骨长脚和镫骨的结构,造成骨管缺损,终面神经麻痹.早期不易诊断,出现疑似病症时行CT检查诊断率高.治疗以显微镜下开放式乳突根治和完壁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临床应用多、效果好,术后听力提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熟练掌握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疾病特点,发现疑似病例及早诊断治疗,对提高患儿听力有很大帮助.

    作者:郑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水平,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均为阳性,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法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低于ELISA法.ELISA法检测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IU/L时,仍可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