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常笑;张海锋

关键词:医学生, 信仰, 教育体系
摘要:本文以当代医科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医科院校的特殊学科背景出发,分析医科生的信仰现状及其背后存在的潜在危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系统构建医科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缓解当下医学生教育环节中信仰缺失的风险,使在校医学生具有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进而养成更加坚定的职业信仰.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30例患者进行运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按法、揉法、摇法、捏法等手法和运动疗法施术于患者的肩部和上肢,以一指禅按揉患侧的肩井、曲池、合谷等穴,所有患者每天治疗一次,治疗前与后进行评定和对比,然后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使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收到良好效果有28例.结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过运用推拿和运动疗法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功能恢复的更好.

    作者:李保良;毛小强;商宏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连续检测pSS患者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时、治疗6月及12月时血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13/42)、25%(10/40)、30%(12/40),pSS患者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与眼干症、腮腺肿大呈持续显著相关(P<0.05),初诊时抗α-胞衬蛋白IgA抗体阳性组pS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治疗6月及12月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抗a-胞衬蛋白IgA抗体在pSS患者体内有持续的异常表达,其与pSS患者腺体破坏、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其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pSS患者病情评价.

    作者:邵平;丁翔;任义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臀位死胎胎头嵌顿一例

    某女,27岁,孕31周,阵发性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12小时,胎儿脐带、双足脱出阴道30分钟急来我院.T:36.5℃,BP:33/18Kpa,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宫底在耻骨联合上22㎝,无胎动,胎心未听到.脐带及双足脱出阴道,宫口开大4㎝.化验室检查:Hb75g/L、RBC2.20×1012/L、WBC8.90×109/L,N0.76、L0.24.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71例经超声诊断,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或临床手术复位证实的小儿肠套叠,分析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71例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患儿,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63例(88.73%),8例行手术治疗(11.27%)后复位成功,超声确诊率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高,及时准确、无辐射,无创伤,并且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作为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首选方法.

    作者:左汴京;祝黎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胃痛脾胃虚寒型65例辨治经验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属胃病范围,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及对症治疗为主,在伴有癌变危险或可疑为癌变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对胃溃疡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报道明显增多,认为脾虚血瘀证肝郁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也有不少热毒的报道,本文总结自1995年至2012年以来治疗的胃溃疡,中医胃痛属脾胃虚寒型一证的辨治经验结合多年来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尹述林;李树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肠梗阻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结了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患儿的准备、器械及设备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安置体位、病情观察和预防低体温,器械护士配合做好物品清点和传递器械、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中感染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与麻醉科、儿外科的密切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永红;陈林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综述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研究

    目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深入探讨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科医院在2012年1~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病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进行分组对照活血化瘀法治疗研究,通过疗效观察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科学的治疗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恢复现状.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很有效的,它不仅能够使患者祛瘀止血,而且还可以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科麻醉与镇痛新进展

    产科麻醉同其他类麻醉不同.产科全身麻醉要从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既涉及插管问题,同时要规避困难气道的插管失败,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防止返流误吸.产科麻醉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和对母体的影响,本文对产科麻醉与镇痛的新进展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陈礼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检验出现的问题也在慢慢地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商讨临床免疫检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问题出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分析,根据影响的因素,通过解决相应的问题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探究如何提高内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是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近年来随着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模型的使用,又显示出教学与临床实际情景的不协调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效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杜心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非腹型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过敏性紫癜28例患者中有腹痛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与无腹痛症状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患者具有腹痛症状,出现脐周腹痛3例、中上腹痛4例、下腹痛3例、便潜血阳性3例、血或尿淀粉酶升高2例.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中腹型以中、青年为主.有腹痛症状的患者混合型多,呐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重视过敏性紫癜腹型患者的内镜检查.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硬联合阻滞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体会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取长补短.剖宫产手术大部分系急诊手术,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手术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辅以术后止痛,免除患者的术后痛苦.所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科剖宫产麻醉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偏瘫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训练组60除按常规护理外,入院以后待病情稳定后即进入早期康复训练程序,对照组60按传统护理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改善症状体征及肢体活动能力等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作者:王强;王婵;柴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建设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作用

    通过分析临床检验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用和意义,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内容和模式,在分析中得出基础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对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实际疗效作出判断.结果: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经过该方法治疗后,均在一期内实现愈合,没有发现较严重并发症案例.治疗优良率达到93.94%.结论:通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以有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其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宁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对于临床接诊患者,处理必须及时、果断.现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马冉;王福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目的: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一定要杜绝,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不熟悉法规,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护理记录的缺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能力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予以加强,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

    作者:李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临床用药原则,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有效用药.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分类及诊断标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通过分析,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结论: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原则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性阑尾切除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切口小、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军;贺翠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