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菲
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作者对住院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整体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措施.
作者:周景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酵母菌,用API 20CAUX鉴定,ATB Fungus药敏板测定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测定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结果在123株临床分离株中,白色念珠菌为80株(65%),其他酵母菌为43株(35%).白色念珠菌对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73.3%、66.7%、63.3% ,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制霉菌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 100%、90%、100%,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为97.8%.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酵母菌的感染机会,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友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分析经乳晕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其中48例行经乳晕腔镜手术(观察组),42例行开放性手术(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增高,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疤痕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可靠.
作者:柳玉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能配合随访,接受跟踪调查.在我站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置入LNG-IUC,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结果:与LNG-IUC放置前月经量比较,放置后均有改善(P<0.05).放置后12个月与9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月经规律.子宫内膜厚度在LNG-IUC置入后3个月,明显薄于治疗前(P<0.05),内膜在3个月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以乳房胀痛、白带异常、轻微腹部胀痛等为主,随LNG-IUC置入时间的延长,而渐消失或减轻.结论:子宫内膜疾病采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可减少孕激素口服引发的不良反应,避免子宫切除,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
作者:孟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的护理质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我院建立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分别由责任护士、护士组长和护士长组成,此体系连续执行1年的时间,分析和对比执行前与执行后的效果.结果:护理质控体系前移之后较执行前,病区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上效果显著,因护理产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应用在临床护理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为应用.
作者:龚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本院儿科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为临床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海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8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头痛和发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结核杆菌侵入颅内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增生和渗出,诊断依据是头颅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清宫术对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稽留流产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分为3组,各25例,联合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药物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单纯手术组:直接清宫.结果:联合组完全流产率高,出血时间短,出血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用于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出血少,增加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间接减少清宫并发症.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整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着重对68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这68例患者当中有57例进行了十二指肠穿孔手术修补,剩余7例进行了胃大部切除,4例死亡.讨论老年人在患上了消化道穿孔过后单凭症状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应该在早期就进行确诊,尽快的准备手术治疗.
作者:张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基层超声检查的常见病种,但基层的超声科医生往往是由于非专业性,赚职性,有的只学习了三个多月就开展工作了,人员,设备,基础理论参差不齐,所以对于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存在概念不清楚,诊断不明确,混淆的情况,现我把近几年所检查的1580例卵巢非赘生性囊肿的病例作一个总结,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新鸿;曾润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 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工作质量.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儿科病房120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结果:儿科病房护士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太大;护理技术操作的高要求性;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欠缺;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应对各种考核;经常倒班;病人病情过重、上班时的书写工作太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太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 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 并从管理者角度给予儿科病房护士心理疏导,指导儿科病房护士渲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部门,他们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1]工作以及一次性材料的储存与发放,随着医院业务不断扩展,床位急剧增加,医院消毒供应工作量也相应增大,由于品种杂、数量多、供应广、流量大[2]、器械、物品、材料使用频繁,这造成物资管理工作困难.笔者针对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之间物资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慧君;张云平;王惠玲;赵贾;赵亚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83.3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及再复发情况.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建彬;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8例环枕畸形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 38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疗效.结论 经过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维持术后正确体位,及时全面评估病情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赵春华;段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情况,从而降低剖宫产发生机率.方法:对我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253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7.6%(253/673),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6.90%,新生儿窒息率为5.04%.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对产科并发症的预防,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宋雪梅;芦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医中药对于妇科带下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于脾虚引起的带下症患者,使用完带汤加减以达到强脾顺气、祛湿的功效;对于肾阳虚患者,使用内补丸加减以固涩止带;对于湿热型患者,使用止带方加减以达到清热利湿、杀虫解毒的功效.三种治疗方法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25例脾虚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均有所改善,12例患者完全治愈;18例肾虚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症情况均有所改善,9例患者痊愈;17例湿热患者经治疗,症状减轻,均有改善迹象,8例患者痊愈.结论 使用辩证治疗的中医中药能够使有效率高达100%,并且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优,在关于妇科带下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诗霞;刘佳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A组,未输注胶体液)21例,呼吸衰竭16例,肾功不全14例,心功能不全9例,死亡5例.治疗组(B组,输注胶体液)17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7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早期液体输入量及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涛;王君艳;郭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 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接受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26例( 45只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2.50±5.35)D,柱镜(-2.25±0.75)D,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1.0,平均0.75±0.36,术前佳矫正视力:0.25-1.0,平均0.58±0.37,术后佳矫正视力0.79 ± 0.30,达到术前矫正视力39只眼(86.7%),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35只眼(77.8%),随访 6个月,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数平均球镜(-0.75±0.75)D,柱镜(-0.55±0.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226±280)个/ mm2,术后6个月为(3088±312)个/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植入矫治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唐聪;钟景贤;刘春梅;周澄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门诊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80例患者临床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45例患者仅一次就获得满意的碎石效果,余下患者均接受了2-4次的碎石治疗,68例患者治疗后获得痊愈(85%)[显效7例(8.75%)[有效5例(6.25%)[无效0例,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轻微发热现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于2天内消失.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法,因其无侵入性操作、高效、安全、患者痛苦小、远期疗效佳而在临床上备受推崇.
作者:王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致病因素及防治对策,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产后出血患者占同期分娩患者总数的3.64%,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收缩力(58.57%),其次为胎盘因素(20.0%)、软产道裂伤(12.86%)、凝血功能障碍(8.57%).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孕产次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早筛查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提高产科生存质量.
作者:李伟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