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

杨洁

关键词: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和脊髓的CT检查方法及表现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相互重叠,传统X线检查受到一定限度.CT检查不但弥补了这些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尤其适用于观察椎管形态大小改变,椎间盘病变,脊髓肿瘤,以及脊柱的其他病变等.随着MRI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使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得到了更新的发展,特别是脊髓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作者:王军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视妇女生育期保健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普外科中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生活起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预防及治疗.

    作者:马玉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100例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史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的因素很多,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血压升高,可能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1].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 本文主要就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尤其对伴有骨质疏松、复杂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治疗模式.2010年4 月至2012 年8月,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 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黎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使用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9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药上,观察组使用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盐类,进行一个月的病情追踪.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8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酸盐类联合恬尔心能更有效缓解心绞痛,可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经过医学界、物理学界学者的多年实践与研究表明,医学若想稳定、蓬勃发展,与物理学协助分不开,医学与物理学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医学物理的产生、过程、地位等角度,分析医学与物理学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探讨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君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方法后管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到2012年3月,在我院抽取护理人员60名,按职称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为分层次管理措施组30人,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30人,为对照组.12个月后对这两组负责的患者做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两组模式的反响.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察其对专业技能,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分层次管理组患者对护士满意率为94%,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85%.调查前两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太大区别,实验后两组人员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分层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运用分层次管理来管理护理人员,可提高医院护理人员专业修养及工作态度,适宜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A组患者使用医用臭氧,B组使用玻璃酸钠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显示B组玻璃酸钠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A组医用臭氧组72.0%(P<0.05);VAS评分患者人数比较显示B组患者评分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使用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显著效果;医用臭氧安全系数高,使用简便能够有效消除炎症;玻璃酸钠可润滑关节,缓解关节面受力情况,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优于医用臭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薄文迪;巩在金;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如何做好急腹症的预诊与分诊

    急腹症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特征.多数因腹内脏器病变引起,如急性炎症、梗阻、穿孔、出血或绞窄等.还有的因外伤、暴力引起,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这就要求预检、分诊人员要熟悉引发急腹症的发病因素,掌握和识别各种腹痛的性质、特点和临床表现,在短暂的接诊中,通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色、表情、体位,询问病史及诱发因素等,尽快确定腹痛的病因,分析病变所在的部位,才能正确分诊,力争避免病人辗转各科延误治疗.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预诊,正确分诊,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才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池秀莲;单淑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拟解毒安神饮在戒毒过程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安神解毒饮在戒毒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有机分为治疗组18人,对照组18人,分别给予常规戒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戒毒安神饮.结果:治疗组的18人均没产生药物依赖,控制戒断症状等各方面都比对照组显著.结论:自拟解毒安神饮借助中西结合,能有效清除吸毒者的心理依赖和迁延症状,使吸毒患者重新安全的步入社会.

    作者:王重亨;罗友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伟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层超声检查女性卵巢非赘生性囊肿1580例的心得体会及我院的中医治瘳特色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基层超声检查的常见病种,但基层的超声科医生往往是由于非专业性,赚职性,有的只学习了三个多月就开展工作了,人员,设备,基础理论参差不齐,所以对于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存在概念不清楚,诊断不明确,混淆的情况,现我把近几年所检查的1580例卵巢非赘生性囊肿的病例作一个总结,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新鸿;曾润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进入本世纪以来,震惊世界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连环爆炸事件、跨越国界的SARS流行、5.12汶川大地震、3.11日本地震、厦门公交车爆炸事件、宝源丰禽业爆炸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生命的丧失,更重要的人们对事件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和由此而引发的心理应激疾病.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则无旁贷地承担着灾难危机的救援义务,大量的实践证明,医务人员在灾难救援过程中不仅承担创伤和躯体疾病的救治任务,同时还要担负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任务.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学习危机干预理论,掌握危机干预技术,努力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作者:俞少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四肢浅静脉的穿刺技巧

    熟练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可以及时、准确给予患者治疗,以及抢救病人.否则反复穿刺既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引起护患之间的矛盾,甚至还会怡误抢救、治疗时机.因此,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至关重要.

    作者:沈连迎;梁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医院感染控制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新耐药监测估计,在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1.1%;在复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7.0%.由此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30~60万MDR-TB病人.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结核病15766例,检测出155耐多药结核病例, MDR-TB耐药率为0.98%.

    作者:欧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病房集体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目的:通过让糖尿病患者积极参加病房集体多种形式的饮食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搭配饮食,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将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让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与不参加病房集体饮食教育后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病房集体的饮食教育患者学会了如何自我搭配饮食,并进行食物的等量交换,从而降低了餐后血糖.结论:病房集体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降低餐后血糖有作用.

    作者:朱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ACEI联合CCB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对其采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合CCB(钙拮抗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6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分为A1组与A2组.针对A1组老年患者要求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合依那普利片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结果:在降低患者血压的有效率以及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A1组患者与A2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别(P<0.05),A1组患者获得的疗效更为确切.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ACEI配合CCB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患者的效果表现良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较为便捷,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秀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炭疽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特别是牛、马和羊.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菌体较大,(5~10)μm×(1~3)μm,两端钝圆,芽胞居中呈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细菌可产生三种毒性蛋白(外毒素),包括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单独注射这些毒素,对动物不致病,混合注射后可致小鼠死亡.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体外可形成芽胞.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