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

徐飞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ICU接受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其中VAP患者23例,非VAP患者43例,诊断当天两组CRP、PCT和CPIS差异,诊断后第28天比较VAP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分析.结果:VAP患者CRP、PCT和CPIS高于非VAP患者,CRP诊断准确度较低(AUC=0.68),PCT和CPIS具有中等准确度(AUC=0.81,AUC=0.75),联合应用CPIS和PCT,诊断特异度提高至79.1%.VAP患者死亡组PCT和CPIS明显高于VAP存活组,联合应用CPIS和PCT,特异度提高至78.6%.结论:CPIS和PCT有助于VAP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二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特异度,更具实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不规则阴道出血病理结果的相关情况,探寻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以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为后期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作用.方法:对2012-2013年期间因不规则阴道出血来院接受诊治的817例病人的病理结果进行全面性的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这817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发现,大多数是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内膜出血为主.结论:处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阶段的患者较多,不论是哪个阶段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都以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为主要病因,绝经后患者也同样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内膜出血为主,但癌症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且绝经时间越久,患癌几率越大.

    作者:金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应用自控镇痛观察与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采用自镇痛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患有大面积烧伤的病人100例,对其采取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结果:临床自控镇痛和护理之前的VAS评分为8.53±0.59分,镇痛以后的2h、4h、8h、21h、48h的时间点评分全部在4分以下,显著低于镇痛之前(P<0.05).100例病人在自控镇痛期间意识一直保持清醒安静.9例病人由于气道烧伤,造成气道黏膜水肿,采取气管切开.自控镇痛之前的MAP和自控镇痛以后的各个时间点的MA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02全部>95%,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一共有11例,没有其他严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采用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造瘘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进行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护理,术后作好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得根治性切除.有1例造瘘口局部坏疽,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2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扩肛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王丽霞;马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莫沙必利,每次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3次阿普唑仑,每次5mg,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43.33%和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暖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评分(5.80±3.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7±5.10)分(P<0.05);不良反应率仅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副作用少,综合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作者:田传红;汤明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在使用中,虽剂量相同但也会在患者身上出现不良反应.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中,使用正常的药剂量,但和治疗目无关的药物或者因药物相互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药物反应,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医院对患者临床用药时,需要全面的考虑,根据用药史,和病例对症下药,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在临床学中,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是对患者用药的前提,也是其核心.儿童的身体状况不比成人,抵抗药物治疗的能力相对较弱.一般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不合理的使用药剂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儿童更可能产生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据统计,婴幼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概率约6%至7%之间.概率更高的是新生儿,可达25%.儿童使用药物的整个过程都会存在此问题,对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易及时发现.

    作者:姚丽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9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颌枕带牵引、推拿、中西药、导引锻炼等方法治疗颈椎病196例.结果:临床治愈83例,显效75例,好转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孙锦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酶诱导和常规光疗手段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血浆胆红素水平是判断胆红素脑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严重者需要光疗及换血治疗.使用肝酶诱导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浆胆红素.本实验评价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检索数据库,获得关于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结果:联合光疗组相对于单纯光疗组新生儿,平均光疗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没有发现苯巴比妥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光疗时间,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并应进行较长期的随访研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核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核磁共振弥散成像(MR 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样选取6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患者发病6h采用DSA、CT、DWI方法进行检查,分析研究结果.结果:单支动脉狭窄者17例,多支动脉狭窄34例,未发现血管狭窄11例,CT检查9例异常,24h小时DWI阳性患者中,7例出现短暂性出血现象,31例出现脑血栓现象,且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DWI阴性患者中,21例显示为短暂性出血现象,4例为脑血栓.结论:这三种诊断方法相比较,其中DWI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率,可明确判定脑梗死以及TIA疾病,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手术操作方法,其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滕广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6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阴道探头连续三个月跟踪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排除宫腔粘连、残留等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观察子宫内膜修复周期. 结果,在研究的106例病人中,4例病人出现残留症状,2例病人出现宫颈粘连,1例发生吸空和漏吸等人流术后并发症,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某修复周期有很好的判断,并能及时发现细微病变,患者痛苦小,有利于临床治疗,建议推广.

    作者:岳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手术在小儿胃肠外科危机重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小儿胃肠外科危机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胃肠外科危机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危重评分及术后的PH、PT及痊愈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术前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H、PT及痊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小儿胃肠外科危机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与丹参粉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比较分析氯吡格雷与丹参粉针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C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B组予以丹参粉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治疗CCCI疗效优于丹参粉针剂,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对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p<0.05),治疗后心肌肥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心肌肥厚度.结论: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成智;夏良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CIN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HPV感染CIN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患者且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的患者合并高危HPV感染者266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1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130例;CIN Ⅰ-Ⅱ、CINⅡ合并高危HPV感染者13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64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CT和HPV检测结果统计,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针对无论是CINⅠ还是CINⅠ Ⅱ、CINⅡ患者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结论:微波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加速创面结痂形成、脱落,促进炎症等损伤粘膜和脱痂后创面的更新与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清除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既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尔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医患的原因,并形成有效的方法措施运用.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用人性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减少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风险[1-2].结论:使用优质服务在妇产科中的运用,并针对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焕琴;冀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11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4例,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和西咪替丁,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经过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98%,对照组总有效率75.44%,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西咪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月份产妇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结果: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加产妇满意度.

    作者:陆玲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2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加用孕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对182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选择其中的92例加用孕激素治疗作为观察组,另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1.6%,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加用孕激素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分析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2 2014年就治于我院的19例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9例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10例在采用氟康唑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 AART)的基础上加以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别将以上命名成两组:氟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氟康唑组显效的患者1例,占该组总人数的11.2%,有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3.3%,无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5.6%,总有效率为:44.5%;两性霉素B组患者显效的患者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30.0%,有效的患者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50.0%,无效的患者2例,占该组总人数的20.0%,总有效率为:80.0%,两性霉素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氟康唑组高(P<0.05).氟康唑组头痛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7例,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为77.8%,两性霉素B组的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有6人,所占比例为60.0%.两性霉素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氟康唑组低(P<0.05).结论:虽然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不能将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完全治愈,但是疗效也比较显著,可以用于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在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李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