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波
目的:探究提高基层医院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详细分析基层医院生化检验人员素质、仪器与实试剂、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不同检验阶段可能对终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的因素,对每一个环节开展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生化检验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生化检验质量,确保基层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加强基层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依据.
作者:陈前章;代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6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48例和介入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加介入治疗)202例.平均随访(3.95±1.24)年,观察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再次靶血管介入)的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靶血管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药物治疗组(53.5%∶33.7%、15.8%∶9.2%、31.7%∶11.8%,P 值分别为0.000、0.015及0.000).Ke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2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王宝元;任长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用药,利尿药,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mg溶于5%G.S500ml持续点滴.观察其左心衰竭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冯占武;梁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血液性传播疾病及性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迅速增多, 妇产科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增加,及时发现和正确分析、面对这些危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和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已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妇产科工作25年,从事妇产科管理工作10年,总结了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降低及避免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所以对于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做好出院准备就变得极为重要,以期达到使患者长期缓解,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顺利回归社会的终目的.本文就长期患病的精神病患者出院的注意事项做如下讨论.
作者:郅雄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在护理方面投诉的患者60例,并对其投诉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沟通障碍以及法律观念意识淡薄等.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其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尽职尽责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并且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能够大程度上减少医院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桂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定期预防输液与脑梗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患者均应用相同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出院后每年定期进行2次输液,10天/次,对照组不给予输液,经2年随访,分析两组患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21.1%低于对照组24.4%,但两组患者脑梗塞复发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定期预防输液无法避免脑梗塞复发,临床中为降低脑梗塞复发而进行定期预防输液并无较高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收集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共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为一周期,贝伐珠单抗5mg/kg静滴,d1;雷替曲塞2mg/m2静滴15min,d2;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1h,d2;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减少、伤口愈合、蛋白尿等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在化疗后出现直肠出血(隐血试验阳性),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预防和减轻了雷替曲塞和贝伐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级及二级以上治疗中能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和控制肿瘤进展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金娜;杜丽英;杨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应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患者均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其中37例同时服用比索洛尔(归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疗效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7.14 % [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9%(36/37),对照组为80%(28/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可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稳定症状,安全可靠.
作者:艾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锁定型钢板手术进行固定,一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髋螺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剖锁定型钢板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快,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而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虽然手术效果较差,但操作较为简单,适用于治疗病情较轻的骨折.
作者:高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为寻找佳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儿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对照组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等吸入治疗(常规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其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等指标均由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患儿FEV1(L)、PEF等指标治疗前没有差异性,患儿治疗后,两组患儿指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改善效果更好FEV1(87.2±10.5VS70.1±8.2).结论: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患儿用药后副作用较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以四肢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也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多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为主,早期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肌肉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多的疾病.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37例,对照组30例单用FolFox4方案化疗,药物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四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CR7例,PR 19例,有效(cR+PR)26例,总有效率70.3%.对照组CR 2例,PR 1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43.3%.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纳差、口腔黏膜炎、粒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炎、发热及疼痛、腹泻,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白细胞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o.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AGc 具有提高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确定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对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急性广泛的心肌梗死可能是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病因,常可通过病史及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来确定.在无胸痛的病人,肺水肿可以是严重冠心病的首要表现,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对通过病史、体检及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超声心动图可评价有无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肥厚,局限性三壁运动异常,室间隔穿孔,急性瓣膜反流或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然而,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不能除外新近心肌缺血作为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通过对AMI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4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男65例,女39例,年龄32~76岁,平均61.3岁,发于前壁者41例,下壁者36例,广泛前壁者12例,高侧壁者5例.
作者:田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门诊输液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加强护理管理及穿刺技术培训,严格查对制度,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护患沟通技巧及健康宣教.结果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表扬信明显增加.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护理差错,得到患者的肯定,避免了护患纠纷.
作者:崔颖;崔爱民;段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討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 .方法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螺旋CT对于诊断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对这些患者全部进行X线平片扫描与螺旋CT扫描,X线平片扫描化为对照组,螺旋CT扫描的结果化为实验组.结果:经过这些扫描资料分析,有40例患者为腑挫裂伤,30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6例患者为颅脑内血肿,4例患者为颅骨骨折,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而X线平片扫描的误诊漏诊15例,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脑外伤,能够更形象、更准确的观测出患者的脑外伤情形,这将为脑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非常重要价值的参考依据,因此,螺旋CT对于诊断脑外伤是一个首选的探测技术.
作者:常成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全部资料,探讨其诊治方法. 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零死亡,全组均顺利出院,出院后20例获得随访,随访3月到36个月,随访率为87.0%,手术后有10例出现复发转移,主要为肝脏及腹腔复发转移,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1.6个月),其中6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肝脏病灶得到控制,5例行再次手术,术后均给予格列卫治疗,未见复发及转移. 结论:胃肠间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胃镜、CT、消化道造影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正兴;桑安;胡成用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