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颖文;陈南官;梁其仲
温胆汤早期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所撰的<集验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组成.<备急千金要方>也曾记载温胆汤,系引用<集验方>.南宋陈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载有温胆汤,该方生姜剂量减少,加用茯苓、大枣.<集验方>的温胆汤药性偏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偏于清痰热,今人临床多喜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
作者:黄城琳;张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解热镇痛抗炎药大部分为非处方药,其药效较为温和,药效对症治疗效果较好,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过这也引起了大量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存在.因此本文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安全用药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了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物作用机理,之后详细分析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全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注意事项.
作者:杨云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A组,未输注胶体液)21例,呼吸衰竭16例,肾功不全14例,心功能不全9例,死亡5例.治疗组(B组,输注胶体液)17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7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早期液体输入量及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涛;王君艳;郭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羊膜穿刺术注入利凡诺,研究组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中完全流产85例,不完全流产32例,失败3例,完全流产率达97.50%;对照组产妇中完全流产65例,不完全流产42例,失败13例,完全流产率为89.1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5).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宫缩时间及宫缩至分娩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10.25,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能有效提高完全流产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产程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
作者:周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应用互动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在进行教育以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宣教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术前宣教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宣教的效果,便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护患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类别进行分析,能大大降低误诊率,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3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本组病种共有12个,分为四大类,内出血疾病患者为114例(49%),感染性疾病患者为85例(37%),肿瘤并发症患者为21例(9%),流产及误诊的患者有12例(5%).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由于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类别多样、发展快,因此需要准确分析和诊断病情,同时选用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缪敏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乳腺增生症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林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0名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外科的Kaprini评分要比内科的Kaprini评分高(P<0.05);患者D-二聚体大多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有Ⅰ型呼衰;经超声心动图与CT检查血栓部位主要位于右肺动脉;患者病死率为10.0%.结论: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外伤或骨折、高龄、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心肺疾患、妊娠和分娩等.肺栓塞病死率高,较难控制,提前预防、早期发现与积极治疗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
作者:王红宇;高艳娣;张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漳浦县成年居民血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漳浦县成年居民1045人,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血压、血糖.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比例为27.27 % (285/1045) ,高总胆固醇(TC )为13.97 %(146/1045)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7.89%(187/104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84%(176/1045).全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1.24%.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调查人群血脂异常(高TC和或高TG)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调查人群的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为男性、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慢性乙肝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BV-DNA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乙肝重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降低死亡,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春勇;刘占伟;宋建华;董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度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观察组2各19例,三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推拿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1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2采用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治疗后疗效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63.2%,观察组1总有效率78.9%,观察组2总有效率为84.2%.讨论:臭氧微创介入椎间盘消融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苗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LEEP手术后,宫颈创面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门诊收治的宫颈各种病变患者,经LEEP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术后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后予无菌纱布按压宫颈24小时后自取,作为观察组;一组仅用无菌纱布按压宫颈,24小时候自取,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情况、宫颈肉芽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及1阴道排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流液、流血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复查,宫颈创面肉芽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凝胶用于LEEP术后的宫颈创面,有益于宫颈的修复,是促进宫颈愈合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蔚;邵晓红;查之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42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42例患者均应用肠内营养,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营养指标改善,及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分析.结果:经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后,39例患者的总蛋白平均为(65.3±4.2)g/L,白蛋白(35.1±3.2)g/L,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前,总蛋白平均为(60.3±3.6)g/L,白蛋白(30.6±2.5)g/L,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3例在肠内营养1周~10d死亡.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使患者获得确切临床疗效.
作者:符玲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教育的概念,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包括个体化教育、群体教育,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其教育内容有哮喘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自我管理,与疾病的相关处理性问题技巧,提出应重视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使其更加多元化、可行.从医院走向家庭,使患者减轻痛苦,自我预防,并能得到更多医疗和护理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均进行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其中酮体采用了亚硝基铁氰化钠法,β-羟丁酸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β-羟丁酸试剂进行测定.比较其两种测定方法的阳性率.结果: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β-羟丁酸检测的结果为242μmol/L-2902μmol/L.β-羟丁酸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36例,阴性的患者有4例,血酮体测定呈现阳性的患者有29例,阴性的患者有11例.β-羟丁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血酮体测定的阳性率.β-羟丁酸检测更为有效.结论:β-羟丁酸与血酮体测定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任晓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和内涵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李国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吐血,是指血由胃而来,经口而出,甚则倾盆盈碗的出血病证.其血色鲜红或紫红,并伴有大便色黑.吐血,虽多属胃的疾患,但往往由于他脏的影响,而导致胃络受伤.如肝郁化火,脉络瘀滞,逆乘于胃,损伤阳络而发;饮食劳倦,脾胃受伤,气不摄血,血失所统而吐血;胃络瘀阻,血不循经,亦可发生吐血.
作者:魏江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种植体周围炎病例资料35例,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后,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对种植体周围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霍俊峰;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了解此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小学914名学生,发生流行腮腺炎20名,罹患率为2.19%,均分布在4、5、6年级.结论:此次发病是流行性腮腺炎在易感人群中的积聚性发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
作者:任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心脏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确诊甲减性心脏病11例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分析.11例中误诊为冠心病的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3例,结核性心包炎的1例,扩张性心肌病的1例, 更年期综合症的1例.多数患者确诊前未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
作者:唐乐毅;邹建;屈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