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群超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由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危害较大.急诊鼻出血中,医生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适当,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其止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鼻出血患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临床作用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结果:不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合理选择,才能降低耐药菌株、不良反应等产生.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翟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了解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病房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探究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0例,其中在ICU病房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7例,并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有2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27.00%,因此,可见在ICU病房中由于某些原因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很高,与其有关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滥用抗生素药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和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长短.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29.63%)、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33.4±9.91)分明显高于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2.74%)、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21.3±8.13)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并且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很慢;对于ICU病房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其重要的致病菌是格兰阴性杆菌,并且该类细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治疗感染主要是用选择抗生素类药物.
作者:逄永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案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随访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总优良率为85.6%.结论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作者:王长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均进行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其中酮体采用了亚硝基铁氰化钠法,β-羟丁酸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β-羟丁酸试剂进行测定.比较其两种测定方法的阳性率.结果: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β-羟丁酸检测的结果为242μmol/L-2902μmol/L.β-羟丁酸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36例,阴性的患者有4例,血酮体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29例,阴性的患者有11例.β-羟丁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血酮体测定的阳性率.β-羟丁酸检测更为有效.结论: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都使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能更好将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普及群众,使群众更好的增强健康理念,维护和提高身边的健康水平,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本文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供给管理现状,探讨当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供给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薛雯婷;孙艳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和阿奇霉素,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段荣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较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而且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文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能够引发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站在2002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80例经腹输卵管结扎,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在本站施术条件相当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对象80例(对照组),对所有手术对象切口感染的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对象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对象既往下腹部的手术史,均与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呈现正相关性(P<0.05);手术持续时间在30min左右,相对危险度较低,有既往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达56.25%.结论: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持续时间长、难度较大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并且在术前认真调查节育对象的下腹部手术史.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与柚皮苷含量.结果:保济丸的葛根素平均含量为0.5367mg/g,回收率为98.25%;保济丸的柚皮苷平均含量为0.4316 mg/g,平均回收率为98.39%.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济丸的葛根素和柚皮苷含量快速高效,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有助于加强保济丸的内在质量控制.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重要性. 方法共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35例,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对HP阳性者又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抗HP治疗,B组给予琥珀酸亚铁及安慰剂治疗. 结果接受治疗的A、B两组贫血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血红蛋白(Hb)上升更明显. 结论 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抗HP治疗可加快提升贫血患者Hb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耀顺;杨白梅;王芳;赵鹏飞;汤桂梅;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大仪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方法 对大仪镇已成立的13个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调查.结果 大仪镇社区卫生服务已初具规模,市财政给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贴到位,基本满足经费分配需求.人员培训已经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举办类型的多元化局面已初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结论 政府重点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加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其软、硬件建设,完善其基本功能.
作者:步来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0岁以上患者94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11 %,对照组为 75.5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疗效可靠,安全简便.无副作用.
作者:王晓军;张雅云;马俊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取长补短.剖宫产手术大部分系急诊手术,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手术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辅以术后止痛,免除患者的术后痛苦.所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科剖宫产麻醉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本院近期引进的一批新护士开展经过改良的操作技能模式培训,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推动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招收的64名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一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传统组,另一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改良组,传统组采用的培训模式为科室培训、集中示范和考核的较为分散的方法,改良组采用的是示范、培训、考核、淘汰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培训时间为一个半月.两组护士人数均为32名,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做好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一体化的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的改良组,其护士的基础技能和理论水平均得到提高,该组的护士技能合格率为96.7%,病人的满意度为86.8%,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93.6,而采用传统的阶段分散式培训模式的传统组,其护士技能合格率为89.9%,病人的满意度为79.3%,,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82.5,从数据上看,改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其效果较为明显,护士的总体合格率较高,能够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
作者:逄海峰;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传统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损伤小、恢复快、经济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佰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女性生殖器畸形常涉及子宫及阴道,子宫肌阴道是有胚胎时期两侧副中肾管又称米勒氏管发育而成,副中肾管分为头段、中段、尾段.头段演化为输卵管,中段和尾段合并成宫体与宫颈会合时中间会有隔分为两个腔约为12周末中隔消失形成一个内腔,即子宫和阴道的雏形.如副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终止与不同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子宫畸形,通常分为七种,即分离重复子宫,双角双颈子宫、双角单颈子宫,完全中隔子宫、不全中隔子宫、弓形子宫及单角子宫.
作者:孔繁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院自2009年8月成立心胸外科以来,至2013年7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4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岁;体重5.5公斤- 40公斤.其中伴右室流出道2梗阻5例, 肺动脉高压14例, 肺动脉瓣闭锁1 例,艾森门格型1 例, 法乐四联症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 个月-1年, 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 仍在随访中.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者, 必须早期手术, 防止肺血管病变发生.重建通畅良好的左或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