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丰化微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 循环, 心内
摘要:高血压脑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压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为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是指脑细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或广泛微血管栓塞,脑供血发生急性障碍,也可能脑内小动脉因血压极度升高而被迫扩张,从而使大脑过度灌注,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96例化疗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2013年9月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98例化疗患者进行规范化置管后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短52天,长留置时间276天,发生穿刺点出血2例,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断裂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无静脉血栓、局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导管拔除全部完整,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重视对置管术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才能保证安全地使用PICC导管, 减少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为肿瘤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作者:昌吉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酱油中砷含量的测定

    目的:本文详细地记述了测定酱油中砷的方法,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考察.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含量.结果:得出精度测定的变异系数为4.7%,检出限为0.09ug/L,回收率为80.5% - 104%.结论:该方法对酱油中砷的测定进行了探索,选出了仪器佳工作条件,氢化物发生条件,本法用之方便、可靠.

    作者:张桢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右室双出口治疗探讨

    目的:本院自2009年8月成立心胸外科以来,至2013年7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4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岁;体重5.5公斤- 40公斤.其中伴右室流出道2梗阻5例, 肺动脉高压14例, 肺动脉瓣闭锁1 例,艾森门格型1 例, 法乐四联症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 个月-1年, 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 仍在随访中.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者, 必须早期手术, 防止肺血管病变发生.重建通畅良好的左或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层楼居民高脂血症现状及控制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在本高层楼小区居住3年以上(居住楼层≥11层),年龄在30岁以上居民506例进行血脂监测,比较分析3年的血脂变化水平.结果 血脂水平三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甘油三酰(TG)呈逐年下降趋势.血胆固醇(TC)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血脂水平3年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层楼小区社区居民(居住楼层≥11层)的血脂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屈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探讨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别进行分析,能大大降低误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本组病种共有12个,分为四大类,内出血疾病患者为114例(49%),感染性疾病患者为85例(37%),肿瘤并发症患者为21例(9%),流产及误诊的患者有12例(5%).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由于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类别多样、发展快,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和诊断病情,同时选用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缪敏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科麻醉与镇痛新进展

    产科麻醉同其他类麻醉不同.产科全身麻醉要从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既涉及插管问题,同时要规避困难气道的插管失败,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防止返流误吸.产科麻醉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和对母体的影响,本文对产科麻醉与镇痛的新进展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陈礼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概述

    目的:研究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在流行性腮腺炎性脑炎、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消肿型胰腺炎及肺性脑病等相关疾病上应用广泛,并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应用安全方便,临床效果确切,但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危害患者健康.

    作者:王涛;朱大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析128例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为了了解发生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即DVT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50例DVT和10例肺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效果.结果抽取的经历骨科大手术的128例患者,DVT的发生率为39.1%,其中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DVT发生率是75%,采取预防措施以后的DVT发生率为15%.结论:经历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DVT,手术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DVT发生率越高,基本预防与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作者:江俊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的120例临床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显效111例,有效5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镜检愈合10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Hp 阴性116例,阳性4例,清除率96.97%.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溃疡患者,应采用三联或是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束后,再进行2~4周的抗酸分泌治疗.H2受体拮抗剂和PPI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抗酸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时间为4~6周,胃溃疡治疗时间为6~8周.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83.3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及再复发情况.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建彬;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疏导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儿科病房120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结果:儿科病房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太大;护理技术操作的高要求性;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欠缺;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应对各种考核;经常倒班;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时的书写工作太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太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 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 并从管理者角度给予儿科病房护士心理疏导,指导儿科病房护士渲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十几年的产科临床经历,本文以90 例新生儿窒息为例,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认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灸与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 方法 86例面瘫患者纳入,分为综合治疗组(针灸配合手法按摩)和常规治疗组(单纯针灸),43例/组 . 结果 4个疗程以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25.6%和46.5%,即72.1%,常规治疗组前两个疗程的治愈率分别是18.6%和27.9%,即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针灸与手法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面瘫的效果明显,且治疗时间短,在医疗实践中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作者:尤正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容易被腹泻患儿接受的药物止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腹泻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实验中两组患儿其余治疗方式全部相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儿均治疗15天,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1.1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用药比较方便简单,且药物对患儿不会产生负作用,十分安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胜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对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院外健康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对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院外健康的效果.方法:2010年06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管理模式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各项代谢指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避免疾病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召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环境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疾病,危害较大,它主要是包括感冒、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的炎症.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可能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1].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和加重的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就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变化做了一定的概括.

    作者:王瑞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于新世纪7版<中医外科学>教材修改之构想

    新世纪7版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该教材通过多年教学使用,发现教材在皮肤性病章节中西医病名混合出现之不足.有必要在<中医外科学>教材编写中节次病名以中医名为好并且书后增加皮肤性病的中西医病名对照表.曾发表了历代现存主要中医外科专著、作者及成书年代附录.今建议再增加历代佚失的中医外科专著名及作者及成书年代表.进一步丰富、完善、更新教材内容.提高对中医外科古籍的保护意识.

    作者:张元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足疗和中药对比治疗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足疗和中药两种方法治疗视疲劳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在校大学生患有视疲劳综合症者,当所有患者病情得到确认后,将他们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足疗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明目地黄丸)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中药疗法对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足疗疗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美银;肖龙英;胡奇妙;代纯;卢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胎儿成熟度的临床检验分析

    羊水是母体血清的透析液,胎儿血浆透过胎儿皮肤进入羊膜腔,也成为羊水的来源.随着妊娠的进展,羊膜分泌量增加,妊娠7个月时羊水量可达1100ml.从妊娠4个月起,胎尿混入羊水,羊水逐渐变为低渗,而肌酐、尿素、尿酸浓度上升.随着胎儿的肝、肺以及其他组织的成熟,羊水中有形成分亦随之增加,如胎儿体表的脱落细胞、呼吸道和泌尿道的脱落细胞等.羊水在妊娠期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它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羊水量的改变可反映出胎儿的病理情况.

    作者:周慧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