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产前子痫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体会

宿彪

关键词:连续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 子痫, 剖宫产术,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产前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实施连续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麻的麻醉的方法.结果:连续膜外麻醉具有用药量少、应激反应小,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循环稳定的作用,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适用于产前子痫剖宫产术的麻醉.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为寻找佳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儿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对照组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等吸入治疗(常规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其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等指标均由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患儿FEV1(L)、PEF等指标治疗前没有差异性,患儿治疗后,两组患儿指标明显改善,实验组患儿改善效果更好FEV1(87.2±10.5VS70.1±8.2).结论:临床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患儿用药后副作用较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冬季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们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季是流感在南方地区的高发季节.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作者:曾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胸腹壁静脉留置针在头面颈四肢烧伤患儿的应用及体会

    头面颈、四肢烧伤后期治疗的患儿静脉穿刺较为困难.我科对63例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胸腹壁浅静脉输液,达到治疗的目的,避免了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留置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梅立春;侯芳;孟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社区0-3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0-3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先心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机会.方法 利用望诊、心脏听诊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0-3岁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的调查(包括初筛和复诊).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病例15例,总患病率为5.4‰.以室间隔缺损多见、其次是卵圆孔未闭.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影响要幼儿生存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疾病,应积极开展从孕期到婴幼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监测和干预方法的研究.

    作者:许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肝内复发再次肝切除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再次肝切除首次和再次肝切除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一次肝切除算起为57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25.5个月.结论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次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是目前唯一可获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作者:梁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通海县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情况

    目的:分析通海县近五年来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2012年居住在通海县辖区范围内980名未达婚龄母亲发生分布进行调查统计,在不同区域、民族、文化、职业中进行比较.结果:未达婚龄母亲发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数的62.65%;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小学文化为主;80%以上无职业或固定工作;未达婚龄母亲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均有不同比例发生.结论:通海县未达婚龄母亲的发生比例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深刻的反思,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刘亚萍;杨美英;文玉婷;岳佳;储秀玲;李芸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入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曲肽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静脉注射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以 2005年5月至2013年 7月收治的9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根据患者的伴发疾病、临床症状、出血诱因及胃镜检查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胃溃疡32例(占 33.0%)、胃癌16例(占16.3%)、出血糜烂性胃炎14例(占14.4%)、十二指肠溃疡10例(占10.3%)、食管静脉曲张8例(占8.2%)、不明原因8例(占8.2%)、食管癌6例(占6.2%),复合性溃疡、壶腹部周围癌、吻合口癌各1例(分别占1.1%).40.2%患者有明显出血诱因.83.5%临床症状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29.9%患者病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仅38.1%患者出血前有明显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 ,伴随疾病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和失血性休克.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镜检查,特别是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剑;陈杰;李小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6例隐裂性牙髓炎根管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隐裂性牙髓炎根管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3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5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根管治疗,并进行全冠保护,随访24个月,经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56例患者61颗隐裂致牙髓炎中,有55颗成功,占90.2%,有6颗失败,占9.8%,其中1颗因没有及时进行全冠保护,而造成隐裂性折裂,3颗原有根分叉病变,范围增大,2颗发生根分叉病变.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保护,可有效减少牙折裂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O中毒迟发脑病的健康教育

    CO中毒很常见,大家都很了解,但对CO中毒迟发脑病就不一定了解,其危害更了解甚少.我介绍几个病历,大家看看:患者 郭会龙 男 58岁 汾西县村民,2012年3月CO中毒,当时意识障碍,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未足疗程治疗,出院20日后突发反应性迟钝,智力减退,不伴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大小便失禁,在我院住院治疗9天,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针灸在治疗胃痛方面的临床实践

    目的:对针灸在治疗胃痛方面的临床实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铁岭市中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后的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后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要好,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的.

    作者:尹亮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视妇女生育期保健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析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特征

    宫颈癌与其致病因子----乳头状瘤病毒即HPV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提前防止宫颈癌的发生,通过观察妇科临床病例很有必要.首先了解有关病例的基本资料,然后通过研究采集的样本加以分析,介绍如何运用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得到结论.

    作者:刘志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剖宫产的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将其均分为三组,甲组接受改良式剖宫产治疗,乙组接受新式剖宫产治疗,丙组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三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甲乙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其中改良式剖宫产优点相对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露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6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轻重不一,增加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酒精和高甘油三酯血症[1,2].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2009 年 1 月至 2013年11 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小静;党胜春;崔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纳洛酮和氨茶碱联合交替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和氨茶碱联合交替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接收的呼吸暂停新生儿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6例.治疗组联合交替给予纳洛酮和氨茶碱,对照1组单纯给予纳洛酮,对照2组单纯给予氨茶碱.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两组对照组,联合交替治疗组的有效率96.2%明显高于纳洛酮对照组的有效率57.7%以及氨茶碱对照组的有效率61.5%.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交替使用纳洛酮和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使用纳洛酮或氨茶碱的疗效,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状腺手术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甲状腺患者,年龄30~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记录插入次数、成功率;S组测量仰卧位和垫肩后大密封压;记录入室5 min后(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和拔管前(T3)、拔管即刻(T4)的HR、SBP、DBP;两组插管后每15分钟记录SPO2、PETCO2、气道峰压;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喉罩密封压仰卧位时为(24.1±1.7)cmH2O,垫肩后为(22.1±2.4)cmH2O.S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G组(P<0.05).G组有10例(33.3%)呛咳.与T1 比较,G组T2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与T3比较,G组T4 时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P<0.05);S组T2、T4 时HR比G组慢,SBP、DBP比G组低(P<0.05)结论SLIPA喉罩通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安全、可靠,能达到与全麻气管插管一样的通气效果,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黄政坤;苏海丰;张云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旨在提升护理力度,优化护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共88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丽环;李光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应用分析

    目的:对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6小时内CT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在CT平扫上都呈现出大面积脑梗死超急性期间接征象,直接和间接征象的有21例患者.结论:CT平扫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景麟;周云;吕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

    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的药物有瓶装和袋装两种,根据病情往里加药后容易使其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连接输液管时药物有时从进气管滴出,造成药液浪费,至使给药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利用插瓶针保护帽阻止一次性输液器进气管滴药的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颖;蔡彬彬;岳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