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泌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疗方法及分析

李徽

关键词:保守治疗, 分泌型中耳炎, 地塞米松, 氨溴索
摘要:目的:对分泌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1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者给予鼓室内注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显著优于对照组77.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型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冷沉淀凝血因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肝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例,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肝硬化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良好的纠正凝血功能效果.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米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具更有利于护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及控感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1013年 2014年来我院治疗胆囊炎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任娟;郑会芬;王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复术45例诊疗体会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究与分析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45例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45例传统疝修复术组与45例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复术组7天内出院的患者数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多37.77%;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26.67%.结论: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恢复较好,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刍议

    目的: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7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120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24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经过各自组治疗方式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再次复发次数与感染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经中西医结合防治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的总有效率,此外观察组再次复发次数以及单次感染的平均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有效减少感染次数,并缩短感染时间,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干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潮气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潮气肺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治和评估的作用.方法:对42例RSV肺炎患儿(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观察潮气流速—容量环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升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下降,与恢复期比较,RR、tI/tE、tPTEF/tE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则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RSV导致的肺炎在急性期时主要表现是小气道通气的受阻,在恢复期时,肺功能仍存在部分异常情况.潮气量是判断患儿肺功能状况、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组采用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补内环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定,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逐年增多,我国3/4的老年人在农村,只有做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做好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解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1 具体方法如下:1.1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农村老人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农村一村社65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46.2%没受过教育,小学文化程度占34.3%,初中文化程度占10.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58.9%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1],独居老人占60%,主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老人在家不仅要操劳家务,20%还要替子女看管小孩,因此农村老人的心理压力大,健康状况、生活状态相比城市老年人差些.1.2 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农村老人文化程度和生活能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不良反应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安全性稳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松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条件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58例失败原因分析及策略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循环血量,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危重患者保持循环稳定的可靠方法.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由于患者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更是深静脉置管中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王瑞烈;赵代军;黄发贵;梁昌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主要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及自我效能情况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方法:在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中,随机抽检2500个人,共发现183例(7.32%)糖尿病患者.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素养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配合实验室检查,提供患者糖尿病相关数据.结果: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直接影响的是健康素养,此外,健康素养可通过自我效能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产生间接影响.结论:将自我效能的理论应用于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以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为导向,能够全面、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国青;徐锋;丁玲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遗症中医针药治疗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针药治疗的预后情况,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经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56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中医针药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C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艾(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高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98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病患的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病患较对照组在病情治疗和恢复方面有较大的改善.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外科术后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术后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科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肿瘤术后药物性肝炎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51例患者中男性对于女性,大部分在术后一周发生,年龄在70岁以上者占了50%以上,为56.86%(29/5D;引起本次研究病症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类、抗肿瘤药、中草药及解热镇痛药等;对相关因素分析可知,术前长期饮酒或者HBsAg阳性患者极易引发肝功能损害,而术前新辅助化疗引发肝损害则为严重.结论:肿瘤外科术后药物性肝炎病因主要与用药类型、术前长期HBsAg阳性、长期饮酒、年老、术前新辅助化疗等有关,临床诊治必须对这些因素加强重视.

    作者:高晓鹏;董剑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产妇作为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全面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手术时间以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9.38%)患产褥病,其患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全面个人护理进行孕妇产后大出血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其满意度有所提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施行人性化护理,明显改善了护患关系,在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满足心血管患者的身心需求,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靳琳琳;靳菲菲;朱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鉴别诊断与临床治疗的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为特征,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9.本病绝大多数见于中年女性,40~60岁患者占85%~90%.起病隐匿、缓慢,早期症状较轻,瘙痒为本病常见的初发症状,常在黄疸发现前数月至2年左右出现,少数患者瘙痒与黄疸同时出现,先有黄疸后出现瘙痒者少见.黄疸出现后尿色深黄、粪色变浅,皮肤渐有色素沉着.因长期肝内胆汁淤积导致分泌和排泄至肠腔的胆汁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可有脂肪泻和脂肪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出现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出血倾向(维生素K缺乏)等.由于胆小管堵塞,血中胆汁含量和胆固醇持续增高,可形成黄瘤(为组织细胞吞噬多量胆固醇所致);黄瘤为黄色扁平斑块,常见于眼睑内眦附近和后发际.当肝功能衰竭时,血清脂类下降,黄瘤亦逐渐消散.

    作者:付岩;王鸿东;郝汶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