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朱松良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
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不良反应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安全性稳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钼靶、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通过钼靶、B超检查对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被我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36例病例,以所有患者的钼靶、彩超等医学影像资料以及患者病例诊断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结果:病灶直径超过2.0cm(含2.0cm)的85例乳腺癌患者其B超诊断率为84.71%(72/85),钼靶诊断率为82.35%(70/85),两者诊断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小于2.0cm的51例乳腺癌患者其B超诊断率为74.51%(38/51),钼靶诊断率为68.63%(35/51).两者诊断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钼靶与B超进行联合检查,总有效率为91.78%(1214/136)结论:通过钼靶与彩色B超对于乳腺癌进行检测,各有检测优势与不足,两者检测诊断率无明显差异,而通过钼靶与B超联合检测乳腺癌可有效提高软腺癌诊断率.

    作者:蔡小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儿漏斗胸的经验分析

    目的:了解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儿漏斗胸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应用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漏斗胸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伴有食道裂孔疝婴幼儿同步施以食道裂孔疝修补术,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同步予以先心病根治术,伴有肺囊肿婴幼儿同步给予肺叶切除术.结果:在对57例婴幼儿进行治疗后,效果很好,均无死亡.术后除合并肺炎1例,56例婴幼儿恢复良好.开展随访工作,持续1年,1例婴幼儿胸廓出现局部凹陷现象,其余患者胸廓均表现良好.结论:针对先天性漏斗胸而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钢板胸骨悬吊术,能够有效矫治婴幼儿漏斗胸,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隐学习在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内隐学习于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100名高职护生当作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护生各为50名,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学习的方式,观察组采取内隐学习的方式,经干预后利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以及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来实施调查.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干预,观察组一般性自我效能、考试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等方面均比对照组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生课堂教学效果、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比对照组好,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高职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内隐学习,不仅可有效弥补在传统教学中所存缺陷,同时还可有有效改善与发展护生一般自我效能、考试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等方面的实际状态,提高其技能成绩以及理论成绩,继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李喜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中医脑病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脑病护理干预),应用Barthel指数法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在60分以上者(53.3%)明显高于对照组(28.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降低致残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锡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应用高、低频探头联合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胆固醇息肉26例,胆囊腺肌增生症5例.胆囊腺瘤3例.以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病变为共同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雪梅;丁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

    目的: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饮食指导,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我科2013年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选出60人进行饮食指导和跟踪,然后进行宣教对比.结果:患者及其家属遵守了基本的饮食原则,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其中1个病人由于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5例患者由药物治疗改为透析治疗,其他患者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以及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原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作者:吴玲;张凤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其中VAP患者23例,非VAP患者43例,诊断当天两组CRP、PCT和CPIS差异,诊断后第28天比较VAP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分析.结果:VAP患者CRP、PCT和CPIS高于非VAP患者,CRP诊断准确度较低(AUC=0.68),PCT和CPIS具有中等准确度(AUC=0.81,AUC=0.75),联合应用CPIS和PCT,诊断特异度提高至79.1%.VAP患者死亡组PCT和CPIS明显高于VAP存活组,联合应用CPIS和PCT,特异度提高至78.6%.结论:CPIS和PCT有助于VAP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二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特异度,更具实用价值.

    作者:徐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80例确诊为CAP、84例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达到SIRS水平,采取免疫荧光法对CAP与肺结核患者的PCT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按曲线下的面积评价PCT对CAP以及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AP患者的PCT水平明显要比肺结核患者的PCT水平高,P<0.05,通过对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CT在肺结核病人痰涂阳和痰涂阴两组中的差异并不明显.绘制ROC曲线之后,曲线下面积为0.923,95%可信度为(0.844,1.000),在0.20mg/ml的临界值时,其灵敏度是85%、特异度是86%.结论:在0.20mg/ml的临界值时,降钙素原对于达到SIRS水平的CAP与肺结核患者具有极好的诊断价值.但PCT对肺结核痰涂阳与涂阴者没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俞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7例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采取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的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为14例,对照组患者为1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的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在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好转人数为7例,实验组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好转人数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53.8%,85.7%;结论:临床治疗上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使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高志强;张日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话交流及细心的观察等方式调查分析我院骨科2013年收治的21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表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老年骨折患者在住院的不同时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通过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生活质量及医疗效果得到提高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外,应充分重视其心理活动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黄子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鼻饲营养供给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密切监测和观察,并实施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结果:以上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14例发生了死亡,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和治疗有效的人数人别为18例、22例、3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72/86),死亡率为16.28%(14/86).结论:在临床上重视并加强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并发症,并且提升临床治疗成效.

    作者:曾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在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性护理后,恢复良好者44例,占73.33%,中度残疾8例,占13.33%,重度残疾6例,占10%,死亡2例,占3.33%,护理效果满意.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实施精心、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效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多排CT扫描对职业性尘肺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整理、收集我院诊断尘肺病壹期、二期、叁期患者胸部CT扫描影像资料共60例,分析该组病例CT影像表现.结果:胸部CT扫描应用于尘肺病诊断中对肺部原发尘肺病结节及其肺部伴发病变、肺部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良好诊断价值,但对诊断分期有一定因无标准片,而有一定限度.结论:胸部CT扫描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是对普通X线高千伏胸片的有力补充,是尘肺病及其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客观影像依据.

    作者:袁铭;蔡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给药;对照组给予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6.06%、对照组33.33%;研究组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各时间段血糖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糖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提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为满意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作者:槐永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精确性验证

    目的:验证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方法:采用国产的体部定位框架,STAR-2000型三维TPS系统.定位时用魔十字加以联合体部定位框架同时定位,CT扫描结束时在肿瘤中心层利用激光灯标出体表标记并记录对应定位框架Z轴坐标,与魔十字定位和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后用胶片照相法检验靶中心坐标的误差.结果: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有时达10mm,魔十字定位误差在2-4mm,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经胶片照相法检验误差在2mm..联合定位误差一般在2mm内,可省去胶片验证.结论:立体定向框架定位时因多种原因影响,需与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和校正.

    作者:尹忠文;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对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可尔依”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观察组行双腔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两组患者均加用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患出血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盆腔积液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在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术后盆腔积液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终止妊娠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烨;吴爱辉;苏红春;袁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护理上的应用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以其优越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徐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院消毒灭菌物品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院消毒灭菌物品一体化管理,以降低管理成本,并实现设备物资等资源的共享.方法:自2012年起,我院消毒供应室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集中处理我院所有的消毒灭菌物品,并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对各科的分散处理进行比较.结果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缩减了管理成本.结论:一体化的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促进消毒供应室职能的发挥,对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益有益.

    作者:袁居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