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目的:保定市南市区老人对社区服务站的利用情况,为基层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方法,在保定市南市区老年人聚集地进行访谈.结果:受访人员中部分人(8/24)没有去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少部分(4/24)人不了解社区服站的职能,极少数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偏见;大部分(16/24)老人曾经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小病一般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每年接受社区服务站体检;少部分(4/24)老年人经济条件优越,或单位提供体检,看病有报销,生病都去大医院.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南市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程度不高.
作者:艾萍;薛强;高文英;王建国;张艳茹;宋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方法:外科手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行持续静脉镇痛,药物配方: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1ug/k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的镇痛评分、副反应.镇痛效果采用四级评分法:I级为完全无痛;II级为轻微疼痛;III级为疼痛,可以不用镇痛药;IV级疼痛明显,需另用镇痛药.同时记录48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结果: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组有3例发生皮肤瘙痒,均无呼吸抑制.结论:舒芬太尼作为新开展使用的强效镇痛药,在静脉自控镇痛领域确实优于芬太尼,且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东;俞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阐述性传播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如何加强防治性病及其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我们性病艾滋病门诊,将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行为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予以推广.结果:经过近两年的干预总结发现,通过性病艾滋病门诊这个重要场所开展干预活动,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1].在提供临床服务的同时,可为那些促使性传播的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倡导安全性行为及宣传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是性传播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性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性非常大,且难以治愈,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才能使性传播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张家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隐裂性牙髓炎根管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保护,随访24个月,经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56例患者61颗隐裂致牙髓炎中,有55颗成功,占90.2%,有6颗失败,占9.8%,其中1颗因没有及时进行全冠保护,而造成隐裂性折裂,3颗原有根分叉病变,范围增大,2颗发生根分叉病变.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保护,可有效减少牙折裂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理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肿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16例、远隔型21例、对侧型11例;发生在脑内14例,硬膜外18例、硬膜下12例、脑室内 4例,18例术后硬膜外血肿有13 例可见颅骨骨折,14例脑内血肿13例术前CT扫描发现血肿发生部位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血肿发生在术后 24h内25例、24~ 72h 15例、72h以上8例.结论 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脑血管麻痹、低血氧症是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作者:张鹏;贾根来;丁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将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下降,而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3.17、11.08、8.24,P均<0.05).所有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至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腹泻1例,无再次入院者.开腹组患者中则有切口感染1例,切口渗血2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经统计学分析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Κ2=4.01,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将其应用于老年患者更能凸显微创、安全、可靠、减少术后疼痛、促进康复的优越性.
作者:刘卫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度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各19例,三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推拿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1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2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治疗后疗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63.2%,观察组1总有效率78.9%,观察组2总有效率为84.2%.讨论: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苗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对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院外健康的效果.方法:2010年06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管理模式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各项代谢指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教育应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避免疾病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召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艾灸加中药通络止痛膏敷脐法对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毒副作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艾炷灸加自制中药通络止痛膏敷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氨酚羟考酮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6.67%(26/30)和93.33%(28/3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治疗后KP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加中药敷脐法具有效缓解肝癌疼痛、毒副反应低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丁平;白广德;练祖平;陆运鑫;秦冰;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祛湿止痒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苦参、白鲜皮、黄柏.结果:祛湿止痒洗剂波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薄层色谱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该质控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祛湿止痒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砚章;郑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实验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治疗,癫痫发作率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的临床功效.
作者:王海霞;鞠振;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80例中死亡12例,术后恢复社会活动5例,生活自理者8例,部分自理36例,重残16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作者:顾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发病原因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病例个案调查.结果共发生病例9例,经调查发病的病例均有饮用生水史,从学校的二次供水水源中检出痢疾杆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学校的二次供水被污染,学生饮用生水后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
作者:向荣;甘武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多种试剂在同一质控图内描点的方法,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方法:测定系列质控物得到不同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其他试剂换算为选定试剂所测的S/CO值,在同一质控图中描点.结果:不同试剂可以建立对同一浓度质控物的换算关系,更易于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记录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使用品质好的质控物和检测试剂,可以保证质控图的连续性.
作者:张宏宾;周品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现状.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营养支持病例2774例,并对该院临床营养支持的临床科室分布、病人营养状况、营养支持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临床营养支持以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比例高,分别为25.9%、17.3%和10.1%,目前我院营养支持方式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其比例高达64.2%.结论规范化的营养支持,能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顾亚静;江艳;李莉;古丽艾提尔;热孜亚·阿不来提;王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静点,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血脂及两组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血脂,血糖 ,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纤溶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阎广会;杨桐;朱华林;苏玉莲;张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小孕周引产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5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在术后18~30小时有规律宫缩,除其中2例因瘢痕子宫规律宫缩,宫口不开,后行剖宫取胎外术;1例患者因栓塞术反复阴道流血,因活动性出血400ml急诊行剖宫取胎术外,其余平均3h经阴道完全排出胎儿和附属物,均未发生产后出血;住院时间平均4天;产后月经复潮平均55天,月经周期及经量均与产前相似,其中有1例患者产后2个月未月经来潮,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止血迅速可靠、可以避免手术损伤及剖宫取胎时可能出现的大出血、DIC、羊水栓塞,甚至切除子宫等并发症,确切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段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1010例孕妇早期妊娠妊囊的位置以及查看胎盘是否前置,以此进行分析妊囊位置低下和前置胎盘的关系,以便尽快做出各种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010名孕妇经超声观察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情况,以及孕妇是否发生前置胎盘.结果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的有220例,此外发生前置胎盘的有80例,其中妊囊位置低下且发生前置胎盘的孕妇共有47例,超声诊断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较大.结论发现孕妇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时,提示前置胎盘的可能性,因而应尽快做出保胎或者终止妊娠的决策,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消失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对急性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开腹手术治疗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杨明;于贻辉;鲁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干预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每一位患者分别采用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的方法和常规采集方法行尿常规标本采集和检查,两种方法下采集到的标本分别标记为A组与B组.选择尿常规结果检出率情况作为判定依据,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查结果,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A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8例(6.67%),红细胞48例(40%),蛋白质0例(0%),上皮细胞0例(0%);B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58例(48.33%),红细胞110(91.67%),蛋白质28例(23.33%),上皮细胞8例(6.67%).A组标本的尿常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与B组标本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大,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患者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的污染,以提高检查结果的符合率.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