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唐先恩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针对于本院中痰培养分离出的八百多株病原菌,通过将其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上的鉴定并且经行了相关的药敏试验分析,从而得出了更科学的结论,目的是更好的了解到呼吸系统感染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状况,对于抗菌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帮助.

    作者:赵凤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共收治1050例高血压老年病患,均采取社区护理进行干预,并对比所有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包括健康感觉、睡眠状态、躯体感觉感、认识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社区护理后,包括健康感觉、睡眠状态、躯体感觉感、认识功能在内的多方面生活质量指标较护理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依从性,优化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周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妇炎康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中药妇炎康治疗女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采用妇炎康治疗阴道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妇炎康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以及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5.0%、96.4%、95.7%、88.9%和87.5%.结论:中药妇炎康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改变局部病理刺激,增强局部抵抗力,其对阴道炎具有理想的疗效,且属于纯中药制剂,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51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良好复位,正确的钢板内固定及植骨,修复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术后24h后开始行CPM膝关节功能训练,并结合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综合治疗.结果:对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 5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约为25个月,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优38例(74.5%),良9例(17.7%),优良率为92.2%,可4例(7.8%).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修复韧带和半月板损伤,配合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若护理不当极易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少护患纠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凤珍;黄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通过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对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吸氧,抗感染,解痉,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疗法进行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进行描述.6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出院随访未有严重的症状发生.加强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对病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识,让患者主动协调与医生和护理指导,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其中B组加前列地尔治疗,C组在前列地尔基础上加银杏叶片治疗,共28天,均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通过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结果:三组24h尿总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优于B和A组.B、C组治疗后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明显(P<0.05),三组未出现干咳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功、降低蛋白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卞晓璐;杨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ICU细菌耐药与医院感染及护理

    目的:对ICU引发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传播途径进行分析,讨论减少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40例感染患者,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结果:通过两年时间的坚持与努力,我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比例与文献报道中ICU水平相比明显降低,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结论:在ICU通过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传播.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中并发寒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中并发寒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剖宫产术孕妇86例,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出现寒战的几率.结果: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为32.56%,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67.4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剖腹产孕妇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孕妇出现寒战的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严桂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

    目的:探究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方法:针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运用循证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探讨适合我院发展的循证药学模式.结果:循证药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和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用药以及临床护理的合理性,针对提出的临床药学问题,能够通过有效地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对其临床用药和资料信息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在完成循证药学方式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组织和协调管理模式.结论: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不断地优化医院的药学信息咨询工作模式,因此循证药学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预防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和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240例,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合理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在各项指标疗效对比中,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妊娠终止、子宫性疾病方面的疗效更为突出.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出现不良反应,可采取适当合理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艾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性及不典型,晚发性高于早发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早产儿高于足月儿,56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以苹兰氏阴性杆菌(36例)为组,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特别是早产儿,需注意皮肤颜色、反应、发射、肌张力等改变,注意监测败血症非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杆状核与中性粒的比例等,加强产前及产时感染预防,加强手卫生,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治疗.

    作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组采用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补内环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腹部横纹小切口经腹腔修补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定,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科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两组患者的分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等方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但并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宋军霞;崔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疾病临床上效果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孙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运用手术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术疗法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07年5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保守治疗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炎等传统疗法,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方法.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追访,系统统计疾病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结果:比较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手术疗法对粘连性小肠梗阻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杨森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与激素受体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8例,采用Elivision法测定化疗前后患者的ER与PR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P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48例患者化疗后病理缓解率为81.25%,其中,PCR率为18.75;ER与PR表达与PC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可获得较大比例的PCR,但对ER及PR表达无影响.

    作者:杨前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对肝癌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对肝癌镇痛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内四科收治的肝癌患者共144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诊疗号,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2例.对照组采取WHO大力推广的癌痛治疗方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用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治疗,观察患者镇痛效果.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整理、比较和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胸胁部、腰部、腹部以及背部的癌痛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但是治疗组的患者癌痛缓解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对缓解肝癌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富贵;张件云;谭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癫痫患者如何自疗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系统药物治疗之外,患者及家属还应学会预防发作的其它自疗方法,避免一些引起发作的诱因,学会自疗癫痫的营养食疗.

    作者:孙宁;周海;仪修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现将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3年1月 12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小年龄16岁,大74岁龄,平均年龄45岁.既往均有明确糖尿病史,发病后出现昏迷、呼吸深大,酸中毒2例,嗜睡4例,呼吸均有酮味检验结果,血糖显著升高均在30.4mmo1/L以上,尿糖、尿酮强阳性,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经治疗后血糖下降至7.0~13.4mmo1/L.均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100%.

    作者:谢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