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凤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方法 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2%,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62%,满意度为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适,有利于提高舒适度及自然分娩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由于外伤时脑组织移位,导致的前颅窝底的蛛网膜撕裂,使得脑脊液自蛛网膜下隙漏至硬膜下并且不易回流所致,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为了更好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道兵;闫金伟;孙彦龙;王青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近1年来我院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产前检查工作成效.方法 以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前来我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时间为14~20+6孕周的自愿接受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孕妇共5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甲胎蛋白联合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患病率并予以遗传咨询,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结果 107例孕妇产前唐氏筛查风险率较高,为6.20%,其中,唐氏综合征的阳性孕妇为30例.而自愿接受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的100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妊娠中期的孕妇中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者有5例,异常检测率为3.81%,其中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症1例,其它3例.结论 在孕妇怀孕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有效预测胎儿异常以及不良妊娠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CNP)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使用CNP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接受和理解的情况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CNP方式不仅对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护理满意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医院提升自己的优质服务水平,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夏远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了解当地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情况,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对盱眙县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鑫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神经血管性头痛是指以神经衰弱或抑郁症伴有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一、神经血管性头痛的分类:神经血管性头痛主要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1.典型偏头痛:病史常可追溯到自青少年期起即有频率不定的周期性头痛发作.
作者:马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观察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入组前及出院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前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作者:王同芳;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本病十分常见,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1.病因(1)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是慢性胃炎主要的病因.(2)自身免疫:病人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APC)和内因子抗体(IFA),前者破坏胃黏膜,后者导致恶性贫血.(3)十二指肠液返流: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有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会削弱或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而引起慢性胃炎.
作者:韩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心理疏导在预防晕针中的作用. 方法从观察、沟通、放松等各方面进行干预. 结果使体检者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放松.结论 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完成采血过程,可降低体检者晕针发生率.
作者:菅逸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TLH)和腹式子宫全切术(TAH)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因子宫肌瘤(子宫>如孕12周)行全子宫切除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LH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A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与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疼痛较对照组轻(P<0.05).两组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腹式手术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曹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后体位护理对产妇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8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使孕妇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在胎头颅骨的低点达到或是接近坐骨棘水平时才准许其下床活动;实验组孕妇经阴查或是肛查胎先露达到坐骨棘以上两横指以下时,未能上推胎头并且不能将脐带先露排除,即嘱孕妇下床活动.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需要导尿的人数减少,分娩产程时间缩短. 结论 头位胎膜早破的孕妇,未能上推胎头并且排除脐带先露者,经阴查或是肛查胎先露达到坐骨棘以上两横指以下,产妇下床活动,可以减少导尿操作,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
作者:赵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论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 收集48例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131例消化内科和呼吸内科患者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观察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临床防治骨折并发血栓性疾病和溶栓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叶汝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整合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所有患者均行一般护理、观察和监测病情变化护理、针对性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效性护理措施后,有3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结论 在护理重症肺炎患者时,要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护理人员要用和蔼、亲切、细心和耐心的态度去看护患者,有利于消除其潜在的恐惧心理,恢复原有的身心健康,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周吉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我院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方法和措施.方法 统计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我院呼吸内科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作用.结果 合理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显著性作用,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放心、安全的护理服务.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有很多临床和免疫学异常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表现形式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和迁延反复,极易误诊.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各种实验性指标的意义.
作者:黄阔;李光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0PCAB)后患者临床症状的中药干预.方法 将1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60例)在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红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比较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中医证侯积分变化及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情况.结果 两组经治疗3个月,中医症状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明显(P<0.01),在中医症状疗效判定的比较中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对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中药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浩;曾飞;高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钼靶 X 线、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55例资料完整的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钼靶 X 线、彩超特点进行总结,并对检查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钼靶 X线检出29例乳腺恶性肿块,26例良性肿块;彩超检出33例乳腺恶性肿块,22例良性肿块.病理诊断31例为乳腺恶性肿块,24例为乳腺良性肿块.钼靶 X 线、彩超在乳腺肿块的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方式斩断吻合率均一般,采用钼靶 X 线、彩超联合诊断吻合度明显高于单一诊断.结论 在乳腺肿块诊断中,钼靶 X 线、彩超联合诊断具有更高的病理吻合度,采用钼靶 X 线、彩超联合诊断,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代百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已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1969年由加拿大emaster大学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1]就是一种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之一,受到医学教育者的瞩目.多年来许多欧美国家应用此法开展教学改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铁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城镇建设与人口文化都在不断的提高,然而人口文化的提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城镇建设对我国人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人口建设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水平,所以城镇建设的好坏影响着人口文化的提高,更是这个地区人口文化的一种社会反映.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化,优生优育逐渐成为育龄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是提高国家出生人口素质的基本前提.如何才能生育一个活泼、健康、聪明的宝宝,已经成为了育龄家庭的头等关注的大事.目前随着国家对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优生优育知识,但仍然有很多育龄夫妻及家庭对优生优育的问题认识不足,在孕产过程中存在不少误解,容易陷入误区.本文将总结目前社会上对于优生优育问题存在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做到优生优育的应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供育龄夫妇参详.
作者:冯碧 刊期: 2013年第01期