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
临河区地处巴彦淖尔市中部,现辖七个乡镇,168个行政村,10个办事处,人口52万,地域面积2354平方公里.临河区疾控中心结防科是临河地区唯一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单位,承担着临河区的结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再加上本地人口居住分散,基层卫生力量薄弱,使临河区结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加强结核病的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发挥临河区疾控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了三级防痨网络,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除村医参与督导外,另外还培训家庭督导员和志愿者督导员,各级人员均参与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管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超声影像.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2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情况、彩色超声影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包括9例慢性血栓的机化、10例亚急性的血栓以及33例的急性血栓.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血栓的机化具有更强的回声,亦可以看见形成侧支的循环;而亚急性的血栓具有稍强的回声;另外的急性血栓中呈现低回声或者均匀的无回声.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彩色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中该疾病的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胡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干预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每一位患者分别采用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的方法和常规采集方法行尿常规标本采集和检查,两种方法下采集到的标本分别标记为A组与B组.选择尿常规结果检出率情况作为判定依据,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查结果,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 A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8例(6.67%),红细胞48例(40%),蛋白质0例(0%),上皮细胞0例(0%);B组标本尿常规各项指标检出率:白细胞58例(48.33%),红细胞110(91.67%),蛋白质28例(23.33%),上皮细胞8例(6.67%).A组标本的尿常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与B组标本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大,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患者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的污染,以提高检查结果的符合率.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核磁有强大的磁场和要求准备严格,因此在进入核磁室内需做一些准备.在检查前,应做好核对制度.包括年龄、体重以及是否做过大型手术,体内有无金属钢板、螺钉、心脏起搏器,有无术后金属夹等.如遇体内有金属物品的病人应询问病人的病史及体内物品是什么材质.如钛合金和可吸收材质,是可以做的,如不是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做该检查的危害性.(有可能造成螺钉,钢板松动,金属导弹效应,生物效应,和产热灼伤组织.)如遇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
作者:魏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高传染、流行区.如何有效的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治疗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预防、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治疗原则和依据治疗指南,疫苗免疫接种是治疗和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作者: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10月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有7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4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2例,均由乡镇医院转来,转来时已经病危,导致救治无效死亡.对照组40例患者有52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入CCU病房救治,死亡10例,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玉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对2009年1-6月和2013年1-6月社会因素剖宫产的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对2009年1-6月和2013年1-6月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阴式分娩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差异有显著性(P〈0.01),201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9.1%、43.0%与2009年剖宫产率相比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2013年阴式分娩率为20.9%低于2009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志平;李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边远民族地区药品抽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抗真菌药物治疗,中医辨证分型给予口服汤药、中药熏蒸、外敷患眼等方法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2眼,好转的有9眼,无效的有1眼,有效率达95%;对照组20例20眼,其中治愈的有13眼,好转的有2眼,无效的有10眼,有效率达75.0%.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发展,预防形成严重后果和致盲,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汪文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T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约170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38.6%,为各类疾病的死因之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激烈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的演变等表现.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挽救频死心肌,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情观察、心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稽留流产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分为3组,各25例,联合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药物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单纯手术组:直接清宫.结果:联合组完全流产率高,出血时间短,出血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出血少,增加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间接减少清宫并发症.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应用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53例作为治疗组,单纯应用药膏联合祛毒汤熏洗70例作对照组,7天为一疗程,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有效率为57.1%(P<0.01).结论硝酸甘油药膏外敷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肛裂疗效显著.
作者:高洪升;韩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手术是食道癌治疗中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96例食道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希望由此可以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提高他们的机体恢复速度,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在儿科病房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衡性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31,P<0.05).治疗组的咳嗽停止与干湿啰音停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t=3.258,5.129,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过程中,将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显著,能够有效的治愈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
作者:顾育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收治195例肛周脓肿经行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中195例中50例切开挂线,145例切开全部治愈,跟踪随访几年无一例后遗肛瘘及并发症.结论 应用切开、切开挂线术能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疗程、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魏连刚;王斌;冯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compound anisondine,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5例123只眼,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A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A治疗组加用CA,疗程42d.治疗后随访3~8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变化,并观察CA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常规治疗和CA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21%和95.16%,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涛;邝国平;武正清;谢丽莲;刘茹;彭婧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搜集2010年2-4月到就诊的54例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人,分别在利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进行手术诱导,等到患者的意识消失以后再给予琥珀胆碱.一会之后再分别给各组患者2mg/Kg的丙泊酚、1mg/Kg的艾司洛尔以及1ug/Kg的瑞芬太尼.40秒后就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步骤.医务人员要及时.准确记录下患者进行诱导前、插管前及插管后一段时间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结果:将三组患者的进行各项步骤时的状况相比较,发现诱导前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插管后在一定时间内其收缩压和心率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P<0.05).另外,丙泊酚组和艾司洛尔组的患者在插管后的收缩压较大(P<0.05).丙泊酚组插管后的心率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的患者,要想有效地减小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就要在插管前40秒给予2mg/Kg的丙泊酚及1mg/Kg的艾司洛尔.
作者:陶加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手术处理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76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本次实验中,患者普外科疾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10.8d,住院期间切口感染2例,切口积液裂开4例,肺部感染2例,经积极处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我中心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管理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确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疗组在GLU、HDL-C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急诊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输血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新鲜的血小板已不能满足临床血小板输血的需要,冰冻血小板为临床应急血小板输注提供了方便,为探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对进行输注机采冰冻血小板5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输注有效31例,输注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2%其中血液病输注有效率为48.1%,恶性肿瘤输注有效率为45.6%,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62.3%,感染休克有效率为67.9%,创伤性大出血有效率为65.1%,认为输注冰冻血小板综合判断治疗效果较明显,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