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鲁建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初发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80位患有2型糖尿病病患进行相关信息采集与整理.同时,将全部病患随机分为三组,并对三组病患分别进行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包括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加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并对上述的治疗方法进行数据差异对比.且病患相关体征指数经统计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别相关数据较于前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治疗前后三组的安全性并无明显差异且不存在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出现气阴两虚情况以及存在血癖型的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首先采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腺体全部切除术治疗老年男性乳房发育症

    目的:探讨腺体全部切除术治疗老年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20例共27侧接受腺体全部切除术的老年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及文献资料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每侧乳房切除腺体及脂肪组织直径5~12cm,无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早期部分患者乳头、乳晕区域轻度凹陷,以后逐渐恢复,3例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及换药后痊愈,2例发生乳头乳晕表皮坏死,经换药而愈.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男性乳腺发育.随访3~48个月,平均28个月,无复发,乳房外形良好,乳头感觉恢复好,疗效满意.结论:腺体全部切除术治疗老年男性乳房发育症安全有效.

    作者:沈玲燕;张彦丽;陈爱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39例,对其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及散光情况.结果:治疗期间,5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全部恢复,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散光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冷沉淀凝血因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肝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例,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肝硬化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良好的纠正凝血功能效果.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米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运气学理论与手足口病的发病与辨治

    中医运气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黄帝内经》中为精彩的内容之一.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中国古代将其称之为疫、疫疠、疠疾、天行、天时、时气、温疫等,与五运六气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以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为例,总结各医家从运气学角度分析、治疗手足口病的经验,以期寻求中医运气学在传染性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价值.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部外周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1 手的感觉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手的正常感觉功能使人得以用手操作物品和体验各种物品的品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刺激.人的手一旦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支配,就如同废手一般,因此必须尽大可能帮助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恢复功能.2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内、外束主要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旋前方肌,部分大鱼际肌及第一、第二蚓状肌.皮肤感觉方面,正中神经分布到桡侧三个半手指的皮肤.食指、中指、中节与远节为其单一神经分布区.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性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了超声引导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性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4例老年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超声引导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44例置管引流均成功,引流24h后腹痛明显缓解,术后5~7d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感染象,恢复正常饮食.3周后引流管胆道造影,单纯胆囊结石30例,10例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道造影未发现阳性结石.44例患者18例术后3个月接受LC手术.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2例术后3d引流管脱出,但患者症状已明显缓解,未再置管,其余患者未发生胆漏、腹腔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全程动态监测穿刺、置管的各个步骤,创伤小,成功率高,引流效果确实,可在患者床边进行,是急、危重胆囊炎病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朝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职卫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研究

    微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实验在中职卫校微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微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验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微生物实验教学在中职卫校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提高中职卫校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重点对实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买买提艾孜木·阿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中有1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其中尿瘘、出血各4例,尿路感染5例;对照组中有2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其中尿瘘5例、出血6例、胃肠道反应3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尿路感染8例,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做好术后观察、护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的临床调查,探讨临床妇产科护理质量缺陷原因和防范的对策.方法:对我院妇产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上的研究和调查,对妇产科进行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并进行防范.结果:在妇产科医护人员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之后,我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数据存在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有效的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减少因为护理中差错的发生.

    作者:李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与展望

    耳聋是常见的感觉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与遗传等多种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临床数据显示,遗传因素所造成的耳聋约占所有先天性耳聋的50-60%,目前已发现有超过120个与不同耳聋相关的致病基因[1],而且遗传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与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在新生儿中普及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与诊断听力障碍的重要措施,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获得一致认可.但是,单纯的听力筛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迟发型耳聋、药物性耳聋等在出新生儿生时听力指标正常的耳聋疾病,因此,近年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开展了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本文中将探讨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对将来工作的展望.

    作者:甘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护理指导

    目的:旨在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缓老年痴呆病人病情的发展.方法:根据每位老年痴呆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以及认知情况,在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间对100位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指导时可以采用电话指导、家庭走访、信件等多种方式.结果:在经过为期两年的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护理知道后,老年人跌倒、走失、服食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老年痴呆病人生活可以自理的人数显著增加.结论:对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可以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水平,这种方式可以在今后老年痴呆病人的照顾中多加采用.

    作者:沈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给予非手术治疗,31例给予手术治疗,平均住院(17.2±1.5)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各项检查以确诊,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邓忠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时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作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的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药物护理及预防措施等护理.结果: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血糖值比较t=0.8046(p=0.4236);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糖值比较t=4.2249(p=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分别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情好转的比较x2=1.5625(p=0.2113);病情稳定的比较x2=0.4545(p=0.5002);病情恶化的比较x2=0.5135(p=0.4736),比较无差异.结论:降低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重要的在于预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还能加强护理的预见性,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ICU细菌耐药与医院感染及护理

    目的:对ICU引发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传播途径进行分析,讨论减少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40例感染患者,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结果:通过两年时间的坚持与努力,我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比例与文献报道中ICU水平相比明显降低,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结论:在ICU通过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传播.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微创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留置引流管时间,有助于降低患者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鑫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医治效率.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7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按照其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这270例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其中有5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52%,在这些患者中,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30例,所占百分比为60.00%,真菌感染患者为25例,所占百分比为50.00%;感染组中,其中有35例患者长期卧床,所占百分比为70.00%,侵入性操作患者为27例,所占百分比为54.00%,患者的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0.4±3.6g/l;非感染组患者中有75例,所占百分比为34.09%,侵入性操作患者有90例,所占百分为40.91%,患者的白蛋白平均水平为40.4±4.2g/l,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期性卧床、侵入性操作和白蛋白水平低这些都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准确分析,从而给予必要的积极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范玉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术前放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术前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72例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放疗的治疗方法,术前实施8mV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为每四周40Gy,放疗后2-4周之内进行手术.给予对照组单纯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11%.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6.67%,3年生存率为30.56%.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52.76%,3年生存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均大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结论: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术前放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手术有效率以及生存率.

    作者:陈章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分析

    目的:探索一种既能满足妊娠妇女因疾病需行腹腔镜手术,又能避免全身麻醉使用(FDA)分类中D类的麻醉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导致不能继续妊娠的麻醉方式.方法:对要求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但合并卵巢囊肿破裂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手术的妊娠患者选择对妊娠基本无影响的局麻药物行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结论:此麻醉方法可充分满足腹腔镜手术麻醉需要,又可避免全身麻醉使用的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使患者可以继续妊娠,直至顺利分娩.

    作者:陶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分析及预后判断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危险因数,并针对这些因数探究相应的预后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 2013年五年间收治的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相关疾病危险因数,并将这些危险因数进行科学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是导致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数,我院针对这些危险因数进行了合理划分,并对相应患者进行了对应治疗,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梗塞后出血,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数.科学检查患者患病的危险因数,认清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并对患者进行相应预后治疗,对于提高脑梗塞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晓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喘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10月份到2010年的10月份收治的64名已经确诊的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关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用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压缩喷雾治疗;对照组运用单用布地奈德进行喷雾吸入治疗,疗程和用药次数相同[1].结果:两组之间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法要比单用布地奈德治疗方法好,可以使病程得到明显缩短,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胡云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