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丽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强烈,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和研究心理健康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维护措施,对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8位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23)与对照组(25),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周观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宫颈癌与其致病因子----乳头状瘤病毒即HPV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提前防止宫颈癌的发生,通过观察妇科临床病例很有必要.首先了解有关病例的基本资料,然后通过研究采集的样本加以分析,介绍如何运用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得到结论.
作者:刘志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诊科是医院中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风险高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必经之路,是抢救病人的第一线.随着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但社会的发展让公众对医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关注医疗技术安全的同时,也关注护士的素质.急危重患者护理责任大,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如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作者:曹秀秀;王静玉;赵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手术处理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76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普外科疾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10.8d,住院期间切口感染2例,切口积液裂开4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多种试剂在同一质控图内描点的方法,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方法:测定系列质控物得到不同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其他试剂换算为选定试剂所测的S/CO值,在同一质控图中描点.结果:不同试剂可以建立对同一浓度质控物的换算关系,更易于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记录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使用品质好的质控物和检测试剂,可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
作者:张宏宾;周品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硝普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基础治疗相同(抗炎、吸氧、解痉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扩血管药物:硝普钠.分别观察两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住院天数的不同.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住院天数上有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尹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原因方法 2007年-2009年间在本单位眼科门诊初诊并治疗的168例246眼年龄3-12岁儿童,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确诊后,戴镜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年后视力变化性况.结果 :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原因与治疗开始年龄、治疗持续时间、弱视类型、程度和院内院外治疗方法、患儿的依从性等密切相关.结论 :做好弱视治疗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早期治疗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正确掌握弱视治疗训练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弱视治疗效果.
作者:陈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d);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红霉素15~30 mg/(kg?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扎依达·吐尔逊;扎依达·吾甫尔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与丽珠维三联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20mg奥美拉唑,每日1次,普萘洛尔每次10-30mg,每日3次,丽珠维三联每日2次,每次2粒.对照组30例只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4周.结果:治疗组的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6%,对照组则为40%和86.6%,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 结论:普萘洛尔可使门静脉压力降低,丽珠维三联可有效对抗内毒素血症,以此两种药物作为佐药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愈合作用.
作者:杨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及心壁内膜.有时动脉内膜也可发生感染,导致动脉内膜炎.
作者:崔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在职护士职业状态的调查,了解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在职护士各10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我院护士在紧张、焦虑和压抑、睡眠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结合当前基层医院形式和我院情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医学背景和医学模式转变、护理职业影响以及护士个人因素.结果:通过对护士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对策后,护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了放松方法,能适时调整好心态,积极工作,为我院护理队伍的稳定和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我中心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确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GLU、HDL-C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就成人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与普通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所收治的200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这些患者所采用的内固定种类分为三组,即普通髓内钉组(60例)、加压钢板组(60例)、交锁髓内钉组(80例).结果:普通髓内钉组结过治疗之后,差5例,良19例,优36例,优良率为91.67%;加压钢板组差13例,良19例,优28例,优良率为78.33%;交锁髓内钉组差6例,良23例,优51例,优良率为92.50%,三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较为适宜,这是由于普通梅花髓内针内固定的优点较多.
作者:魏建壮;马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实验室检验质量.
作者:马瑞瑞;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超声影像.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2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情况、彩色超声影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包括9例慢性血栓的机化、10例亚急性的血栓以及33例的急性血栓.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血栓的机化具有更强的回声,亦可以看见形成侧支的循环;而亚急性的血栓具有稍强的回声;另外的急性血栓中呈现低回声或者均匀的无回声.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彩色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中该疾病的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胡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为心肺复苏机复苏组和人工标准复苏组.比较两组优缺点和复苏成功率.结果: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应用于临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CPR, 心肺复苏机比人工徒手操作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中容;梁碧琼;张四光;唐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