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合理选择

翟薇

关键词: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 抗菌谱
摘要:目的:考察抗菌药物临床作用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结果:不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抗菌谱等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合理选择,才能降低耐药菌株、不良反应等产生.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应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8月份到2011年的7月份收治的22名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运用乳晕小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治疗,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所有的患者都痊愈出院,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在临床的效果和乳房的外形上比较满意.在手术之后进行随访,在乳晕和乳头上没有色素沉着,在血液的供应上也很好,皮瓣上没有坏死或者变黑的现象发生,在切口处的瘢痕没有隆起和增生的现象发生,乳头的外形良好,没有出现复发和并发症的状况.结论:运用乳晕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效果很好,瘢痕不明显,乳头的外形好,达到了患者的审美要求,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小粮;古观保;谢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激光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我科门诊于2009年3--6月3个月间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82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1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病史短者1天,病史长者6个月.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脊柱和脊髓的CT检查方法及表现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相互重叠,传统X线检查受到一定限度.CT检查不但弥补了这些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尤其适用于观察椎管形态大小改变,椎间盘病变,脊髓肿瘤,以及脊柱的其他病变等.随着MRI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使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得到了更新的发展,特别是脊髓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作者:王军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80例内科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科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相关处理方法,为医院临床提高急性腹痛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6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了解到全组80例患儿中,有12例为便秘,16例为急性阑尾炎,14例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3例为急性胃肠炎,15例为其他症状.经过有针对性、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在治疗急性腹痛患儿时,应该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导致患儿腹痛的因素,并通过及时治疗,来帮助患儿早日治愈出院.

    作者:王同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临床路径加强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制定合理、优质的护理静脉曲张疾病患者的流程图,实施高效、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结果:临床路径用于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升高.

    作者:谢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6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轻重不一,增加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酒精和高甘油三酯血症[1,2].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9 年 1 月至 2013年11 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小静;党胜春;崔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对基层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探讨

    本文针对基层实验室的特点,对期间检查的实施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简单方便地进行该项工作.

    作者:徐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治疗38例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A组,未输注胶体液)21例,呼吸衰竭16例,肾功不全14例,心功能不全9例,死亡5例.治疗组(B组,输注胶体液)17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7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早期液体输入量及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涛;王君艳;郭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脱水者口服ORS或静脉输液,对照组常规ORS口服或静脉输液,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治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95%,对照组67.7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腹泻治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快速改善秋季腹泻急性期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一例巨大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伴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过

    病史介绍:女性,56岁,退休干部 ,汉族.入院日期:2012-1-28记录日期:2012-2-15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现病史主诉:呕血1小时发病前无饮酒史,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剧烈呕吐等诱因,入院前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含血凝块,量约500ml,伴有上腹不适、乏力、头晕,晕厥1次持续约数十秒后自行转醒,排黑色成形便1次,量少.发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无心悸、胸闷、气短、出汗等不适,尿量可.既往20年来反复出现腹部不适,以受凉后明显,曾进行检查及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作者:刘培茹;刘润;桑荣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精液的免疫学检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育的原因也越来复杂,免疫学因素和一些病人的不育(孕)原因有着紧密的联系.引起免疫性不孕育的主要原因是:血清和圣旨到内的抗精子抗体相结合后引起的不孕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精子功能指标的测定时,应尽量更能客观地反映出患者受精能力和精子数量,在进行精液检查时尤为重要.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含有磷脂、蛋白、醣陛磷酸酶、纤溶酶、葡萄糖、少量白细胞和上皮组织.患者进行检查前的72小时内应避免性活动,因排精或性兴奋后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是可超过20/ HPF,禁欲时间在7天以上也可促使白细胞增多,所以应以排精后的3~5天时间检查为宜.

    作者:张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感染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道30例 (42.86%)、消化道21例(30%)、泌尿道15例(21.43%)等[主要病原体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5.71%)、热带假丝酵母菌(20%)、光滑假丝酵母菌(8.57%)、克柔假丝酵母菌(7.14%).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病原菌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中应加强营养与机体免疫力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严格无菌化操作,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二重感染及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高宁;孙文正;陈肇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和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常见症状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实施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2组: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化疗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颅脑出血、口腔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实施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针对化疗常见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化疗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从健康教育方面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辅助患者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8.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5%,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林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养护措施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 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 由药师直接调配无需称量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 使配方剂量精确化, 并且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 保护了患者的利益, 减少了医患矛盾, 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小包装养护贮藏问题防止中药产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减少药物损失,做好养护工作.

    作者:吴燕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压及肾功能不同水平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血压及肾功能对老年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较低)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回顾2011年6月~2013年1月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水平较高)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降低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大.结论:肾功能不全、血压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徐星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抗高血压药物缬沙坦的合成

    以N-戊酰基-L-缬氨酸甲酯和原料N-(三苯基甲基)-四氮唑反应得到丁酸甲酯,再经过水解反应与三苯基保护制成缬沙坦,所得总收率为52%.这种制作工艺的优势有收率高、路线短而且成本低,在工业化生产中比较适用.

    作者:杨和军;陶俊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新进展

    虽然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种疾病灾难却越来越多,危害让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类在心肺脑方面的疾病较多,所以人们对其治疗技术比较关注.本文针对此问题,浅要分析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现状及其新进展.

    作者:曹洪艳;乔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等指标,分析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FT3(2.25±0.78)pmol/L,FT4(7.07±1.18) pmol/L,TSH(9.86±2.21)mU/L,治疗后FT3(5.27±1.18)pmol/L,FT4(15.16±1.26) pmol/L,TSH(3.31±1.03)uM/L.治疗前后比较,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TSH,提高FT3、FT4水平,是治疗亚临床甲减的良好选择.

    作者:揭苏平;古观保;陈东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对我国目前食物中毒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食物中毒的现状分析,探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卫生部们2001-2007年中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统计报告进行整体分析.结果:2001-2007年中,我国每年平均有300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中毒人数每年有10000人,死亡人数每年有200人.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其他行业的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结论:食源性疾病仍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餐饮地点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地点,微生物性危害对食源性疾病控制的影响很大.

    作者:陈绍辉;张凯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