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糖尿病患者康复医疗效果探究

肖龙英

关键词:糖尿病, 康复, 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康复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采用康复医疗法治疗3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3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均有所下降,且临床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经过康复医疗之后,显效24例(66.7%),有效12例(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基于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针灸按摩、耳穴疗法等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实行系统性康复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大大增强了患者的体力和精力,降低了血糖和血脂,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缓解护士心里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影响

    目的:1、了解缓解护士压力对提高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不同年龄段的护士,进行压力缓解前后工作质量情况的对照法.结果:缓解压力后护士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原投诉率均下降,护士工作效率,病员满意度明现提高.结论:缓解心理压力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88名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研究组,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与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而且还能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隋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从健康教育方面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辅助患者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8.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5%,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林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8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结合各项护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进行一系列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结论]81例患者有56例临床治愈,有18例临床好转,有7例治疗效果较差.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要兼顾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和正规的抗结核、降糖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愈后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在儿科病房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衡性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31,P<0.05).治疗组的咳嗽停止与干湿啰音停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t=3.258,5.129,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过程中,将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显著,能够有效的治愈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

    作者:顾育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福建省漳浦县高脂血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漳浦县成年居民血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漳浦县成年居民1045人,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血压、血糖.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比例为27.27 % (285/1045) ,高总胆固醇(TC )为13.97 %(146/1045)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7.89%(187/104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84%(176/1045).全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1.24%.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调查人群血脂异常(高TC和或高TG)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调查人群的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为男性、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鼻光疗法对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光疗法对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5例患有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3)给予糠酸莫米松200mcg/天及左西替利嗪5mg/天,持续一个月.实验组(n=32)给予对照组相同药物及剂量,同时一周两次鼻光疗,连续三周.我们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一个月及第三个月进行鼻炎结膜炎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鼻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鼻炎结膜炎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鼻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鼻光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提高了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金乌骨通胶囊与伊班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金乌骨通与伊班膦酸钠对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1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1组55例,给金乌骨通治疗;观察2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给等离子钙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进行2组间比较,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明显上升.结论:金乌骨通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伊班膦酸钠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晓勇;郑文奎;郭炳路;万英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北镇市2008-2012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北镇市缺碘地区居民户碘盐普及,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县9个乡镇中居民即时食用盐,应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含碘量.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1752份居民户盐样,其中合格1657份,不合格41份,非碘盐54份,碘盐合格率为97.59%,非碘盐率为3.08%,碘盐覆盖率为96.9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北镇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高,说明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主要措施的落实是到位的.

    作者:陈宇;汤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或磁共振成像找出靶点,在C臂X光机引导下行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好转率88.1%,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9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霞;谢生山;李欣如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铜川市某院2012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布情况,探讨医院疾病的监控重点,为医院今后做好卫生防治工作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医院病案室每日录入的病案首页为依据,按ICD-10标准分类,对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前5位死因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院按疾病构成动态,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张金婵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验证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卡孕栓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中随机挑选60例剖腹产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30例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遂即将卡孕栓1枚(1mg)放入阴道前壁下1/3处,用手指按压数分钟至药物溶解吸收;对照组不做其他特殊处置,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比较应用卡运栓对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的影响.结果术后及产后24h内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在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的微生物感染,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及心壁内膜.有时动脉内膜也可发生感染,导致动脉内膜炎.

    作者:崔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满仓;王玉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经验体会

    肺癌已成为目前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为首位.由于肺癌早期的隐匿性强,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此时肺癌患者大多体质虚弱,且多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失去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中医中药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徐振晔教授致力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及研究3O余年,近年来,笔者跟随徐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师从徐教授的体会及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袁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利福平注射液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情况,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我所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肺结核(初治)自费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异烟肼治疗.对照组加用利福喷丁胶囊.实验组加用利福平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盗汗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老年初治)疗效好、起效快、副反应少.

    作者: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二代杂交捕获(HC2)技术对1894例的分析

    目的:妇科宫颈Ca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是迄今已经肯定的少数DNA肿瘤病毒之一,HPV的存在就预示着宫颈Ca的存在.为了提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我院应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宫颈Ca及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对2482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HPV检查,采用HC2技术,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82例患者均满意.阳性患者共789例(阳性率31.8%),阴性患者共1693例(阴性率68.2%),阳性患者中232例进行宫颈活检.高危型HPV在慢性炎症、CINⅠ、CINⅡ、CINⅢ级以及宫颈病变中感染率分别为75.6%、92.2%、95.9%、100%、100%.结果: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HPV检查,其阳性率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符合率,其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成上升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2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高,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方法.

    作者:王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Tim-3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基因(Tim-3)是第一个被发现参与T细胞反应的Tim家族成员,选择性地表达在Th1细胞膜上,可作为区分Th1细胞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Tim-3抑制Th1型效应细胞反应,在T细胞分化、效应功能以及存在有Thl/Th2免疫偏离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和哮喘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4+T细胞是RA关节滑液组织中的主要炎性细胞,R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Th1型细胞因子也增多.RA患者CD4+T细胞Tim-3 mRNA的表达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多,并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和病情活动呈正相关,提示Tim-3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本文就Tim-3与R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晓凤;崔森;李占全;冀林华;柴克霞;杨发满;苏娟;袁霞;罗伟;尹启超;秦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比较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非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总计198眼,将其随机分为比较和实验组,各61例99眼.其中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为实验组,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为比较组.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手术源散光与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实验组的视力有效率为89.9%,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的比较组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7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源性散光为1.23±1.11,比较组的手术性散光源为2.43±1.4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比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62例

    老年骨质疏松是指50岁后开始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净丢失,属于一种正常矿化的骨骼单位体积密度降低状态[1].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关键是补充钙剂以对抗骨净丢失,传统补钙往往以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为主,由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主要在于骨钙吸收环节中的流失及破坏,因此补充钙多不能沉积成骨质,无法有效地达到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目的[2],本文就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进性观察分析.

    作者:何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