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平
目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对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8例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经对患者6-12月的随访后身体基本恢复为21例,中度残疾患者为2例,重度残疾患者为3例,植物人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前、中、后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
作者:原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下地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不良症状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
作者:贾长林;余超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阴道B超与腹部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就诊的早期超声诊断孕妇200例,对患者进行早期B超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对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经腹部B超诊断确诊率仅为60.0%,阴道B超其诊断效果明显好于经腹部B超诊断效果(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B超早期诊断确诊率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安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 n=50)、延迟复苏组(DFR,n=40)和假烫组(SG, n=10),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和72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有少量Bcl-2表达,试验组于伤后6h Bcl-2表达高,且延迟复苏组高于即时复苏组(P<0.05),12h表达明显下降,24h下降至低;肝细胞凋亡率情况为:实验组伤后6h开始出现肝细胞凋亡,12~24h细胞凋亡率高(P<0.05 ).结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导致的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有关,缺氧促进肝细胞凋亡,Bcl-2可能参与了肝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长海;刘毅;张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电视胸腔镜技术具有内腔镜技术更好的效果,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与微创手术.研究电视胸腔镜在手术中的应用对微创手术的发展具有总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电视胸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的得出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的结论,为电视胸腔镜在相关手术中的推广做借鉴.
作者:张振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手末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分析该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对比观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一组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的治疗方式,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为参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而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的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观察组9.5%,参照组22.7%.从其整体效果来看,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末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值得推广,其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吴凤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3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田会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均进行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其中酮体采用了亚硝基铁氰化钠法,β-羟丁酸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β-羟丁酸试剂进行测定.比较其两种测定方法的阳性率.结果: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β-羟丁酸检测的结果为242μmol/L-2902μmol/L.β-羟丁酸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36例,阴性的患者有4例,血酮体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29例,阴性的患者有11例.β-羟丁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血酮体测定的阳性率.β-羟丁酸检测更为有效.结论: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复元活血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本文从新的临床指征、用法、疗效及现代物理研究等方面作了简述,并就相关症型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新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在流行性腮腺炎性脑炎、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消肿型胰腺炎及肺性脑病等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并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应用安全方便,临床效果确切,但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危害患者健康.
作者:王涛;朱大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二氧化锆是一种很优秀的生物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优于各种牙科合金,包括金合金,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牙齿颜色的自然感觉和不明显的牙冠边缘也是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优点之一.[1]因此,近些年来氧化锆全瓷冠桥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我科近几年也在临床上将氧化锆全瓷冠桥应用于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义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外耳和中耳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外、中耳疾患、同源神经分布的邻近器官疾患和神经本身疾患,均可引起耳痛.由于疾病原因、病期、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耳痛的性质、发作情况和程度也有不同,如表现有胀痛、跳痛、灼痛、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和刀割样痛等,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本文探讨原发性耳痛、神经性耳痛及耳痛的鉴别诊断.
作者:蔡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血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GA/T105-1995要求建立乙醇顶空气相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血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 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不同方法对全血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血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谢加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核磁有强大的磁场和要求准备严格,因此在进入核磁室内需做一些准备.在检查前,应做好核对制度.包括年龄、体重以及是否做过大型手术,体内有无金属钢板、螺钉、心脏起搏器,有无术后金属夹等.如遇体内有金属物品的病人应询问病人的病史及体内物品是什么材质.如钛合金和可吸收材质,是可以做的,如不是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做该检查的危害性.(有可能造成螺钉,钢板松动,金属导弹效应,生物效应,和产热灼伤组织.)如遇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
作者:魏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对高血压这一病症的处理特点,了解血压控制状况,旨在优化透析操作,提高透析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名,这些患者都采取透析方式治疗.在半年后观察患者高血压病情状况,分析对比差异的影响性因素.结果 研究发现这些高血压患者在舒张压、血白蛋白、收缩压、透前肌酐、降压药剂量、磷以及患者体重增长率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降压药物的使用、透析方案的制定等,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护理,以正确处理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优化医患关系.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医中药对于妇科带下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于脾虚引起的带下症患者,使用完带汤加减以达到强脾顺气、祛湿的功效;对于肾阳虚患者,使用内补丸加减以固涩止带;对于湿热型患者,使用止带方加减以达到清热利湿、杀虫解毒的功效.三种治疗方法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25例脾虚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均有所改善,12例患者完全治愈;18例肾虚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症情况均有所改善,9例患者痊愈;17例湿热患者经治疗,症状减轻,均有改善迹象,8例患者痊愈.结论 使用辩证治疗的中医中药能够使有效率高达100%,并且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优,在关于妇科带下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诗霞;刘佳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观察.方法:2012年8月~2013年7月选取我院72例心血管内科疾病病人,通过对72例病人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后观察,疗效非常显著.结果:治疗两周后,36例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较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文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接果 2009年-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蔡文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 pertension,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不到5%.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