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润燥养肤汤联合当归紫草软膏治疗手足皲裂90例临床观察

王晓军;张雅云;马俊武

关键词:润燥养肤汤, 手足皲裂, 当归紫草软膏,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0岁以上患者94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11 %,对照组为 75.5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中药润燥养肤汤加减联合当归紫草软膏外涂治疗手足皲裂疗效可靠,安全简便.无副作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化管理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尝试及成效分析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下的医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信息化管理辅助之下进行考核系统构建与落实一年后的效果数据,了解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绩效考核一年之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内部测试和患者好评外部测试都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信息化管理制度辅助医院绩效考核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障考核的准确度,实际效果显著,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向孟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且概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科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药物能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意义.结论:不合理使用药物对肺炎患儿的治疗具有制约作用,应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金妙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和发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结核杆菌侵入颅内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增生和渗出,诊断依据是头颅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利福平注射液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我所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肺结核(初治)自费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治疗.对照组加用利福喷丁胶囊.实验组加用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老年初治)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

    作者: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北镇市2008-2012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北镇市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县9个乡镇中居民即时食用盐,应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含碘量.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1752份居民户盐样,其中合格1657份,不合格41份,非碘盐54份,碘盐合格率为97.59%,非碘盐率为3.08%,碘盐覆盖率为96.9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北镇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高,说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措施的落实是到位的.

    作者:陈宇;汤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我中心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确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GLU、HDL-C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四君子汤配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46例慢性泄泻患者分为中药组合西药组,每组各23例,中药组采用四君子汤配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86.9%;西药组总有效率6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可以起到健脾强肾、滋阴祛湿、固本止泻的作用,可彻底祛除病根,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沈晓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肠道传染病的控制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得病几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传染病仍然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着困扰,其中,肠道传染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一般主要发生在夏季,并且其症状表现为方方面面,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就肠道传染病的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修国静;李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并分析其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患者入院时的MMSE评分均高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且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性质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斑块性质越不稳定、神经功能越差,表现为MMSE评分越低,CSS评分、NIHSS评分越高.

    作者:胡曙光;额尔敦朝鲁;周铁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发骨转移性疼痛采用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多发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临床特点,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VR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判断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90%,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栋才;张朝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对3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75例,糖尿病组6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组3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酶法测定HbA1c含量;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FBG及HbA1c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根据HbA1c检测值合理用药.

    作者:雒宏烈;于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低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和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低磷血症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与防治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2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补磷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格利福斯进行补磷治疗,将两组患者低磷血症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低磷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3-7天的血磷浓度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及时给予补磷治疗,能够有效纠正与防治低磷血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永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100例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史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的因素很多,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血压升高,可能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1].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 本文主要就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医院感染控制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新耐药监测估计,在新病人中,10.2%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1.1%;在复治病人中,18.4%的病人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MDR-TB耐药率7.0%.由此估计全球每年新出现30~60万MDR-TB病人.我国是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结核病15766例,检测出155耐多药结核病例, MDR-TB耐药率为0.98%.

    作者:欧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Tedsamil:是一种正在研究中的Ⅲ类新药,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它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对Ikr、Iks和IkATP均有抑制作用,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延长心室不应期,并且无负性肌力作用.已有Ⅲ期临床试验证明Tedsamil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有效治疗心绞痛,增高心绞痛阈值,改善运动耐量[9].目前,正在针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评估.对于心肌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Tedsamil值得期待.

    作者:孙丽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的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 pertension,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某些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不到5%.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医学超声影像的分析与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新兴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超声领域电子科技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飞速发展,使超声影像技术成为临床医疗诊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新型学科,尤其是妇产科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产前筛查、手术难度的评估等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妇产科盆腔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图像不易被辨别,这给超声医学影像教育提出了新任务.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何更好地传授超声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方法及诊治技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影像医学教学改革.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十几年的产科临床经历,本文以90 例新生儿窒息为例,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认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的研究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同期的40名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作为研究对象,丢这些患者的病历情况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运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对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患者与脑梗塞组患者的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和指向记忆,记录和统计测试的分值以及记忆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和脑梗塞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记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