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士先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3年2月 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9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护理工作人员手术之前全面的心理护理以及细致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护士积极与麻醉师以及医师进行配合,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并发症防治工作.终麻醉以及手术完成比较顺利,效果显著.除了2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转开外腹之外,其余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都要比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要短.结论:围术期的手势配合以及专业护理是保证对患者成功麻醉以及手术的关键.
作者:柏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推动医院药物咨询工作的展开,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8月我院药物咨询的案例295例,并对其整理和归纳,分析来我院咨询的人群构成、咨询药物类别、药物咨询的内容等,总结体会活动开展的意义.结果:咨询多的是心血管药物,来咨询的人群主要是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家属,咨询的内容涉及到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特殊人群、药物的基本信息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等.结论:医院开展该活动,可以使患者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的用药,提升了药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药师工作的认可,这类活动值得医院在其他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50例高热惊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并且辅助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中采用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中的止惊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有明显的提升,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洛芬混合液直肠给药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治疗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珍珠;杨益平;陈梦玉;项燕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在医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于感染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在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总结经验.方法:分析88例心内科患者入院治疗时发生感染的情况,对心内科患者感染的人数,从年龄、感染部位、感染内科的相关管理部门等都做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原因,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对本次入院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作者:张庆红;孙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优选方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0.4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33例;观察组应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20例.观察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在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的发展具有意义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推广此治疗方法.
作者:尹遇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汤,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候群、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全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从2011年2月 2013年10月进入我院感染科诊断治疗的300例感染患者,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式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50人,一组进行微生物检测之后的有针对性的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凭借医生经验直接用药的治疗,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感染控制效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150例患者患有重度感染与中度感染的比例要明显比对照组少,可见微生物检验可以充分确定感染的病因,对于感染控制具有实际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两组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应用于医院感染的临床控制,对患者病原菌的监测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检验可以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使临床的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微生物检验在医院临床的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叶正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半城市化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现状.方法:178例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干预和规范管理后,观察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对本病的知晓情况.结果: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使得患病血压明显下降,规范化管理率84.36%,血压控制率77.80%.结论:综合性社区干预对于防治人群高血压有效.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作者:邹建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生存的主要之路,一周少有2 3次透析,长期血液透析易导致消瘦、食欲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贫血,加上导管的置入、内瘘的反复穿刺致皮肤不易愈合,均是导致感染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住院时间长,增加患者的经济、心理负担,而且影响透析质量.因此,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特别重要,不可忽视,现将我院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报道如下:1 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1.1 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透析患者由于机体内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清除,导致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汪洪霞;杨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将首诊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涂片采用瑞氏 姬姆萨染色,在OLYMPUS CX31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形态,以进一步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从而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治疗;结果:286例中77例(26.92%)诊断为血液病;73例(25.53%)符合ITP的骨髓象;55例(19.23%)伴有巨幼红细胞贫血表现;34例(11.89%)为假性血小板减少;47例(16.43%)为其它疾病引起;结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对首诊为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作者:赵汀梓;郑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的心衰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我院的3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术后的心衰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循环系统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引流管护理、呼吸机护理、用药监测等综合护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临床中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心衰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需要对其提供全面的护理来缓解症状,避免心衰的产生,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和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主因肛周反复溢脓35年加重6月余,入院诊断为化脓性汗腺炎.观其精神状况良好,查视诊:肛门位置正常,闭合欠佳,左侧臀部及肛周肤色呈黑褐色,截石位1、3、5点见一长约5 10cm不等手术瘢痕,截石位3、6点肛门口可见粉红色肉芽样肿瘤组织增生,截石位1、2、3点距肛门口约3cm处各有一破溃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截石位5点距肛门约8.0cm处可见一圆形硬币样溃疡,见脓血性分泌物及坏死脱落组织排出.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差,左侧臀部皮肤质硬,呈龟壳样,未及占位,指套血染.由于肛周皮肤长期受慢性炎性刺激,形成肉芽肿性变,取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示高分化粘液腺癌,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病情重,病变侵犯范围较广,出现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给予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为主,肛门局部给予2.5%5-FU纱条瘘道填塞引流,局部杀灭肿瘤细胞,机体状况好转给予化疗.
作者:王爱武;海燕;胡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给予非手术治疗,31例给予手术治疗,平均住院(17.2±1.5)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各项检查以确诊,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邓忠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治疗中,中药饮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如何提高医疗单位中药饮片的储存以及质量管理,是当前医疗单位管理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医疗单位中药饮片储存管理方法以及具体质量管理情况.
作者:邬瑞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心理评分和生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为82.35%,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术后的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念;单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58例哮喘患儿.其中29例采取舒适护理,另29例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随访期间舒适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整体优于常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好.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减少发病次数,同时减少患儿及家长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23例畸形胎儿产妇为观察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B超检查得出的结果是,在本次接受诊断的23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诊断出胎儿畸形,有2例漏诊,有8例神经管畸形胎儿,有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胸腹水、脐膨出以及肾缺如等畸形有6例,趾、指以及口和耳等部位小畸形胎儿仅为4例.结论: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优势,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子宫收缩性好,质硬,出血逐渐停止,并且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尿量均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血液循环不良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并且能够快速止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麻醉是医院手术中常用到的方式,麻醉安全是手术中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危,对医院的声誉也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手术中,要提高临床中麻醉的安全,首先要从影响麻醉安全的因素来出发,找出提高麻醉安全的措施.
作者:郑宪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其次为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子宫畸形矫治术后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术后再次妊娠而导致瘢痕子宫妊娠的几率也在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是目前50%左右的剖宫产率使得瘢痕子宫妊娠率不断上升.超声具有无创、实时、经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成为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1 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从2011 2013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3例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年龄25 40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停经40-61天,12例有阴道流血,HCG高达8000U/L,其中,误诊2例,一例是难免流产,一例是不全流产.其中8例在超声引导下做了人流术,4例保守治疗,6例转院到上级医院(随访到终结果),3例没追踪到结果.
作者: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