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目的:探究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门诊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8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45例患者仅一次就获得满意的碎石效果,余下患者均接受了2-4次的碎石治疗,68例患者治疗后获得痊愈(85%)[显效7例(8.75%)[有效5例(6.25%)[无效0例,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发热现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于2天内消失.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法,因其无侵入性操作、高效、安全、患者痛苦小、远期疗效佳而在临床上备受推崇.
作者:王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褥疮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5月以来,来我院治疗的褥疮患者40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的关系.结论 :压疮护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
作者:黄兴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用药及卫生服务需求等,从而有效指导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防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内中老年500人,对其进行调查,数据用SPSS12.0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内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9%,其中合并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合并脑血管意外与心脏病的分别占到24.8%和25.9%.男女性别之间差异不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约71.9%的高血压患病者表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结论:社区内高血压患病者通常服药时间较短,服药次数及剂量等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需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相应的健康指导.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并对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提高医生对于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8名急性昏迷患者,对其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结果昏迷患者的表现较为复杂.在后期诊断中发现,198例患者中,急性中毒65例,脑血管疾病92例,低血糖36例,其他病因5例.经过有效的抢救后,148例患者意识完全恢复;47例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偶尔神智模糊;3例患者死亡.抢救总成功率较高,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急诊内科的昏迷患者常常临床表现比较危急,只有及时抢救患者才能脱离危险.并且,造成急性昏迷的原因也比较多,要注意区别对待.同时,急诊内科医生的诊断水平对于昏迷患者的抢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
作者:邓群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电视胸腔镜技术具有内腔镜技术更好的效果,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与微创手术.研究电视胸腔镜在手术中的应用对微创手术的发展具有总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电视胸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的得出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的结论,为电视胸腔镜在相关手术中的推广做借鉴.
作者:张振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典必殊滴眼液在门诊治疗眼钝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0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及妥布霉素滴眼液,观察指标:视力、眼部充血、角膜情况、前房炎症反应及前房细胞、瞳孔改变,分别予积分评价,记录治疗后1天、3天及7天后各积分下降百分比,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后1天及治疗后3天病情存在统计差异(治疗后1天:P=0.014,治疗后3天:P=0.037, 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在治疗后7天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976, Mann-Whitney U检验)结论:典必殊滴眼液在轻型眼钝挫伤的门诊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金琴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节育环并发症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34例,观察患者并发症类型症状,并进行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4例患者,15例疼痛,3例节育环异位,5例出血,17例感染,4例节育环下移,部分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提高放置节育环技术,定期进行检查并更换节育环,加强卫生意识.结论 规范节育环操作流程,普及卫生知识,定期更换节育环,可降低节育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卲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利福平注射液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我所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肺结核(初治)自费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治疗.对照组加用利福喷丁胶囊.实验组加用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老年初治)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
作者: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650例冠脉临界病变的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48例和介入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加介入治疗)202例.平均随访(3.95±1.24)年,观察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再次靶血管介入)的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靶血管需再次介入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药物治疗组(53.5%∶33.7%、15.8%∶9.2%、31.7%∶11.8%,P 值分别为0.000、0.015及0.000).Ke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2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王宝元;任长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崔建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经方合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小青龙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状况,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回访,观察患儿病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79.31%,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48.2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出现2例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1例患儿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结论 经方合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0名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同期的40名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作为研究对象,丢这些患者的病历情况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运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对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组患者与脑梗塞组患者的人像特点联想回忆、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和指向记忆,记录和统计测试的分值以及记忆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和脑梗塞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记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就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记忆障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非糖尿病科使用胰岛素泵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风险管理实施前(2012年7月-12月)与实施后(2013年1月-6月)的胰岛素泵安全使用率进行效果评价.将其按上泵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泵管理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在胰岛素泵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低血糖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 对照组34%,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0%,对照组为60%.结论:科外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何先凤;刘翔;应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佐以利湿法治疗40例,与西药消炎、止血治疗40例相对照,中药组平均止血天数为7.86天,西药组平均为10.127天.
作者:张祖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94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及早期诊断处理进行总结,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肺栓塞,38例患者为脑血管疾病,11例患者为急性中毒,7例患者为其他原因昏迷.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后,有74例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16例患者的意识恢复较好,偶尔会出现神志模糊的情况,4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74%.结论:在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抢救时,及早诊断以及对症治疗对患者的抢救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其病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膝关节镜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镜术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于相应护理后两组老年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观察组中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 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时,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功能锻炼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馥;许巍;胡丽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保肝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TBiL和AST浓度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采用口服双环醇治疗,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服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钱锡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每个省至少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地方病流行.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地方病的防治十分重视,组建了各级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这为控制地方病创造了基本条件.地方病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展防治工作也因此会遇到资金、交通、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对于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有更高的素养要求.可以认为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是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前提,是决定地方病防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了解和掌握地方病防治人员的素养状况,2012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对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素养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房静;黄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种主要手段,虽可见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极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现我院针对此现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有效透析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低血压的发生,从根本提高透析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多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GABA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模型,通过膜片钳技术,分析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视网膜双极细胞GABA受体活动上调,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左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BA受体的活动得到增强.
作者:姜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