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新鸿;曾润清
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在现行医疗体制下为什么看病如此之艰难,是谁能代表广大百姓医疗利益不受侵犯?我们医疗体制运行是倒退还是滞后?经济衰退背景下,处于宏观调控下的公立医院何去何从?医疗改革元罪在哪里?如此多的现行问题难道还不值得警醒思考?
作者:剧艳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为了了解发生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即DVT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50例DVT和10例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效果.结果抽取的经历骨科大手术的128例患者,DVT的发生率为39.1%,其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发生率是75%,采取预防措施以后的DVT发生率为15%.结论:经历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DVT,手术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DVT发生率越高,基本预防与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作者:江俊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童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将70名患病儿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采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计算和分析两组儿童的CT扫描放射剂量.结果: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33.3%.结论: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约为常规剂量扫描的1/3,在肺部小结节、肺门淋巴结肿、肺部炎性渗出等筛查中仍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郑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本文通过探讨松江区某二级医院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和使用的措施,分析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和使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杨亚州;顾勇伟;陈晓燕;高臻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及时掌握北镇市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县9个乡镇中居民即时食用盐,应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含碘量.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1752份居民户盐样,其中合格1657份,不合格41份,非碘盐54份,碘盐合格率为97.59%,非碘盐率为3.08%,碘盐覆盖率为96.9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北镇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高,说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措施的落实是到位的.
作者:陈宇;汤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基因(Tim-3)是第一个被发现参与T细胞反应的Tim家族成员,选择性地表达在Th1细胞膜上,可作为区分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Tim-3抑制Th1型效应细胞反应,在T细胞分化、效应功能以及存在有Thl/Th2免疫偏离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和哮喘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4+T细胞是RA关节滑液组织中的主要炎性细胞,R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Th1型细胞因子也增多.RA患者CD4+T细胞Tim-3 mRNA的表达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多,并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和病情活动呈正相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本文就Tim-3与R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晓凤;崔森;李占全;冀林华;柴克霞;杨发满;苏娟;袁霞;罗伟;尹启超;秦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靠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阴式组为(46±21)min、(336±73)ml、(37.8±0.5)℃、对照组为(42±24)min、(314±84)ml、(38.6±0.2)℃,两组比较,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8+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5)d、平均住院费用(3200±315)yua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2±6)h、(7.8±0.6)d、(3450±460)yua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手术效果更满意.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好、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行浆膜腔积液引流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 对46例胸腔积液、34例腹腔积液、8例心包腔积液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结果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浆膜腔积液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笃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对前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具有详细产后临床、随访资料的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病例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后随访确诊情况观察其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肾脏发育异常胎儿中包括肾积水52例、肾囊肿7例、重复肾8例、肾发育不良25例、盆腔异位肾5例、单肾缺如3例.其中,重复肾诊断准确率为50.00%(4/8),盆腔异位肾诊断准确率为60.00%(3/5),其他肾脏发育异常情况诊断准确率均高于90.00%.结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包括有多种情况,应用产前超声检查大部分均可有效查出,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对准确率较低的发育异常类型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牟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抑制甲状腺异常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以2012年到我院进行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检测甲状腺功能,其中异常患者共145例,分为甲状腺亢进和减退两组,并对两组患者妊娠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甲亢组75人妊娠结局严重不良36例,早产21人,初生儿身体状况差21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267.28±287.34)g;甲减组70例中妊娠结局严重不良者22例,早产9例,初生儿身体状况差9人,足月初生儿体重(3414.89±276.84)g.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都可能导致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和院方应予以重视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作者:钟琼;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血压及肾功能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较低)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水平较高)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降低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大.结论:肾功能不全、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徐星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并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它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临床多年实践,和翻阅有关资料.准确应用本方辩证论治,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若辩证不准,误用此方,轻则延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以认真辩证.
作者: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术尔泰预防急性穿孔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1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尔泰应用组120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55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阑尾切除腹膜缝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肠粘连再次发生率.结果 使用术尔泰组切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短,术后恢复快.一个月内出现肠粘连及术后未出现肠粘连率分别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尔泰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结论 术尔泰具有抗炎,预防和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丁明勇;熊明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通过采用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愈出院;5例形成了腹腔脓肿,经手术引流后,采取鼻肠管内引流减压、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和肠液回输,再加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十二指肠瘘患者,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同时配合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肠液回输治疗、影像学技术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治愈十二指肠瘘.
作者:余素华;陈三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考察我国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结果:我国药学服务的开展受到认识因素、制度因素和人才因素的制约,需要加强认识,配套制度,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以推进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结论: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新方向,为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新思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为药学服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卢建峰;师耀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我疾控管辖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结合来我社区居民的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果统计高血压患病率为12.04%,治疗率95.71%,控制率85.53%.结论在广大居民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作者:牟晓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库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日常药库质量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库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性改进,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
作者:赵亚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脑梗死患者在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3例脑梗死患者用西医常规治疗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蕾;孙连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ndine,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5例123只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A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A治疗组加用CA,疗程42d.治疗后随访3~8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变化,并观察CA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常规治疗和CA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1%和95.16%,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涛;邝国平;武正清;谢丽莲;刘茹;彭婧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