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

陈慧敏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 饮食宜忌, 饮食护理, 宣教
摘要:目的: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饮食指导,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我科2013年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选出60人进行饮食指导和跟踪,然后进行宣教对比.结果:患者及其家属遵守了基本的饮食原则,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其中1个病人由于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5例患者由药物治疗改为透析治疗,其他患者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以及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红外线用于治疗面瘫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俞乔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坏死,造成冠状动脉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出发,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现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潮气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潮气肺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治和评估的作用.方法:对42例RSV肺炎患儿(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观察潮气流速—容量环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升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下降,与恢复期比较,RR、tI/tE、tPTEF/tE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则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RSV导致的肺炎在急性期时主要表现是小气道通气的受阻,在恢复期时,肺功能仍存在部分异常情况.潮气量是判断患儿肺功能状况、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在腕管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腕管综合症患者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27.94%,好转45例,占66.18%,无效4例.结论:腕管综合症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王海云;李长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肠胃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肠胃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多潘立酮和胰酶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消失,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中的治疗有效率是70%,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胃消化不良的新生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患儿使用多潘立酮和胰酶散,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治疗患儿的症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永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CRP、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CT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短期临床疗效好.

    作者:白士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研究;方法:随机在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抽取12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是采用西医治疗,通过观察2组后的治疗效果,来分析中医治疗研究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3.0%,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2.2%,对照组患者总体的有效率为68.0%,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9.0%,通过对2组治疗的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并且它的安全性较高,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研究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管梦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就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输血的100例病患,基于其输血的先后顺序,随机将100例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基予以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来予以输血治疗.观察组病患则基于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对各流程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就两组病患出输性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与医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输血病患中有1例发生输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为2.0%,未发生医患纠纷;对照组输血病患中有7例发生输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为14.0%,有8例发生医患纠纷,其发生率为16.0%,从两组数据来看,观察组输血控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所获结果来看,对于输血病患进行必要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不仅能够使病患输血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使病患输血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得到降低,便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确保输血的安全和输血病患的生命安全.

    作者:欧阳忠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育龄期妇女月经期放置6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镇采取六种宫内节育器避孕的育龄期妇女共210名,分别为GyneFix330、TCu380A、MLCu375IUD、V型带铜节育器、爱母环和母体乐,对比分析各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六组育龄期妇女的避孕效果、副作用进行对比,发现GyneFix330的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小,但育龄期妇女在对宫内节育器进行选择时,也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结论:GyneFix330宫内节育器相比其他五种宫内节育器节育效果明显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鲍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喘灵、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舒喘灵、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70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使用扑尔敏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74.29%,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中复发概率为5.71%,对照组复发概率为22.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复发概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对股骨颈顾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林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知识掌握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优化患者知识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状态

    目的:通过对治未病思想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干预结论:对亚健康的防治,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从而远离亚健康.

    作者:董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阴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现状初探

    目的: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总结近5年的培训现状、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培训效果显著,近5年共培训123090人,考核合格的共122550人,培训合格率为99.56%.结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多元化,改进考核方式.

    作者:徐洁;杨君;韦志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提高临床麻醉安全的思考与创新

    麻醉是医院手术中常用到的方式,麻醉安全是手术中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危,对医院的声誉也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手术中,要提高临床中麻醉的安全,首先要从影响麻醉安全的因素来出发,找出提高麻醉安全的措施.

    作者:郑宪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以减少不安全用药的情况,提高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600例处方进行审核,找出不合理处方,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一共发现68例不合理处方(11.3%),其中不合理处方中药物的类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以及肠道外营养用药;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前三位依次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以及溶媒用量不当.结论:应严格规范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靳灵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固精缩尿金樱子

    相传,有兄弟三人都成家立业了,兄弟妯娌之间倒也和睦团结.美中不足的是,兄弟三人中,老大老二虽然娶了妻却没生子,只有老三生了一个儿子.那个时代的人,把传宗接代看作是人生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一家三房个个都把老三的儿子当成掌上明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掌上明珠在全家人的呵护之下也长大了.长得还不错,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憨憨实实的一个小伙子.老哥仨急着给孩子说媳妇了.可是媒人请了一个又一个,谁也说不成这门亲.原来左邻右舍都知道,小伙子虽然样样都好,就是有个见不得人的病:尿炕.谁家姑娘都不愿意嫁个尿炕的丈夫.老哥仨商量了半天,别无他法,先给孩子治病吧.全家人到处寻药问医,郎中请了一个又一个,药吃了一剂又一剂,却总不见效.全家人天天唉声叹气地愁死了.

    作者:任旻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对跌倒的效果,从而为病人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神经内科接诊的老年病人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包括改善病区环境、加强跌倒风险评估及强化护理人员防跌倒意识等,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跌倒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7例,发生率为12.00%,研究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0.89%,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减少跌倒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淑会;李莉;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要所收取的70例SAT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3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组患者进行血红细胞的沉降率(ESR)、血清游离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的甲状腺素(FT4)、高敏促进甲状腺激素(sTSH)、6h摄碘率(RAIU/6 h)及甲状腺核素的扫描,所有实验组患者都要进行超声检查.对32的对照组成员只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根据TH与RAIUP6h的检验结果呈分离现象和显像为阳性,通过实验室的核医学诊断的SAT阳性率94.8%,超声诊断阳性率79.5%,可以发现核医学诊断出来的阳性率要员高于超声的诊断结果(P<0.05),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使用之后诊断率达到了100%.而超声测定的结果表示实验组的甲状腺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甲状腺的功能与形态的诊断来确诊甲状腺炎,单一的核医学检查和超声检查都有漏洞,将两者相结合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作者:许晋宏;冯俊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葛根素、小檗碱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中药葛根素、小檗碱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为临床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水平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HCG兴奋试验后,分别用小檗碱、葛根素、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治疗时间为4周,于用药后的第29天,处死全部动物.后睾丸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F-1表达,并拍照.结论:HCG兴奋实验成功,葛根素、小檗碱降雄激素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是通过间接途径减少雄激素的合成,有通过SF 1影响睾酮合成的趋势.

    作者:龚丽红;田晓宁;赵秀玲;胡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