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李博慧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195例肛周脓肿经行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中195例中50例切开挂线,145例切开全部治愈,跟踪随访几年无一例后遗肛瘘及并发症.结论 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能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疗程、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魏连刚;王斌;冯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理性看待药源性疾病,充分了解药物性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重要前提,而能否做到用药合理,现已成为医疗单位衡量医疗水平,吸引患者就诊,提高自己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耐药菌的产生.随着更多的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生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耐甲氧西林、所有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葡萄球菌.它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该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多发于免疫缺陷患者、老弱患者及手术、烧伤的患者、极易导致感染暴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因此引起了医药界的极大关注,本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趋势和治疗措施的有关文献整理如下:
作者:杨灿宇;孟凡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超重和肥胖指人体脂肪过量积累,可损害健康.笔者认为: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外在原因包括:1、外出聚餐的机会增多;2 、相对静止的活动偏多;3、体能训练未达到规定的标准;4 、飞行工作范围局限.飞行人员体重超重和肥胖健康管理对策包括:1、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2、因人而异合理制定食谱;3、保证有效的体能锻炼;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惠荣;王开辉;陈喜林;孙李永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通过对AMI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4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男65例,女39例,年龄32~76岁,平均61.3岁,发于前壁者41例,下壁者36例,广泛前壁者12例,高侧壁者5例.
作者:田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以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和原料N-(三苯基甲基)-四氮唑反应得到丁酸甲酯,再经过水解反应与三苯基保护制成缬沙坦,所得总收率为52%.这种制作工艺的优势有收率高、路线短而且成本低,在工业化生产中比较适用.
作者:杨和军;陶俊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胃溃疡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0例胃溃疡患者,其中80例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120例增加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标记为治疗组,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治愈82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治愈和好转患者随访1年,对照组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2%,治疗组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6%,对照组的复发率远远高于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而言,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胃溃疡效果好,降低了复发率,在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医学方面也不断取得进步,高科技类产品更新换代时间、速度更是不断缩短、加快,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保障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效的减少了疾病带给人们的疼痛和困扰.本文以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超声骨刀为例,简要介绍医学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带给人们的巨大惊喜,并着重介绍在口腔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问题.
作者:韩振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52例晚期乳腺癌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0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观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吉西他滨组出现Ⅲ、Ⅳ级静脉炎发生率较长春瑞滨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治愈率较高,毒副反应较轻,提升了安全性,易于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峰;胡二斌;李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名肝硬化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 pugk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SH, FT3,血清水平.结果:C组患者血清FT3, FT4表达水平低于A级组,TSH表达水平三组间无差异.结论:TSH, FT3, FT4表达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赵军;贾正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不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研究心肌酶谱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 检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依据肌酸磷酸激酶(CK)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CK值小于400U/L,另一组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统计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值小于400U/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的程度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李长喻;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患者38例进行分析其感染产生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处理. 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28例炎症得到控制;10例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手术治疗.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感染发生率非常高,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查清感染产生的因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和预防措施,力保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麦合甫再木·阿布都卡得;王淑英;陈龙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本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同时患儿的血清铁、钙、锂、钛、钴、镍等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维生素A也低于正常水平 .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感冒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抗感染治疗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有效控制精神病区肺结核病传播和蔓延提供数据.方法 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PPD检查,PPD强阳性人员进行胸部X线摄片.结果 经检查发现陈旧性肺结核14例,确诊新发活动性肺结核2例,排除肺结核792例.结论 经本此研究发现,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患病率为2.48‰.关注住院精神病人肺结核患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筛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媛媛;高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儿童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与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我院发生的25例过敏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25例病例为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25例患儿中治愈24例,转外院1例(后经随访治愈出院),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金保红;陈惠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并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它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临床多年实践,和翻阅有关资料.准确应用本方辩证论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若辩证不准,误用此方,轻则延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以认真辩证.
作者: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一定要杜绝,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不熟悉法规,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护理记录的缺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予以加强,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T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约170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8.6%,为各类疾病的死因之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激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演变等表现.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挽救频死心肌,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及诱因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近年外科及中医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此次收集的病例均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绝对卧平板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给予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20%甘露醇静滴,减轻炎性刺激和神经根水肿,通过这些综合治疗,腰腿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达到加强腰背肌力量和稳定脊柱的目的 ,同时防止神经根粘连.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 53例中优43例,良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8.6%.结论 有些病例可以通过分析病因及诱因,采用保守治疗可以达到腰椎间盘突出治愈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应用非手术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爱玲;宋丽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解热镇痛抗炎药大部分为非处方药,其药效较为温和,药效对症治疗效果较好,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过这也引起了大量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存在.因此本文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安全用药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物作用机理,之后详细分析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全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注意事项.
作者:杨云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