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德林;赖才广;滕建华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别进行分析,能大大降低误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本组病种共有12个,分为四大类,内出血疾病患者为114例(49%),感染性疾病患者为85例(37%),肿瘤并发症患者为21例(9%),流产及误诊的患者有12例(5%).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由于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类别多样、发展快,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和诊断病情,同时选用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缪敏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代替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经鼻内窥镜行病侧钩突切除,开放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清理上颌窦内菌团等治疗69例非侵袭性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后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换药.结果:69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3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清理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鞠宏霜;马明忠;吴海英;伊纪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特别是牛、马和羊.炭疽杆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菌体较大,(5~10)μm×(1~3)μm,两端钝圆,芽胞居中呈卵圆形,排列成长链、呈竹节状.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细菌可产生三种毒性蛋白(外毒素),包括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单独注射这些毒素,对动物不致病,混合注射后可致小鼠死亡.细菌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体外可形成芽胞.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疾病患者进行的健康护理指导,满足了患者的保健需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糖尿病疾病患者精心的生活的指导,如心理、饮食、用药的有关的指导,并观察健康指导过程中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病人的健康指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苏向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解热镇痛抗炎药大部分为非处方药,其药效较为温和,药效对症治疗效果较好,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过这也引起了大量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存在.因此本文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安全用药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物作用机理,之后详细分析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全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注意事项.
作者:杨云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库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日常药库质量管理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库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性改进,不断加以提高和完善.
作者:赵亚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话随访对留置T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留置T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出院时建立随访登记本,出院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健康指导.拔管时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情况及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及置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有效降低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留置T管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顺利拔管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林彦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育的原因也越来复杂,免疫学因素和一些病人的不育(孕)原因有着紧密的联系.引起免疫性不孕育的主要原因是:血清和圣旨到内的抗精子抗体相结合后引起的不孕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精子功能指标的测定时,应尽量更能客观地反映出患者受精能力和精子数量,在进行精液检查时尤为重要.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含有磷脂、蛋白、醣陛磷酸酶、纤溶酶、葡萄糖、少量白细胞和上皮组织.患者进行检查前的72小时内应避免性活动,因排精或性兴奋后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是可超过20/ HPF,禁欲时间在7天以上也可促使白细胞增多,所以应以排精后的3~5天时间检查为宜.
作者:张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危机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对照组)以及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危机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9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能有效预防各种危机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对患者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对制定本院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感染流程制定后,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通气管患者、开放性外伤患者及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33%、3.57%、5.60%、5.88%,较感染流程制定前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两者比较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感染控制工作,制定院前感染控制流程,有助于患者感染率的下降,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亢瑞娜;刘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脊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CT诊断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脊椎爆裂骨折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同期选择34例脊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X线平片检查,分析采用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平片能够初判断出患者出现脊柱爆裂骨折的种类以及具有的稳定性.而对患者进行CT扫描能够清晰显现出患者脊柱中的三柱结构、患者发生爆裂骨折的整个面貌以及患者椎管出现的狭窄程度等.结论:针对脊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CT扫描进行有效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线、患者椎管受训的程度、患者小关节脱位的情况以及判断患者具有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点,为后续临床的治疗提供了高效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石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度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各19例,三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推拿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1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2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治疗后疗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63.2%,观察组1总有效率78.9%,观察组2总有效率为84.2%.讨论: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苗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发病原因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病例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生病例9例,经调查发病的病例均有饮用生水史,从学校的二次供水水源中检出痢疾杆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学校的二次供水被污染,学生饮用生水后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
作者:向荣;甘武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甲状腺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病情尚未完全被控制,经常由于手术、感染或情绪激动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代谢极度亢进,病情急剧恶化的临床症候群.甲状腺危象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本文简单探讨了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危象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吴维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原发性高血压史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的因素很多,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血压升高,可能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1].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尽早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则是降压达标的有效措施. 本文主要就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老年骨质疏松是指50岁后开始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净丢失,属于一种正常矿化的骨骼单位体积密度降低状态[1].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关键是补充钙剂以对抗骨净丢失,传统补钙往往以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为主,由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主要在于骨钙吸收环节中的流失及破坏,因此补充钙多不能沉积成骨质,无法有效地达到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目的[2],本文就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进性观察分析.
作者:何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在提高消毒灭菌质量的职责;方法对医院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以便加强护士长的素质和职责教育;结果护士长在工作当中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其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可提高医院医疗人员对其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良好开展.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控制感染的关键.护士长应具备较好的沟通和技术能力.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加强工作监督和考核.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作者:段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分8个年龄组在郑州市金水区抽取健康人共145名,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破伤风抗体水平.结果:在检测的145名健康人中,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85.52%.结论:破伤风抗体水平较高,提示该区已建立免疫屏障,可以很好的阻断破伤风在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刘倩;僧明华;郭永豪;丰达星;于燕;徐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临床中应用微波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20例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使用双唑泰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波联合双唑泰栓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别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恢复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总有效率提高了30.00%,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的治疗,患者出现了几类并发症,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了43.33%,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双唑泰栓的方法治疗宫颈炎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并且更加经济、简便,值得在临床常规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院自2009年8月成立心胸外科以来,至2013年7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4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岁;体重5.5公斤- 40公斤.其中伴右室流出道2梗阻5例, 肺动脉高压14例, 肺动脉瓣闭锁1 例,艾森门格型1 例, 法乐四联症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 个月-1年, 2 例有轻度流出道残余梗阻,无死亡病人, 仍在随访中.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高压者, 必须早期手术, 防止肺血管病变发生.重建通畅良好的左或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认清病理解剖关系.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尽量在幼儿期行根治手术, 加强术后监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