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急腹症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特征.多数因腹内脏器病变引起,如急性炎症、梗阻、穿孔、出血或绞窄等.还有的因外伤、暴力引起,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这就要求预检、分诊人员要熟悉引发急腹症的发病因素,掌握和识别各种腹痛的性质、特点和临床表现,在短暂的接诊中,通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色、表情、体位,询问病史及诱发因素等,尽快确定腹痛的病因,分析病变所在的部位,才能正确分诊,力争避免病人辗转各科延误治疗.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预诊,正确分诊,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才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池秀莲;单淑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初几分钟,对其进行复苏处理的配合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术前做好复苏物品、药品及人员准备.结果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8提高了7%、4~7分降低了5%、≤3分降低了2%.结论:剖宫产新生儿复苏成功与否,与物品的准备、正确的复苏技术、发生窒息的评估、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对比针刺颈椎病穴与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80例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穴组和夹脊组各40例,病穴组通过选取颈椎局部穴位加以针刺治疗;夹脊组不选取颈椎局部穴位而是单纯针刺夹脊穴,与病穴组形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病穴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有32例患者疼痛消失,只有6例患者遗留轻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中度疼痛、1例患者遗留重度疼痛,相较于夹脊组的11例、11例、12例、6例,病穴组改善疼痛的能力更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穴组患者经过针刺颈椎病变穴位后有21例患者症状缓解,17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其总有效率为95%,相较于夹脊组的7例、21例及70%,病穴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针刺范围更广的颈椎病变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根型颈椎病,其疗效和改善疼痛的能力要明显好于只做局部针刺处理的夹脊穴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6小时内CT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在CT平扫上都呈现出大面积脑梗死超急性期间接征象,直接和间接征象的有21例患者.结论:CT平扫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景麟;周云;吕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干由桥脑、中脑、延脑、构成,组成了人体神经系统重要的部分,生命活动中枢.当脑干出血时,直接威胁到了患者生命,其表现急剧,凶险,有发病快、变化快、治疗难、预后差及病死率高等特点.是神经科急重症之一,由于脑干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功能性的重要性,目前治疗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对出血量多,血肿破入脑室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ICU重症监护手段基础护理的成熟完善,以及更多辅助治疗手段的出现.
作者:孙蓉;仲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对本院近期引进的一批新护士开展经过改良的操作技能模式培训,探讨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推动新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招收的64名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一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传统组,另一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作为改良组,传统组采用的培训模式为科室培训、集中示范和考核的较为分散的方法,改良组采用的是示范、培训、考核、淘汰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培训时间为一个半月.两组护士人数均为32名,分组方法为随机分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做好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一体化的集中培训模式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的改良组,其护士的基础技能和理论水平均得到提高,该组的护士技能合格率为96.7%,病人的满意度为86.8%,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93.6,而采用传统的阶段分散式培训模式的传统组,其护士技能合格率为89.9%,病人的满意度为79.3%,,同事的综合评价分数为82.5,从数据上看,改良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其效果较为明显,护士的总体合格率较高,能够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
作者:逄海峰;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ERCP EST ENBD在胆总管结石部分合并阻塞性黄疸、胆原性胰腺炎、化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完善腹部CT,核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oniopancreato graph.MRCP)血生化检查行内科综合治疗,并行ERCP EST ENBD治疗,观察胆总管直径,总胆红素及胰腺炎的恢复等指标,结果:ERCP EST 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诊,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晓洋;桂若虎;郑新平;伍友兴;冷建辉;刘昌智;罗仁美;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应用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90例发生呕吐症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洗胃治疗组与对照组.洗胃治疗组60例进行洗胃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 洗胃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洗胃来治疗新生儿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具有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浓厚,所以对社会上的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能够让医疗服务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要逐渐从简单的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换,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患者大限度的得到好的医疗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药学监护的主要工作内容,然后分析医院药师在药学监护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9例宫颈糜烂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微波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微波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7.2%,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微波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畸形子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早期妊娠合并畸形的流产病例均采用药物流产方法,即:米非司酮75mg ×2(早50mg,晚25mg)口服,d3晨空腹米索前列醇600ug.结果 :完全流产率40/57(70.2%),不完全流产率15/57(26.3%),失败率2/57(3.5%).对15例不全流产、2例失败者行刮宫及吸宫术,手术操作容易,穿孔率及漏吸率0.B超用于诊断孕期畸形子宫准确率高.结论 :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较为理想,B超是诊断孕期畸形子宫较理想的手段.
作者:马海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药药学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以便为临床中药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总的来说,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机体及药物三个方面,为了提高中药药物的应用质量,建议加强药物因素控制,尽可能将药物选材到炮制期间的相关影响因素都控制恰当,终大化保障中药的效果.
作者:杨茂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漳浦县成年居民血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漳浦县成年居民1045人,测定人群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血压、血糖.结果 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TG)比例为27.27 % (285/1045) ,高总胆固醇(TC )为13.97 %(146/1045)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7.89%(187/1045)、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6.84%(176/1045).全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1.24%.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调查人群血脂异常(高TC和或高TG)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调查人群的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为男性、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2012年10月,全国报告布病发病病例达到了37018例.<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也明确规定布病是优先防治的国内16种动物疫病之一.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引起了全国专家的高度重视,纷纷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并下大力做好防控工作.本文以旗县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为研究,通过旗县布病的现状,分析旗县布病蔓延的主要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旗县防控布病的措施,以期为旗县布病的额防控提供指导.
作者:孙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通过采用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愈出院;5例形成了腹腔脓肿,经手术引流后,采取鼻肠管内引流减压、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和肠液回输,再加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十二指肠瘘患者,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同时配合生长抑素、谷氨酰胺、肠液回输治疗、影像学技术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治愈十二指肠瘘.
作者:余素华;陈三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整体护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现代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也制约了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是基础护理教学模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形成护理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操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相关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护理教学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抚顺城市高危孕妇高危因素的状况,为减少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抚顺城市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下简称建册)及孕28周前进行产前检查而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高危妊娠发生率依次为44.06%、43.66%、45.07%,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流产≥2次、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经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盆腔肿瘤等.结论 减少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2次)的发生,选择佳生育年龄、减少高龄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保定市南市区老人对社区服务站的利用情况,为基层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方法,在保定市南市区老年人聚集地进行访谈.结果:受访人员中部分人(8/24)没有去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少部分(4/24)人不了解社区服站的职能,极少数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偏见;大部分(16/24)老人曾经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小病一般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每年接受社区服务站体检;少部分(4/24)老年人经济条件优越,或单位提供体检,看病有报销,生病都去大医院.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南市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程度不高.
作者:艾萍;薛强;高文英;王建国;张艳茹;宋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以四肢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也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多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为主,早期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肌肉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多的疾病.
作者: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 n=50)、延迟复苏组(DFR,n=40)和假烫组(SG, n=10),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和72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细胞凋亡及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有少量Bcl-2表达,试验组于伤后6h Bcl-2表达高,且延迟复苏组高于即时复苏组(P<0.05),12h表达明显下降,24h下降至低;肝细胞凋亡率情况为:实验组伤后6h开始出现肝细胞凋亡,12~24h细胞凋亡率高(P<0.05 ).结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导致的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有关,缺氧促进肝细胞凋亡,Bcl-2可能参与了肝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长海;刘毅;张诚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