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玲;卫晶晶;任娟
目的:分析研究核磁共振弥散成像(MR 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样选取6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患者发病6h采用DSA、CT、DWI方法进行检查,分析研究结果.结果:单支动脉狭窄者17例,多支动脉狭窄34例,未发现血管狭窄11例,CT检查9例异常,24h小时DWI阳性患者中,7例出现短暂性出血现象,31例出现脑血栓现象,且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DWI阴性患者中,21例显示为短暂性出血现象,4例为脑血栓.结论:这三种诊断方法相比较,其中DWI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率,可明确判定脑梗死以及TIA疾病,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手术操作方法,其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滕广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艾滋病属于全球性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致死率十分高.作为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时常会进行有创检验,而艾滋病的血液传播率较高,所以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自我防护,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性.本文将主要探讨检验人员如何在艾滋病检验过程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
作者:彭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进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到我中心进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共计3600余例,同时诊治30例计划生育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并发症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特点分析.30例患者中,有13例为宫内节育器(IUD)发生异位,占43.3%;有5例为既往开腹结扎后出现腹部疼痛,腹腔镜下探查为大网膜粘连于原腹部切口疤痕,占16.6%,12例为上环后带环异位妊娠,占40%.30例患者中有23例在手术中发生出血,出血量为3ml~10ml,而平均出血量为7ml;患者住院时间为2~7d,平均住院时间为(4.15±0.58)d;有5例患者在结扎后出现疼痛,患者在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5ml;所有患者30例均应用了腹腔镜进行治疗,并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难以到达部位的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一并治疗盆腔其他疾病,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CT强化扫描是一种进一步判断病变良,恶性及发现隐匿性病变等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辅助检查中,但所用造影剂可能会使少数特异质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荨麻疹,心律不齐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我院现使用的是安全性较高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我将我在工作中对造影剂的预防与急救措施的心得与大家交流.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探讨舒适护理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52例患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作各有26例的两组,一组(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另一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护理满意率为84.62%(22/26),常规组为23.08%(6/26),舒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3.9±2.0d、23.3±3.7d,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方案为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应用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结果: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治疗早期肛周脓肿效果好,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治疗早期肛周脓肿是可行的.
作者:李磊;李长龙;田晓宁;付巍;张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作用.方法:选取3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孕产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孕产妇患者.对照组的孕产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方案.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无痛孕产妇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30例妇产科患者中,每组各15例孕产妇患者,对照组中有12例孕产妇患者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达到80%,8例孕产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达到53.3%;试验组中有3例孕产妇患者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达到20%,2例孕产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达到13.3%,对照组的孕产妇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率明显要高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综合护理方法配合无痛分娩技术,不但对孕产妇的不良反应较小,而且对于新生儿的无影响,是孕产妇分娩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晏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试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临床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在有无心理干预护理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20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达到86.7%(52/60),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有24例出现好转迹象,总有效率达到55%(33/60).结论:综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很好的改善环节更年期症状和焦虑暴躁等情绪,将更年期的影响降到低,有利于更年期妇女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温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概述肺癌是指因为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男性发病率占癌症发病率的22%,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的35%.女性发病率为9%,死亡率为17%.肺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远处转移)两类.常见的原发性癌症是鳞癌(40%-50%),腺癌(25%),小细胞未分化癌(20%-25%),大细胞未分化癌(15%).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并辅以放疗、化疗.1 护理措施1.1 遵医嘱人院后测量血气之后.每天或当临床症状改变时监测血气,观察P02的变化.氧分压(P02)指氧气对动脉产生的压力.P02降低提示存在低血氧.
作者:苏红波;赵秀玲;张兰香;赵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人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B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良好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酮洛芬丸口服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结论: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
作者:姜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子宫收缩性好,质硬,出血逐渐停止,并且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尿量均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血液循环不良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并且能够快速止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期间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治疗前后的用药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两种不同药物对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使用的两种药物都能后较好的治疗这种疾病,能够使患者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采用上述两种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稳心颗粒明显高于胺碘酮,发生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胺碘酮.
作者:袁光江;刘兴华;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乳糖酸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常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实验组患儿不理想,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5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4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药物动力学特性和抗菌作用方面由于其他药物的疗效,临床用量较小,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贤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依照入院的前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0例.在治疗上给予乙组单纯西药(氧氟沙星和甲硝锉)治疗,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炎净颗粒+腹部微波照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8%(98/100),乙组为80%(80/10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甲组为2%(2/100),乙组为16%(16/100),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西药+盆炎净颗粒+腹部微波照射的联合疗法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肋骨骨折是胸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X线检查是发现肋骨骨折常用的方法[1].但前肋的骨折,因其叠部位多而极易漏诊,是临床检查中的一大难题.而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设备简单,检查方法有限,对前肋更容易漏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胃肠机已广泛使用,笔者通过运用实践,简单而有效地提高了前肋骨折的发现率,现简介如下:1 方法在数字化胃肠机的监视下,调节缩光器至适当大小,观察前肋骨折时,应转至同侧后斜位,先观察各前肋的概貌,后让患者用手指出敏感的疼痛部位,可对该部位重点观察,边旋转边逐一观察各肋骨结构,并可局部放大,在轻微地多角度旋转中反复观察.
作者:花宏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我院通过对干预前278例与干预后290例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在进行干预之前其用药比例为72.30%,干预后使用比例已经降到28.28%.干预前在术前0.5 2h内给药比例为57.71%,干预后为100%.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对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钟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外疝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接诊的42例腹外疝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痊愈1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患者康复率达到95.2%.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提高腹外疝患者的康复率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及其对母婴造成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确保母婴的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33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随着流产、剖宫产不断上升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高龄经产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均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胎位异常、产前产后出血、产前产后输血、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术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过程要尽量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前置胎盘患者注重高危因素,以保障孕妇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可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终止妊娠较紧急终止妊娠负面影响要少,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露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