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徐飞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其中VAP患者23例,非VAP患者43例,诊断当天两组CRP、PCT和CPIS差异,诊断后第28天比较VAP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分析.结果:VAP患者CRP、PCT和CPIS高于非VAP患者,CRP诊断准确度较低(AUC=0.68),PCT和CPIS具有中等准确度(AUC=0.81,AUC=0.75),联合应用CPIS和PCT,诊断特异度提高至79.1%.VAP患者死亡组PCT和CPIS明显高于VAP存活组,联合应用CPIS和PCT,特异度提高至78.6%.结论:CPIS和PCT有助于VAP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二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特异度,更具实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诊断分类,适用于具有原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患者.Copd护理计划的终点在两种疾病上,即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指肺泡壁发生了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给在年龄和劳累水平上不该发生呼吸困难的人造成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指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极少数病人存在以上一种疾病,大多数人具有两种疾病的综合表现.在病情稳定时期所共有的表现:1、呼吸道萎陷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越是尽力呼吸,呼出的越少).

    作者:李亚男;张秀利;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入我院小儿内科进行诊断治疗的60例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以7天为一个疗程,所有患儿均进行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患儿确诊支原体感染后,使用阿奇霉素为患儿进行静脉给药,当患儿的症状得到控制后,使用阿奇霉素口服用药.结果:患儿中5~10岁的年龄段比例大,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临床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刺激性的咳嗽,早期发病还会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体征,通过金标法进行检测,明显发现患儿血清抗MP-IgM呈现很高的阳性比例,而血常规的检查发现患儿白细胞大多是正常的.对患儿进行胸片的检查可以发现患儿单侧或者双侧肺部出现片状的阴影,有些患儿还会发生肺外的合并症症状.对60例患儿均使用阿奇霉素[10 mg/(kg·d)]进行治疗,对一些有肺外并发症的患儿进行相关药物的配合治疗,经过7天的治疗,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患儿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容易发生于5~10岁的年龄段儿童,患儿一旦出现发热并伴随着刺激性的咳嗽症状,如果早期治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使用金标法进行检测,对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看是否呈现阳性来确认诊断.

    作者:付龙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我院2010至2013年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

    目的:汇总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分析用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至2013年全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居首位,芬太尼制剂、吗啡缓释片用药频度居前列.结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医务人员应注意及时掌握和更新麻醉药品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学坤;刘文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进展

    目的:总结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近年来的护理进展.方法:通过回顾近几年的文献,分析与综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进展.结果:与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但预后良好,临床上加强护理在促进新生儿黄疸康复中其重要作用.

    作者:纪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耳鼻喉科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216例,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变化.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正确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腔自我护理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复发率和患者对护士满意度.

    作者: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护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的80例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形式对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本组患者的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慢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后,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显著提升,与教育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发生率均较教育前有显著下降,P<0.05;教育前,老年人控制体重的人数为18例(22.5%),教育后有57例(71.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疾病常识,有助于帮助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切口妊娠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总结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CSP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28.5±2.0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均有停经史,4例患者停经后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3例患者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1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2例行局部压迫止血后予米非司酮口服.余7例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全身应用后行清宫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HCG值至正常范围.结论:综合患者病灶大小、阴道出血量、子宫切口厚度等指标制定子宫切口妊娠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大出血,降低刮宫风险,并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育龄期妇女月经期放置6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镇采取六种宫内节育器避孕的育龄期妇女共210名,分别为GyneFix330、TCu380A、MLCu375IUD、V型带铜节育器、爱母环和母体乐,对比分析各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六组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副作用进行对比,发现GyneFix330的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小,但育龄期妇女在对宫内节育器进行选择时,也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结论:GyneFix330宫内节育器相比其他五种宫内节育器节育效果明显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鲍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 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感染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与患者静脉注射红霉素,研究组给与患者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分别为78.05%、26.8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阿奇霉素进行祛痰、平喘、消炎,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进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到我中心进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共计3600余例,同时诊治30例计划生育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并发症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特点分析.30例患者中,有13例为宫内节育器(IUD)发生异位,占43.3%;有5例为既往开腹结扎后出现腹部疼痛,腹腔镜下探查为大网膜粘连于原腹部切口疤痕,占16.6%,12例为上环后带环异位妊娠,占40%.30例患者中有23例在手术中发生出血,出血量为3ml~10ml,而平均出血量为7ml;患者住院时间为2~7d,平均住院时间为(4.15±0.58)d;有5例患者在结扎后出现疼痛,患者在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5ml;所有患者30例均应用了腹腔镜进行治疗,并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难以到达部位的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一并治疗盆腔其他疾病,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前尿道损伤病患,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9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进行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指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50.0%,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婴幼儿口腔保健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婴幼儿进行口腔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146例婴幼儿进行相关的空腔保健护理工作,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73例婴幼儿进行早期的口腔保护教育及护理,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护理,并未对其给予特殊的口腔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婴幼儿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2.71%和12.33%,龋的平均个数为2.0个和2.89个.两组患者的错颌畸形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进行口腔保健护理的实验组其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口腔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因此在婴幼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口腔保健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与展望

    耳聋是常见的感觉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与遗传等多种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临床数据显示,遗传因素所造成的耳聋约占所有先天性耳聋的50-60%,目前已发现有超过120个与不同耳聋相关的致病基因[1],而且遗传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与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在新生儿中普及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与诊断听力障碍的重要措施,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获得一致认可.但是,单纯的听力筛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迟发型耳聋、药物性耳聋等在出新生儿生时听力指标正常的耳聋疾病,因此,近年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开展了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本文中将探讨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对将来工作的展望.

    作者: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不良反应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安全性稳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松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主要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及自我效能情况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方法:在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中,随机抽检2500个人,共发现183例(7.32%)糖尿病患者.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素养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配合实验室检查,提供患者糖尿病相关数据.结果: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有直接影响的是健康素养,此外,健康素养可通过自我效能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产生间接影响.结论:将自我效能的理论应用于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以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为导向,能够全面、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国青;徐锋;丁玲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目的:建立卡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寻找到适合的实验诊断方法,并了解丹参酮对PCP的治疗效果.方法:把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地塞米松免(或地塞米松+丹参酮)皮下注射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arinii),8周后处死动物,收集肺组织,采用镜检法和PCR对大鼠肺组织进行检测.结果:采用Giemsa镜检法可在肺组织查见P.carinii滋养体或包囊,阳性率为70% PCR法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85%.注射丹参酮可以缓解PCP症状,降低P.earinii检出阳性率结论:地塞米松可成功诱导PCP模型,丹参酮可缓解PCP相关症状,相比镜检法,PCR对PCP的诊断敏感性很高,特异性较好,能够用于PCP早期诊断.

    作者:屈英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洗手体会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配合.

    作者: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通过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对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吸氧,抗感染,解痉,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疗法进行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进行描述.6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出院随访未有严重的症状发生.加强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对病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识,让患者主动协调与医生和护理指导,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